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定鐘樓

鎖定
保定鐘樓,又叫鳴霜樓,原名宣德樓、幹雲樓, [1]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西路233號北側,緊鄰大慈閣,始建於明宣德年間。 [1] 
保定鐘樓,屬大型木式建築,坐北朝南,建築格局仿遼金形式,建於高台之上,底層一大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布瓦頂。二層樓上懸掛有大鐘,鑄成於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 [1]  整個建築外觀秀美玲瓏,體現了古建築的典雅與莊重。 [2]  保定鐘樓是保定古城中可以將保州城和保定路保定府的歷史文化連接起來的重要文物之一,大鐘體現了中國古代鑄造學、聲學的高超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樓體的建築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1] 
2013年5月3日,保定鐘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保定鐘樓
地理位置
保定市裕華西路233號
所處時代
明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9:00—17:00
別    名
古鳴霜樓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7-0749-3-047

保定鐘樓歷史沿革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保定鐘樓大鐘是金朝重臣為金世宗完顏雍祈福而鑄造的,安置在保州城(保定古城的前身)鴻福寺中。 [2] 
在蒙古滅金戰鬥中,保州城連同鴻福寺均被毀,大鐘遺落在鴻福寺廢墟里。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周監任保定知府,為大鐘建樓加以保護,因樓建於宣德年間,故名宣德樓。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時任保定知府章律對宣德樓進行修繕,建高大台基,砌女兒牆,宣德樓也改稱幹雲樓。幹雲,是高入雲霄之意。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幹雲樓再次重修,一年後完工,又改稱鳴霜樓。
1982年,國家下撥專款對保定鐘樓進行了落架重修 [1] 

保定鐘樓建築特色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6張)
保定鐘樓,屬大型木式建築,坐北朝南,建築格局仿遼金形式,建於高台之上,底層一大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布瓦頂,出檐平緩,角檐起翹,檐下施宏達的斗拱,台基周圍砌女兒牆,四面有12根八角花崗岩廊柱,牆內施12根檐柱,清水砌牆,明間南北闢對穿門,室內施金柱兩根。上層樑架為六椽三柱,檁枋系兩件作法,闌額普柏枋斷面呈“T”形,保留了早期形狀,六椽袱全檁下縱向置枋兩根,為懸掛鐵鐘之用。鐘樓下檐施三彩單昂斗拱,明間兩朵,次間兩朵,山面明次間各一朵。上層檐用單昂單翹五彩斗拱,明間一朵,次間斗拱與轉角鬥拱連在一起。
保定鐘樓裏的大鐘懸於二層樓上,兩根高8.5米,直徑0.45米的擎天柱支撐着大鐘,在柱的頂端有八根橫樑搭成框架,鍾掛在最上方的雙坊上,這樣每根橫樑均勻受力,既減輕了柱子的壓力,又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具有抗震功能,使鐘體保持平衡,懸掛科學。 [1] 
保定鐘樓整個建築外觀秀美玲瓏,體現了古建築的典雅與莊重。 [2]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文物遺存

保定鐘樓鐘樓大鐘

大鐘
大鐘(2張)
保定鐘樓裏的大鐘鑄成於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據《中國名勝詞典》:該鐘早於西安鐘樓大鐘203年,早於北京大鐘寺鐘王552年。大鐘懸於二層樓上,高2.55米,門徑2米,唇厚17釐米,重約8噸。 [1-2]  大鐘造型莊重,比例科學,選料考究,以生鐵為原料,採用中國傳統工藝——無模鑄造法澆鑄而成。鍾鈕蒲牢,緊啃鍾首。鐘體宏大,設鍾帶三層,每層設八個開光窗,第一層窗內鑄有陽文楷書“皇帝萬歲重臣千秋”。第二層窗內記載着金國重臣名諱和鑄鐘時間,第一行:武略將軍觀察與宮大達;第二行:定遠大將軍同知完顏豪;第三行:鎮國將軍順天節度使;第四行:駙馬都尉唐括貢;第五行:吳國公(下泐);第六行:大定廿一年歲辛丑辰日;第七行:丙子日戊子時鐘成。第三層鍾帶內鑄有座式佛像32尊。鐘體下部是按方位排列的八卦紋。底部由重弧紋將鐘口分為八瓣。鐘身共有佛像176尊,乳釘紋136顆及其它紋飾,文化內涵豐富,在鍾文化史上獨樹一幟。
大鐘的頂部設有八個洞眼,是為鑄鐘時不致於使鐘體破裂,還可以起到共鳴的作用,不僅能使鐘聲好聽,而且使鐘聲宏遠,回首悠長。大鐘上下可發出不同的聲音,能從聲音中分辨多種音符,音波起伏,尾音長達五分鐘之久。説明當時古人對鑄造學、聲學掌握已有較高的水平。 [4] 
大鐘 大鐘

