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麝

鎖定
安徽麝,是麝科麝屬脊索動物。 [12]  安徽麝的體毛毛色較棕紅色,體背部有桔黃色斑點,在腰及臀部兩側明顯而密集。頭骨的顴寬較小。頰、額及耳背灰黑色,耳殼邊緣黑褐色,耳殼內為白色。頦及喉白色,有白色條紋向兩頰伸延,向後沿下頸兩側有兩條白紋在胸前連成長環狀,中央為灰褐色,在頰後的頸側有兩個小的白色斑點。 [13]  尾短,常隱於毛下。 [14]  1-2歲的幼獸體背有橫行的桔黃色斑紋,自肩至臀共有13條;成獸逐漸消褪,變為斑點,排列成3縱行。 [15]  雄麝上犬齒髮達。 [16] 
安徽麝主要分佈於中國安徽省, [17]  棲息於高山多岩石的針闊混交林帶。以地衣、灌木枝葉為主要食物,很少吃禾本科植物。性孤僻,多單獨活動。每年5-7月繁殖。 [18] 
安徽麝是中國科技工作者20世紀80年代在大別山區發現的特有種, [19]  由於安徽麝分佈地區狹窄, [20]  棲息地面積縮小、種羣數量持續衰退和過度獵捕等原因, [21]  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CR)。 [22] 
中文名
安徽麝
拉丁學名
Moschus anhuiensis
外文名
Anhui musk deer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麝科
麝屬
安徽麝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反芻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H.u.Wang & Yan,1982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4]  [11] 

安徽麝動物學史

1982年王岐山等在安徽大別山的金寨、霍山、六安等地獲得了11只麝標本,經比較認為:安徽大別山區的原麝與分佈在黃河以北的原麝指名亞種有所不同,經研究為一新亞種,定名為原麝安徽亞種(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 Huet Yan subsp.nov)。
安徽麝
安徽麝(3張)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麝屬分類的學者持有兩種觀點,從原麝安徽亞種定名之後,聯繫到安徽麝作為亞種應該歸於原麝還是林麝,隨後又進一步涉及到林麝這個種存在不存在。這兩個問題形成兩種觀點。贊成安徽麝作為林麝的一個亞種以Groves et al為代表;贊成安徽麝仍為原麝的一個亞種,而林麝也是原麝的一個亞種,作為種的單元並不存在,這一觀點是以盛和林等為代表。
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兩種觀點的分類學者,都開始用分子生物學微觀分類的方法研究安徽麝。
李明等的研究對安徽亞種的分類地位,利用形態特徵、頭骨形態差異的主成分分析和線粒體DNA(mtDNA)細胞色素b的367bp片段序列差異,對該亞種的分類地位進行再探討,經分析得出安徽麝與其他麝在外部形態和頭骨形態上均存在着明顯的差異,而且它們之間的DNA序列差異在6.24-7.90%,處於鹿類動物的種間差異水平。據此,從形態學和分子水平上認為安徽分佈的麝應為一個獨立種,即安徽麝。研究結果不但肯定了安徽麝應為一個獨立的種,而且林麝通過測試也達到了種級分化水平。
宿兵等也用線粒體DNA序列分析的方法證實,安徽麝和其他麝遺傳分化平均達7.30%,這個數值相當於麝中最大的序列分化。“這個結果得到核位置的證實,如果得到生態行為支持的話,那麼就意味着安徽麝應提升到完全的種。”
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學者研究的結果完全一致,即:安徽大別山的麝既不歸於原麝,也不歸於林麝作為亞種,而是一個獨立的種,並且林麝也是一個獨立的種。 [5] 

安徽麝形態特徵

頭體長696-765毫米,肩高小於500毫米,臀高小於600毫米,尾長18-32毫米,後足長192-195毫米,顱全長141-151毫米,體重7.1-9.7千克。尾甚短,常隱沒於毛下。體背部有桔黃色斑點,在腰及臀部兩側明顯而密集。頭骨的顴寬較小。頰、額及耳背灰黑色,耳殼邊緣黑褐色,耳殼內為白色。頦及喉白色,有白色條紋向兩頰伸延,向後沿下兩側有兩條白紋在胸前連成長環狀,中央為灰褐色,在頰後的頸側有兩個小的白色斑點。1-2歲的幼獸體背有橫行的桔黃色斑紋,自肩至臀共有13條;成獸逐漸消褪,變為斑點,排列成3縱行。臀部暗褐色,臀斑不顯著。 [5-6] 

