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昌絲竹

鎖定
宜昌絲竹,亦稱“細樂”,是流行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宜昌絲竹是以絲竹為主奏樂器演奏曲牌,與打擊樂合成的一種器樂藝術品種,至少有兩百年的歷史。它通過融合當地民歌、外來民歌、原始戲曲曲牌、伴奏樂器等形成原始器樂曲,後演化為單曲牌體,最終進化成聯曲牌體,以其演奏效果上的細膩、婉轉、吉祥、典雅而被廣泛用於婚喪嫁娶和民俗活動之中。 [2] 
2006年5月20日,宜昌絲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47。 [3] 
中文名
宜昌絲竹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47

宜昌絲竹歷史淵源

宜昌絲竹 宜昌絲竹
宜昌絲竹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北宋年間就與當地風俗有極大關係。 [4] 
據有史可查的資料表明,宜昌絲竹在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前就盛行於宜昌市夷陵區,至少有兩百年的歷史。
“文化大革命”期間,宜昌絲竹几乎遭受滅頂之災。當時的革命委員會明確規定,紅白喜事禁止絲竹樂參與,更不能授徒。儘管如此,仍然有極少數愛好絲竹樂的民間藝人,堅持在邊遠地區演奏絲竹樂。正是由於他們的堅持,宜昌絲竹才得以流傳下來。
20世紀80年代中期,宜昌絲竹逐漸在鴉鵲嶺等地盛行起來。 [5] 

宜昌絲竹基本特徵

  • 綜述
宜昌絲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主奏樂器為絲絃和竹管;二是該樂種的曲牌有明顯的絲竹曲牌特點,多為一曲為主派生出五首以上的套曲;三是旋律上有較為規整的板式體系和規範的鼓板演奏手法。 [5] 
宜昌絲竹曲調優美,表現細膩,加上打擊樂輕敲細打,給人以典雅、清新之感,其旋律則較為華麗,板式也較為規範,曲牌、小調與當地民歌交融,形成特有的風格。 [1] 
  • 樂班
宜昌絲竹樂班 宜昌絲竹樂班
宜昌絲竹的樂班或8人或4人,八人班主要用於紅喜事類,建制運用是打擊樂2人,絲絃2人,彈撥2人,竹笛、竹蕭2人;四人班的應用為鼓手1人,笛和蕭一人,彈撥1人,絃樂1人。 [6] 
截至2019年2月,鴉鵲嶺鎮共有80多個宜昌絲竹吹打樂班子,絲竹傳承人1500多名。 [7] 
  • 樂器
宜昌絲竹所用樂器有二胡、琴琴、月琴、竹笛、竹蕭,大堂邊鼓、花鼓、恆鑼、馬鑼、小鑼等。 [6] 
  • 旋律
宜昌絲竹以五聲音階的旋律占主導地位,有個別曲牌出現偏音,多作為過渡音在旋律中一帶而過,也有個別曲牌出現徵音微降的現象。 [6] 
  • 流行範圍
宜昌絲竹主要流行於夷陵區的鴉鵲嶺、龍泉,並以鴉鵲嶺為軸心,輻射毗鄰的枝江、枝城、當陽等縣市。 [8] 

宜昌絲竹代表作品

宜昌絲竹常見曲目有《水龍吟》《戲球》《小起堂》《小開門》《客喪》等。 [1] 

宜昌絲竹傳承保護

宜昌絲竹傳承價值

宜昌絲竹樂班合影 宜昌絲竹樂班合影
宜昌絲竹在湖北有獨特的重要位置,主要價值有三:
一、宜昌絲竹是在巴楚交界的特殊環境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的風格特點;
二、從現實而論,對該樂種的音樂素材的發揮與運用能帶動其他藝術品的繁榮;
三、宜昌絲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受民眾喜愛,在湖北民間音樂中獨樹一幟。
總結與研究宜昌絲竹的聯曲規律與樂曲派生技法,對民族音樂的創作,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8] 

宜昌絲竹傳承現狀

宜昌絲竹因傳承接班的斷層和藝人的老齡化使之走到消亡的邊緣,亟待搶救保護。 [1] 

宜昌絲竹傳承人物

黃太柏,男,漢族,1935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昌絲竹代表性傳承人,機械技師四級。1951年,黃太柏隨楊樹柏學藝並隨師傅以藝謀生,為宜昌絲竹第六代傳人。他擅長大鼓及二胡、笛子演奏,其鼓樂演奏有板有眼、張弛有度、整齊劃一,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多次在全國及省市民間藝術大賽中獲獎。代表曲目有《六字一流》《小桃紅》《粉荷蓮》等。 [9] 

宜昌絲竹保護措施

梅林小學學生演奏宜昌絲竹古曲 梅林小學學生演奏宜昌絲竹古曲
為了保護瀕臨失傳的宜昌絲竹,夷陵區鴉鵲嶺鎮黨委、政府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龍舟絲竹樂團,確立梅店村為絲竹保護村。鴉鵲嶺鎮綜合文化站通過宜昌絲竹傳習所開展社會傳承,每月集中20多名骨幹藝人培訓3次,推動絲竹進課堂。截至2017年,當地文化部門累計投入資金340多萬元,購買各種樂器、服裝、道具、桌椅、音響設備以及用於校園文化牆建設。 [10] 
2010年,鴉鵲嶺鎮梅林小學被確定為宜昌絲竹傳承基地,此後夷陵區、鴉鵲嶺鎮兩級投資30多萬元,聘請有教學經驗的音樂專家和省級傳承人共9名老師,開展宜昌絲竹進課堂活動。 [2] 
2013年,鴉鵲嶺鎮中心小學被確定為宜昌絲竹傳承基地,成立50多人的兒童絲竹樂團,並編寫長期教學計劃和校本教材,讓學生在每週二、週四的課外活動時間專門學習絲竹樂。 [1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項目保護單位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14] 

宜昌絲竹社會影響

宜昌絲竹重要演出

2018年5月,夷陵區鴉鵲嶺鎮禮堂舉行絲竹禮樂文化展演,鴉鵲嶺鎮梅林小學、鴉鵲嶺初中的同學們現場表演多個經典曲目,同場表演的還有梅林小學專業教師團隊、鴉鵲嶺龍舟絲竹樂團。 [12] 
2018年6月,鴉鵲嶺鎮綜合文化站率龍舟絲竹樂團代表夷陵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加由宜昌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演出活動。 [13] 

宜昌絲竹榮譽表彰

宜昌絲竹表演 宜昌絲竹表演
清代,蔡子純帶領弟子在宜昌府進行不定期的擂台賽,並獲獎轎衣一頂,二胡、琵琶、竹笛、月琴及打擊樂器一套。
1956年,蔡子純的第四代傳人馮玉亭的班子參加東湖縣民間藝人大獎賽,受到觀眾和政府文化部門好評,並獎給月琴一把。
1978年,馮玉亭的傳人黃太柏、肖昌發、存運科、李世安、邱家雲等人受宜昌市前坪鄉政府邀請,代表前坪鄉參加由宜昌市文化生活主管部門在點軍鄉舉辦的民間藝人大獎賽,獲得一等獎。
2002年,鴉鵲嶺邱家雲、黃太柏、李世安一行12人蔘加夷陵區民間藝術大賽,獲得一等獎。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