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定定

(元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鎖定
定定(?—1356年),曾任陝西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乙酉年(1345年)作為奉使宣撫巡京畿道,後來官至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1]  治平二年(1352年)七月與樊執敬抵抗徐宋義軍,棄城而逃往嘉興路,同月教化攻陷杭州後迴歸。 [4-5]  十月,宋軍光復常州路,不久被定定攻陷。 [6-7]  治平三年(1353年)春,被命負責長江以南,調遣諸路之兵鎮壓宋軍。 [9]  龍鳳元年(1355年)六月,被命與納麟哈剌一同鎮壓常州路鎮江路等處。 [3]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韓宋徐達等人光復鎮江路,定定伏誅。 [10]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逝世日期
1356年
逝世地
江浙行省鎮江路(今江蘇省鎮江市
最高官職
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本    名
定定

目錄

定定人物生平

乙酉年(1345年)十月十一日,妥歡帖木兒派陝西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定定、集賢侍講學士蘇天爵巡京畿道。 [1] 
丙戌年(1346年)七月二十八日,京畿奉使宣撫定定上奏妥歡帖木兒,言御史撒八兒等罪,妥歡帖木兒命實行杖刑並免職。當時諸道奉使,都與御史台互相掩蔽,只有定定與湖廣道拔實督察舉發而不避官。 [2] 
治平元年(1351年)五月,劉福通等人於潁州率眾起義,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四方羣起響應。十月,徐壽輝即皇帝位於蘄水縣,國號大宋(史稱徐宋),年號治平
治平二年(1352年)七月十日,徐宋將領項普略率領宋軍光復杭州,誅殺樊執敬於天水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定定棄城而逃往嘉興路 [5] 
在此之前,宋軍攻克昱嶺關,打到餘杭,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樊執敬已奉命在海上鎮壓義軍,不得已而放棄海上義軍,便與平章政事定定在杭州主持行省政事,調兵出戰,都不利。此日宋軍光復杭州。 [4] 
七月二十六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教化董摶霄等攻陷杭州。定定於是自嘉興回杭州。 [5] 
行省都事以下,被追究失守城池之罪而免職,行省大員定定卻任平章政事如故,陶宗儀感嘆法度失墮,賞罰失宜,想要天下安定而不可得了。 [5] 
十月,宋軍光復常州路。 [6] 
十一月二日,妥歡帖木兒命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慶童鎮壓常州路。 [7] 
十二月十二日,妥歡帖木兒下詔,因杭州路、常州路、湖州路、信州路、廣德諸路都已攻陷,赦免誤入宋軍者,免徵本年夏税、秋糧。 [8] 
在此之前,定定率兵攻陷常州,處死加入宋軍的儒士吳克恭、趙君謨等人。 [6]  [7] 
治平三年(1353年)春,妥歡帖木兒命定定負責長江以南,調遣諸路之兵鎮壓宋軍。 [9] 
龍鳳元年(1355年)六月,妥歡帖木兒命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納麟哈剌統領水軍萬户等軍,會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定定,鎮壓常州路鎮江路等處。 [3]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十七日,韓宋徐達等人光復鎮江路,苗軍元帥完者圖出逃,守將段武、平章政事定定伏誅。 [10] 
參考資料
  • 1.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590-591
  • 2.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592
  • 3.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626
  • 4.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2951
  • 5.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164-165
  • 6.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191
  • 7.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199
  • 8.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204
  • 9.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中).北京:中華書局,1985.12:221
  • 10.    楊訥,陳高華,朱國照,劉炎.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下).北京:中華書局,1985.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