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揮玉斧

鎖定
宋揮玉斧,該典故講述的是宋朝與大理國之間釐定邊界的事情。出自南宋筆記記載,未見於正史。
中文名
宋揮玉斧
時    間
960年
出    自
南宋筆記
類    型
歷史典故

宋揮玉斧簡介

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爾後進行統一戰爭。965年,宋王朝派遣王全斌進入四川,滅掉了後蜀國,統一了四川。對此,大理國立即派使臣送公文祝賀。982年,宋太宗令黎州(今天四川漢源)官吏在大渡河上造大船,以便利大理國使者入貢。此後,歷史記載大理國曾多次派遣使者入貢宋朝。但是,大理國並不滿足於一般的向宋朝入貢和邊境貿易,而是希望與宋朝建立藩屬關係,所以多次向宋朝要求對其進行加封。然而,鑑於南詔反唐的教訓,對大理心存戒備,因此對大理國的請求一直未於滿足。直到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宋朝終於同意了大理國的請求,正式建立了藩屬關係。1115年金國興起東北,不斷南下侵宋,宋朝面臨威脅。而後,有人要求在大渡河以外的地區設置城池,以便更好地開展互市,朝廷命宇文常調查並提出意見。宇文常復奏朝廷:後蜀滅亡時,太祖趙匡胤曾用玉斧指着地圖上的大渡河説‘此外非吾所有也’,所以150年來邊疆雲南無邊患。當時如果要在大渡河外建立城池,非中國之福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裏“宋揮玉斧“的出處。

宋揮玉斧發生原因

“宋揮玉斧”的發生,源於南詔與李唐王朝的關係。唐朝後期,南詔屢犯西川,唐王朝對南詔,沿大渡河設防,依河為界,阻擊南詔攻掠各地。因此,大渡河成為唐與南詔之間事實上的邊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五年之後(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後蜀孟昶降宋,今四川、重慶一帶統一於宋王朝,宋地與大理國轄境直接相連。大理國旋派建昌城的守將到成都祝賀,主動表達了與趙宋王朝通好的願望。此時,宋將王全斌也向宋太祖趙匡胤進獻地圖,力主乘勢進兵,攻取雲南。但宋太祖趙匡胤鑑於南詔烏蠻白蠻的兇殘,因而不想再與大理國發生關係,便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劃了一條線,説:“此外非吾所有也。”與大理國劃江而治。
“宋揮玉斧”的典故反映了趙宋王朝對大理國的基本策略。當時就有人對這件事評價説,以大渡河為界,使大理國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得御戎之上策”。

宋揮玉斧歷史真相

大觀樓長聯中有關雲南歷史的典故有“宋揮玉斧”一説,是否是傳説還是真有其事?
實際上,趙匡胤“宋揮玉斧”劃大渡河為界之説,並不見於北宋人的記載,《宋史》中也無此一説法。直到南宋時方有以大渡河為界之説,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鹹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藝祖皇帝鑑於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為御戒上策。”後來的《滇載記》及《南詔野史》、《僰古通紀》等書則清晰明確地描述了玉斧劃界的事由,比如:《僰古通紀淺述校注》中説“時宋以大理內附,或請於大渡河外置城市,以便互市,詔問得失。知黎州宇文常言:‘太祖觀地圖,畫大渡河為境,歷百五十年無患。今於河外置城邑,邊釁開,非中國之福。’乃止治黎州。”《滇載記》:“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於上,太祖鑑唐之禍基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南詔野史》説:“王全斌平蜀還京師,請取雲南,負地圖進。太祖鑑唐之禍,以玉斧畫大渡河為界。曰:‘非吾有也。’由是段氏得據南詔相安無事。”
“宋揮玉斧”的典故傳説流傳甚久,興許只是一種臆斷,但被後人渲染得神乎其神。究其緣由,它有一定的歷史背景,並非是一些捕風捉影之談。宋朝軍隊平蜀以後沒有繼續南下大理,不外兩個方面:一是吸取了唐朝與南詔相爭導致國力衰竭而亡國的歷史教訓。二是鑑於當時立國未穩的客觀環境,宋軍不敢隻身冒險,避免四面樹敵。宋朝平蜀以後,統一大業並未完成,北有強敵契丹,南有南漢、南唐、吳越諸政權,不容許它把有限的兵力財力用於降服(也許永無結果)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這也迫使宋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南地區採取收縮政策,以便集中力量對付北方。所以,平蜀以後乃至整個兩宋都沒有對大理國採取軍事行動。 “宋揮玉斧”的典故一再被宋朝地方官員引為託詞,藉以掩飾自己的無能與不作為,藉以達到因循苟安、割地自守的目的。
那麼 大宋王朝無意騷擾進犯,大理國是否有心侵犯呢?大家知道:大理國國力較弱(937年),一直走和平發展之路,君臣與國民都崇信佛教,“以佛立國”,用“儒釋”治國,不好殺戮,對外無掠地稱霸的野心,與外界交往多以和平友好互利的方式進行。雖在段思聰時,曾想進攻過四川,後為高氏家族反對制止。總而言之,大理國自其建立就基本上採取內守政策,不存在明顯的擴張野心。
正是由於宋朝和大理國雙方不謀而合地都採取了“守內虛外”的基本國策,雙方均無意擴張疆域,所以“宋揮玉斧”,以大渡河為界的和睦共處才有機會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