安徽麝生活習性

安徽麝多棲息、活動於海拔500-1500米的針闊混交林,棲息地植被主要由馬尾松、黃山松、杉樹、茅粟等植物組成;海拔500米以下的荒山及丘陵地帶也偶見安徽麝的蹤跡。其活動區域隨季節的交替而有所變遷,春季在低山陽坡灌叢中,夏季在高山石崖邊,冬季在陽坡温暖樹林中。不愛集羣,戀家。生活極具規律性,晨昏活動,雌雄分居,有比較固定的活動路線和棲息場所。雄麝多棲息于山勢險峻地段,母麝和幼子多在隱蔽的密林且乾燥而温暖的地方休息,主要以地衣、石蕊、寄生槲及灌木枝葉為食物。性孤僻,多單獨活動,僅在發情季節才會有數頭相聚的現象,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動。 [7]  [1] 

安徽麝分佈範圍

僅分佈於中國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相鄰接的大別山區。 [8]  主要分佈在東經115°20′-116°40′、北緯30°35′-31°50′的崇山峻嶺之中。 [7] 
安徽麝分佈圖 安徽麝分佈圖

安徽麝繁殖方式

安徽麝產雙胎的比率高於單胎,雌性成熟很早,在1歲時便能繁殖。 [6]  雄麝的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個能分泌和貯存麝香的香囊。雄麝長到一定年齡時,開始出現泌香生理反應,在發情季特別明顯。麝香最初為白色稀糊狀物,具腥臭味。然後,分泌物顏色逐漸變深,水分漸減,後乾結為棕色、褐色或黑褐色的稠泥狀、塊狀的成熟麝香。在泌香時,麝表現興奮,食慾減退或廢絕,性情暴躁,愛咬鬥。泌香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一般發生在每年的5-7月份。 [1] 

安徽麝保護現狀

安徽麝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瀕危(EN)。 [4]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Ⅱ級。 [9]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10] 

安徽麝種羣現狀

王岐山、項平曾報道,歷史記載20世紀50年代以前,安徽省麝資源十分豐富,數量較多,分佈亦較廣,全省每年可收麝香60千克以上;50年代中期,在安徽西部及安徽西南的6縣20多區均有分佈;到50年代末期,安徽麝資源逐年減少。
20世紀60年代中期,分佈範圍顯著縮小,數量大幅度下降,70年代中期,麝資源僅分佈5縣9個區,野生麝的總數量保持在500只左右,處於歷史最低水平。80年代中期,由於保護政策的加強安徽麝的數量有所增長,分佈區略擴大至5縣18個區的地方(見表),數量估計在1000-1200只之間。
2003年的麝資源調查,表明安徽大別山區的金寨、嶽西2縣,湖北的麻城、羅田2縣、河南的商城,固始2縣都是大別山安徽麝的分佈區,加上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區,估計種羣數量仍保持在500-600只。 [5] 

安徽麝致危因素

一是過度砍伐。大別山的森林先後經歷了1958年大躍進和八十年代初興辦貿易貨棧2次重大的亂砍濫伐事件,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破壞了安徽麝的棲息地,使其棲息地及食物都受到極大的威脅。
二是大面積的毀林開荒。20世紀60-70年代,金寨、嶽西等地的山區農民為了生存大面積開荒種糧,致使森林面積不斷減少,安徽麝的棲息地面積也在隨之縮小。
三是亂捕濫獵。特別是20世紀60-80年代,為獵取麝香,大量安徽麝不分雄雌老幼均遭獵打,人為獵殺是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安徽麝保護措施

