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桐城市東南部嬉子湖鎮境內,距離桐城市區25公里,離安慶市約50公里。總面積5445.89公頃。 [1]  東面隔白兔湖與安徽樅陽縣相望,南、西分別融菜子湖、嬉子湖與安慶宜秀區。 [2]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湖泊面積3821.31公頃,佔濕地面積的88.65%;河流濕地面積15.0公頃,佔濕地面積的0.35%;嬉子湖流域的濕地植物共有維管束植物約43科100屬147種,嬉子湖的魚類約8目18科69種,嬉子湖的底棲動物約28種。 [3] 
2011年,嬉子湖生態旅遊區被授予AAAA級景區。2020年4月15日,由安徽省濕地管理處、安徽大學、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安慶市林業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進行了省級驗收評估。 [4] 
中文名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1]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1] 
地理位置
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鎮 [1] 
面    積
5445.89 公頃 [1] 
氣候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管理單位
安徽省林業局
批准時間
2015年12月 [1]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桐城市東南部嬉子湖鎮境內,總面積5445.89公頃。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17°00′20"~117°03′30",北緯30°45′30"~30°54′10"。 [1]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湖泊面積3821.31公頃,佔濕地面積的88.65%;河流濕地面積15.0公頃,佔濕地面積的0.35%;由於農漁活動的發展,濕地公園內還分佈着大量的人工濕地,其中水稻田面積為337.01公頃,佔濕地面積的7.82%,散佈於嬉子湖西岸及北岸;池塘面積為137.0公頃,佔濕地面積的3.18%,散佈於嬉子湖西岸和北岸。 [1]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温和濕潤,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多年平均氣温16.5℃。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温為28.8℃,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温為3.5℃。年平均風速3.1米/秒。區內降水受季風氣候的影響較為明顯,夏季明顯多於冬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89.1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1611.4毫米,多年平均降雨天數139.1天,多年平均降雪天數12.8天,日照百分率46%。 [1]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水文特徵

夕陽湖畔 夕陽湖畔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主體水系為嬉子湖濕地南部,主要受嬉子湖濕地水文影響。嬉子湖位於長江北岸,大別山東南側,東西向最大長度3.9公里,南北最大寬度10.6公里。湖源分兩支各於桐、舒、潛三市縣交界處的大別山餘脈老關嶺附近,上游為卵石河牀,下游為沙質,接納境內龍眠河、掛車河兩大河流及其流域地表水,下游與嬉子湖連體而匯入長江;屬淤積淺水型淡水湖泊,該區域本是構造沉降區的丘間侵蝕窪地,長江河漫灘堵塞了窪中水的排泄,導致該窪地蓄水成湖。常年蓄水面積3258.0公頃,水深3~5米,地表水位13.42米。 [4]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嬉子湖 嬉子湖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植物共有維管束植物約43科100屬147種,其中蕨類植物4科4屬4種,雙子葉植物28科58屬88種,單子葉植物11科38屬55種。灘塗植物25科74屬104種,禾本科、蓼科、莎草科和菊科是構成灘塗植物羣落的主要物種;挺水植物共6科7屬11種,分佈面積相對較廣,茭草、葒廖、酸模葉蓼和蘆葦是構成挺水植物羣落的主要物種;水生植物主要為漂浮植物11科12屬18種,菱科植物和睡蓮科的芡實是構成根生浮葉植物羣落的主要物種,滿江紅、浮萍、槐葉蘋是構成漂浮植被的主要物種,嬉子湖分佈較少;沉水植物7科9屬14種,水鱉科、眼子菜科、小二仙草科和金魚藻科植物是構成沉水植物羣落的主要物種。 [3]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嬉子夕照 嬉子夕照
鳥類:嬉子湖流域的水鳥約60種,隸屬於6目12科,各目含科、種數由多至少依次為:雁形目(1科18種)、鴴形目(4科16種)、鸛形目(3科15種)、鶴形目(2科6種)、鷗形目(1科3種)、鸊鷉目(1科2種)。按鳥類居留型分,留鳥8種,候鳥51種,其中夏候鳥16種,冬候鳥36種。從鳥類區系組成分,古北種鳥類3種,佔濕地總種數的52.5%;東洋種鳥類13種,佔總種數的22.0%;廣佈種15種,佔總種數的25.5%。
底棲動物:嬉子湖的底棲動物約28種,隸屬於14科、25屬,其中腹足綱9種,瓣鰓綱8種,環節動物門5種,甲殼綱1種,昆蟲綱3種。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的底棲動物以軟體動物為優勢類羣。
魚類:嬉子湖的魚類約8目18科69種。鯉科魚類比例為62.7%,為絕對優勢科。優勢度僅次於鯉科魚類的是鰍科,再次為鱨科銀魚科、塘醴科、蝦虎魚科、鮨科,一般每科有2~3種分佈於嬉子湖。 [1]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主要景點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松湖落雁

嬉子湖 嬉子湖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懷抱的“松山”,是南宋時期四大錢監所在地之一,“松湖落雁”被列入古“桐城八景”。 [5]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嬉子夕照

餘珊墓 餘珊墓
嬉子湖中心的“嬉子墩”,是明正德年間官至御史的餘珊墓地,被譽為“桐城八景”之一,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6]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落鳳窩

西子湖 西子湖
清桐城父宰相張英、張廷玉的祖塋地,坐落於桐城市嬉子湖鎮境內,名之“落鳳窩”。張氏祖塋海拔為24米,墓地長18米,寬9.5米,面積為171平方米,大墳隆起,高達1.1米。高碑聳立出土高為1.07米,寬0.2米,厚0.04米.碑正中陰刻大字雲:“明張氏四世妣慈壽胡太君之墓”,上款陰刻“陝西布政司參政孫淳立”,下款陰刻“保和殿大學士十世孫張廷玉重修”。張氏祖塋,背依雄山,形似鳳凰;近旁兩山相峙,狀若鳳翼,故名“落鳳窩”。 [7]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措施

2011年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下屬的嬉子湖生態旅遊區被授予AAAA級景區。 [2] 
2016年11月27日,桐城市政府在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保護濕地·關愛候鳥”公益活動。 [3] 
2018年,桐城市在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啓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2] 

安徽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

公路:省道S465,206國道;
鐵路:合安高鐵、合九鐵路、滬蓉高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