保定鐘樓鐘樓碑碣

保定鐘樓存有一碑碣,碑首刻“萬古流芳”,碑刻楷書“郡守羅公重建”,此碑應是重建,郡守羅公指的是奉天監生出身的時任保定知府羅綸。 [1] 

保定鐘樓歷史文化

保定鐘樓名字由來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在歷史上曾經有三個名字:宣德樓、幹雲樓和鳴霜樓。
宣德樓,因建於明宣德年間而得名,宣德即明代宣德皇帝的年號。
幹雲樓,來自於幹雲,是高入雲霄之意。
鳴霜樓,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即保定知府羅綸命馬呈圖對鐘樓再次翻修,修好後準備更名以示其德。一天羅綸圍着鐘樓轉,只聽鐘聲一響,樓旁老樹上的霜雪隨聲震落一層,鍾再響霜又落一層,“鳴霜樓”脱口而出。實際上鳴霜則來源於“霜鍾”,意為鐘聲,鳴霜指的是清晨寒霜漫天、有鐘聲長鳴。《山海經山經》中提到“(山)有九鍾雁,是知霜鳴。”用鳴霜樓來命名鐘樓,意境優美又突出了鐘樓的功能性。 [1] 

保定鐘樓大鐘來歷

南宋隆興二年(1163年),金世宗完顏雍在與宋孝宗趙昚簽訂了《隆興和議》,金和南宋形成了歷史上的“乾道之盟”,雙方停止了大規模戰爭,形成和平對峙局面。金世宗提倡勤政節儉,重視官員選拔和監督,重農輕賦,尊崇儒學文化,實現了所謂的“大定盛世”。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中都發生大型地震,地冒黑白毛,為不祥之兆,因此重臣為金世宗鑄鐘祈福。
關於保定鐘樓大鐘,在民間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西山發洪水衝下銅、鐵兩口大鐘,兩鍾途徑保定,都想留下來,但保定只能留一口。因鐵鐘個大,把銅鐘撞到正定,鐵鐘留在了保定。人們發現大鐘後,視為神物,於是修建了鐘樓。可鐘樓修好後,掛不上大鐘。一位道士讓眾工匠把大鐘抬起,他甩了一隻靴子到鍾槓上,鍾才掛起。因此在掛鐘的鐵槓上,仍留有那位道士的靴印。 [1] 

保定鐘樓鐘鼓樓文化

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鍾”制度。
唐代,這一制度便顛倒了過來,變成了人們常説的“晨鐘暮鼓”,即早晨敲鐘傍晚敲鼓。
宋代,鐘鼓樓在城市中有了明確的定製,成為古代城市的市政建築或者標誌建築。城市中的鐘鼓樓由於起報警和報時作用,所以大多是設置在城市中心,坐北朝南,東鍾西鼓對峙排列。因鐘鼓樓作為公共性樓閣建築,多為兩層,三層以上建築較少。鐘鼓樓還兼具政治象徵、軍事指揮等功能,是城內外除佛塔以外的制高點。在鐘樓和鼓樓的周圍,有官署、寺廟和居民區,因此鐘樓和鼓樓附近也就成為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形成市場。
保定鐘樓西側原有鼓樓(橫翠樓),與鐘樓(鳴霜樓)相對應,都是保定古城標誌性建築,20世紀50年代因城區建設而被拆除。 [1]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歷史人物

周監,汾西人,明宣德年間知保定府,為政寬厚廉明,升參政(從三品)後,仍知保定府事。
章律(1428~1493),字鳴鳳,蘇州府常熟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員外郎。章律在保定任保定知府期間興學校,定户役,清理冤案,壓制豪強。著有《都憲奏議》、《春澤文稿》。 [1] 

保定鐘樓文物價值

保定鐘樓是保定古城中可以將保州城和保定路保定府的歷史文化連接起來的重要文物之一,從金、元、明、清、民國一直到新中國,記錄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歷代政事的歷史變遷。
保定鐘樓大鐘的鑄造工藝,樓的建築工藝都比較精細。大鐘體現了中國古代鑄造學、聲學的高超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樓體的建築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1] 

保定鐘樓文物保護

1982年7月23日,保定鐘樓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5] 
2013年5月3日,保定鐘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保定鐘樓,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西路233號。
鐘樓
開放時間
9:00~17:00。
門票價格
登樓5元/人。
交通信息
自駕
由京港澳高速保定出口下高速,沿七一路向西直行,再向南拐入蓮池大街到裕華路東行50米即到。
公交
保定市在火車站乘1路、4路、12路,市區乘8路、20路、26路、28路、51路、61路公交車在鐘樓商廈下車即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