由於中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原麝和黑麝已瀕於滅絕。為了保護麝類資源2003年國家林業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麝類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護髮[2003]30號),開展麝資源及其棲息地調查,鼓勵進行麝類人工繁育,支持麝繁育技術研究和基因保存,嚴厲打擊盜獵麝、走私麝香的犯罪活動,並將保護麝資源優先列入林業重點建設工程,以促進其不斷增長。1988年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麝類動物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安徽省大面積實行了封山育林,90年代又先後實施了長江防護林、生態公益林和退耕還林工程,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劃定,為安徽麝的生存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使安徽麝的種羣數量得到了增加。實踐證明,只有為安徽麝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才能保證其繁衍生息。 [5] 
  • 加強對安徽麝棲息地的保護
大力開展造林,對現有的荒山、荒地、荒灘進行造林綠化,增加林地面積;實行封山育林,對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實行全封或半封,以保證安徽麝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由於麝類是典型的林棲、獨居、草食性反芻動物,以針闊混交灌木林為棲息地,主要採食鮮嫩植物,春夏季節食物以青嫩枝葉、真菌類為主,秋冬季節採食苔蘚、落地果、種子、常綠闊葉、幹樹葉等。因此,在造林中以營造混交林為主,如針闊混交、喬灌混交、綜合混交等,樹種以櫟類、松、核桃等為宜。同時,儘量減少對造林地被植物的破壞,對大面積荒灘提倡林下種草和菌類,以保護森林植物羣落的完整性、多樣性,保證安徽麝冬季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5] 
  • 加大保護森林資源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1. 加強對天馬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嚴格按照《安徽省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的規定,在核心區內嚴禁採伐、狩獵、墾殖、放牧、投毒、採集、毀巢取蛋、旅遊、開採礦藏等,嚴禁進行工程建設和從事其他有礙自然資源及其他環境管理的活動。合理解決保護區內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儘可能避開人為干擾,給安徽麝的生存與繁衍提供安全的環境。
  2. 實行分類經營,在安徽麝棲息區劃定生態公益林區加以保護,禁止商業性採伐,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使之成為樹種多樣、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長期穩定的森林生態體系。
  3. 嚴格執行木竹限額採伐制度和林地管理制度,對安徽麝棲息區的商品林,嚴格執行木竹限額採伐程序審批,不準濫砍濫伐,不準毀林開荒,保障安徽麝的生存區域不被壓縮或減少。
  4. 注意森林防火,森林大火不僅森林資源帶來損失,也會給野生動物帶來滅頂之災,甚至會造成一個物種的滅絕,所以加強森林防火顯得尤為重要。
  5. 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要加強宣傳引導,使山區羣眾真正理解保護安徽麝等野生動物的意義以及亂捕亂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增強廣大羣眾保護野生動物的自覺性。特別是要加強對持有《狩獵證》人員的管理,對野豬以外的其它野生動物不準捕殺。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對使用電網、鋼絲套、獵槍非法捕殺安徽麝的違法行為從嚴查處,對買賣安徽麝及其製品的要堅決打擊。 [5] 
  • 開展人工馴養繁殖
為滿足國際國內市場對麝香的需求,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建立麝類養殖場,進行麝類馴養繁殖研究,活體取香技術亦日趨成熟,但是養麝場規模小、投入少、設施簡陋和技術含量低,麝類飼養規模始終發展緩慢。截至2010年中國人工飼養數量僅2000餘頭,向社會提供天然麝香15-20千克,而每年麝香的國內需求量為1000千克,國際需求量為500千克,中國國內每年以麝香為原料的產品產值約50-60億元人民幣,麝香供需矛盾極其突出。
為了保護安徽麝的種羣數量,建議有關部門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批准實施安徽麝人工馴養繁殖項目,開展安徽麝的科學研究和基因保存,進行麝香生產。這樣既能增加種羣頭數,促進麝類資源增長,保存安徽麝種羣基因,又能開展天然麝香生產,創造利潤,為中國中醫藥事業作出貢獻。 [5] 
參考資料
  • 1.    蕭野.從數萬只到數百隻 大別山原麝:散發異香惹滅頂之災[J].環境與生活,2017,(第6期):64-65
  • 2.    Moschus anhuiensis Wang, Hu, and Yan, 1982  .itis[引用日期2020-01-12]
  • 3.    楊博輝主編,中國野生偶奇蹄目動物遺傳資源,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第112-113頁
  • 4.    安徽麝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20-01-12]
  • 5.    汪成海.安徽麝的種羣分佈及保護措施[J].安徽林業,2010,(第3期):65-66
  • 6.    安徽麝 Moschus anhuiensis  .國家動物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1-12]
  • 7.    鮑悦,孫佳明,張輝.原麝的資源現狀及養殖保護對策[J].吉林中醫藥,2015,(第7期):703-706
  • 8.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保護區拍到安徽麝視頻豐富麝類新種研究資料  .黃岡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01-12]
  • 9.    Moschus anhuiensis  .cites[引用日期2020-01-12]
  • 10.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11]
  • 1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2-04-08]
  • 12.    朱兆泉,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圖鑑,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第16頁
  • 13.    安徽麝的種羣分佈及保護措施 ,六安市 ,汪成海
  • 14.    朱兆泉,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圖鑑,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第16頁
  • 15.    安徽麝的種羣分佈及保護措施,六安市,汪成海
  • 16.    朱兆泉,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圖鑑,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第16頁
  • 17.    汪松,解焱主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1卷紅色名錄中英文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第296頁
  • 18.    朱兆泉,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圖鑑,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第16頁
  • 19.    楊博輝主編,中國野生偶奇蹄目動物遺傳資源,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第113頁
  • 20.    汪松,解焱主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1卷紅色名錄,中英文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第296頁
  • 21.    楊博輝主編,中國野生偶奇蹄目動物遺傳資源,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第113頁
  • 22.    安徽麝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3-06-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