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張高速

鎖定
2011年3月20日, 從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在五峯召開的宜湘高速公路線路方案座談會上獲悉,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已經納入湖北、湖南兩省“十二五”規劃,已進入線路設計階段,可望年內動工。
中文名
宜張高速
地    址
宜昌至張家界
長    度
187 km
經    過
神農架、張家界
起    點
當陽雙蓮

宜張高速項目概況

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運營里程約187公里,起於當陽雙蓮,與荊宜高速、保宜高速相連,其中宜昌境內約100公里,設計為雙向四車道,湖南省已經向湖北省交通部門發函,主推該高速公路的走向為宜昌經五峯漁洋關、湖南石門爐紅山至慈利西走向。該高速公路將在年內動工興建,“十二五”期間全面建成通車,將結束五峯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宜張高速 湖北段 宜張高速 湖北段

宜張高速意義

宜張高速直接連接宜昌長江三峽張家界,沿線靠近三峽大壩、神農架、張家界、柴埠溪壺瓶山等5A、4A級景區十多個,可實現眾多國家級旅遊景區一線串珠。宜張高速連接長張高速以及向西南延伸,是縱貫武陵山區東北至西南方向重要高速通道。另外,宜張高速沿線縱貫六縣市腹地和縣城,途經十餘個鄉鎮,沿線彙集人口280萬人,縱深大,帶動強。該路的建設,將推進沿線六縣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宜張高速路不僅是一條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和湘西旅遊的黃金通道,也是武陵山經濟協作規劃區的一條南北大通道,更是連接湖南與湖北友誼的紐帶,加快少數民族發展的和諧之路。

宜張高速最新進展

2011年8月2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上海達恩貝拉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宜昌市交通運輸局委託,近日正式啓動了對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當陽至枝江段公路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2012年8月13日,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宜昌段建設投資協議在桃花嶺飯店正式簽約,此舉標誌着 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進入實質施工階段。
9月26日,隨着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一聲令下,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宜昌段正式開工。宜張高速通車後,張家界和長江三峽兩旅遊區將打破武陵山脈重重大山的阻隔,實現2小時直達。省政府資政段輪一,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新武,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馬立軍、謝強,廳重點辦主任姜友生,省交投董事長張嗣義,總經理龍傳華等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省政府資政段輪一指出,宜張高速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和湘西旅遊的一條黃金通道,也是武陵山經濟協作規劃區的一條南北大通道,更是連接湖南與湖北的紐帶。項目建成後,將與保宜高速公路、湖南擬建高速公路等項目共同在鄂西和湘西地區形成一條連接十堰、神農架、宜昌及張家界的省際旅遊黃金通道。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馬立軍説,宜昌至張家界高速公路宜昌段的建設,對於充分發揮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一江兩山”與湖南張家界等世界知名景區的整合聯動,促進國家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社會經濟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宜張高速起於當陽雙蓮樞紐互通,對接在建的保宜高速,途經當陽市、夷陵區、枝江市、宜昌高新區、宜都市、五峯縣等地,止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全長100多公里,其中宜昌境內估算投資146.6億元。
按照項目報批和建設時序的要求,分當陽至枝江段、白洋長江大橋段、宜都至鄂湘界段三段運作。根據審批的工可研究報告,當陽至枝江段為36個月,白洋長江大橋段為48個月,宜都至鄂湘界段為48個月。
當陽至枝江段工可報告已通過省級審查,現已完成控制性工程標段施工圖設計,基本具備開工條件。宜都至鄂湘界段工可報告已通過省級審查並修編報批,8個專題報告已全部獲批,初測初勘等初步設計外業工作正抓緊進行。白洋長江大橋段工可主報告已完成,橋位方案已通過省級審查。
記者瞭解到,宜張高速連接的兩地,三峽工程、張家界、長江三峽和武陵源等世界名勝,年均遊客達5000萬人次。宜張高速公路是呼和浩特至北海旅遊大通道中風景最為秀美的路段,也是工程最為艱鉅的路段。江南段橋隧比高達56%,每公里造價高達1.2億元。跨越長江天塹須建設特大型橋樑,主跨長達900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