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官湧之戰

鎖定
官湧之戰1839年11月發生的中國清朝英國之間的武裝衝突事件,是鴉片戰爭的前哨戰。清軍為了防範英國軍隊的侵犯,於尖沙咀以北官湧山佈防。道光十九年九月廿九日至十月初八日 (1839年11月4-13日) ,義律所率英艦向清軍進行海陸攻擊,於10天內攻擊了6次,但是未能攻克官湧。
道光十九年 (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水師提督關天培商議,為了控制外洋海面,在尖沙嘴和官湧山崗一帶駐軍。關天培調陳連升防守。官湧營盤居高臨下,可以俯擊英船。英軍不斷派人到此偷襲。
名    稱
官湧之戰
地    點
尖沙咀以北官湧山
參戰方
中國清朝英國
結    果
未能攻克官湧
發生時間
1839年11月4日-13日

官湧之戰第一次

官湧營盤守軍在陳連升和守備伍通標率領下截擊偷襲的英兵,打傷英軍士兵並繳獲了槍械,英軍逃跑.

官湧之戰第二次

九月廿九日(11月4日)夜,英兵艦數艘,對準官湧營盤一字排開,猛烈仰攻,但目標太高,不好命中。清軍居高臨下,向英兵艦進行俯擊,英艦撤退。

官湧之戰第三次

十月初三日(11月8日)英兵艦以大艦正面對官湧營盤開炮,同時派小船側面包抄,乘海潮衝擊靠近岸邊,百餘人乘隙搶上山崗,把總劉明輝率眾截擊,擊傷英軍數十名,死亡數人,其餘滾下山崗。

官湧之戰第四次

十月初四日(11月9日),英軍在胡椒角開炮試探,營盤守軍遊擊德連用大炮、抬炮一齊還擊,英艦被擊中,潛逃。
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增調水師官兵二百人,添置大炮六座,並調派候補知府餘保純、候補縣丞張鵾、新安縣知縣梁星源、駐守大鵬灣參將賴恩爵都司洪名香、宋王台參將張斌就近帶兵往官湧通力合作,準備夾攻來犯英軍。

官湧之戰第五次

十月初六日(11月11日)晚,清軍按五個山樑分五路用大炮主動出擊。英軍逃跑.

官湧之戰第六次

十月初八日(11月13日)下午,英艦來犯,清軍仍以五個山樑,五路大炮疊轟,擊退英艦。

官湧之戰戰役影響

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為防英軍再犯,在尖沙嘴、官湧添置炮台,經餘保純賴恩爵梁星源等實地勘察,於尖沙嘴山麓、官湧之南山上各建炮台一座,由內地調配大炮五十多門,還將大鵬灣營改為協,派副將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