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

鎖定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1]  ,原名針灸系,始建於1983年,1997年更名為臨牀醫學二系。2002年為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臨牀醫學二系與針灸經絡研究所實現“系所合一”,兩塊牌子一個機構。2004年10月經學校批准更名為針灸骨傷臨牀學院,2017年更名為針灸推拿學院(康復醫學院) [1] 
中文名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1] 
簡    稱
針灸推拿學院
創辦時間
始建於1983年
主要獎項
國家發明專利5項
所屬地區
安徽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中醫學
屬    性
本科高校
主要院系
臨牀醫學二系
現任校長
唐巍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學院簡介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1]  ,原名針灸系,始建於1983年,1997年更名為臨牀醫學二系。2002年為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臨牀醫學二系與針灸經絡研究所實現“系所合一”,兩塊牌子一個機構。2004年10月經學校批准更名為針灸骨傷臨牀學院,2017年更名為針灸推拿學院(康復醫學院) [1] 
學院是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安徽教育基地、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國際針灸水平考試部安徽分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協作建設單位。現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安徽省省級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針灸基礎與技術實驗室、兩個省級精品課程和兩個校級精品課程。有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基礎碩士學位授予點,並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針灸推拿學博士研究生,承擔着培養複合型中醫針灸推拿、骨傷、康復高級人才的任務。近二十年來依靠學校的支持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勤奮努力,在教學、科研、醫療和對外交流諸方面成績斐然。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專業建設

現有針灸推拿學、針灸推拿學(國際交流方向)、針灸推拿學(骨傷科學方向)、康復治療學4個本科專業(方向),一個推拿學專科專業(方向)。設有針灸基礎、骨傷基礎、針灸學、康復醫學、針推文獻、實驗針灸學、推拿基礎等8個教研室和經脈臟腑相關、針刺、灸法等3個研究室。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師資力量

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職教師、科研人員共4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博士(含在職)9人、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一批年輕的博士和碩士新秀正在崛起。全院教師中80%為中青年教師,業已形成一支業務水平較高、知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先後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攀登、“97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以及安徽省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約80項。獲得各級科技獎勵和科技成果3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論著10餘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還承擔了全國性、區域性教材的編寫工作。大部分教師常年在中醫學院門診部、第一和第二附屬醫院參加臨牀工作,並以此為基地指導學生進行醫療實踐。許多教師具有豐富的臨牀教學經驗和高尚的醫德,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學院規模

針灸推拿學院已培養針灸、骨傷、康復、醫療保險、推拿本專科畢業生近3000人,他們普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和重用,畢業生就業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在校學生人數1500人左右。近年來,為了更好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需要,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複合型人才,在系統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開展了全面的教學改革,對課程設置及教學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教改與實踐,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學優勢和特色。如:重視專業外語教學,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使其畢業後能較嫺熟地應用外語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鼓勵教師進行授課方法的創新,倡導多媒體教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除設置必要核心專業課程外,還根據不同的培養方向設立“拓展模塊”,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我院院還請部分高職稱教授兼任學生的修身導師,不但“教書”,更重“育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院將以教學工作為根本,以科研工作為重點,以臨牀基地建設和國際交流為平台,實現全方位發展目標,將我院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教學、科研、臨牀基地。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對外交流

針灸推拿學院還承擔着外籍本科生、碩士生及短期外國進修生的培養和教育工作。二十年來已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學生來我院學習了針灸推拿技術,為弘揚中醫學術,把針灸推拿學推向世界,促進我國和世界各國的交流做出寶貴貢獻。我院教授應邀到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瑞士、波蘭、薩摩亞、新加坡等國開展教學和學術交流,在當地均受到讚譽,留下良好印象。我院正日益成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專業介紹

針灸推拿學專業(臨牀醫學方向)
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中醫藥理論基礎,系統掌握針灸推拿專業知識和臨牀實際工作技能,以及相關現代醫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的高級針灸推拿人才。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康復醫學、推拿手法與功法學、推拿治療學、實驗針灸學、針灸醫籍選讀等。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託省級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的優勢,強化學生針灸推拿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依託全國唯一一家“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醫院的優勢,強化學生臨牀實踐能力與對外交流能力;依託全國知名的針灸推拿研究機構—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經絡研究所的優勢,強化學生科研素質和創新精神;依託具有豐富歷史積澱和廣泛影響的安徽地方醫學—新安醫學的優勢,強化學生人文素養。
畢業去向:在各級中醫醫院、各級綜合性醫院以及中醫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從事針灸推拿醫療服務、科學研究、教育等工作。
針灸推拿學(國際交流)專業
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與省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聯合培養具有較高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專業外語水平、系統掌握針灸推拿學基本理論與臨牀醫療技能的高級外向型針灸推拿人才。
主要課程:①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康復醫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手法與功法學、推拿治療學;②方向課程:基礎英語(含聽力、口語)、專業英語等。
專業特色:本方向通過強化英語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具備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的高級外向型針灸推拿人才,強化學生對外交流和醫療服務的能力,以適應針灸推拿學科日趨活躍的對外醫療服務、教育、科研等工作,以及針灸推拿學科建設不斷深化與拓展的需要。
畢業去向:在國內各大醫療機構、其他相關性行業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從事針灸推拿醫療服務與對外交流,或赴國外從事針灸推拿相關工作。
針灸推拿學專業(骨傷科學方向)
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中醫藥理論基礎,系統掌握中醫骨傷專業知識和臨牀實際工作技能,以及現代骨傷醫學知識和科學
主要課程:①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康復醫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手法與功法學、推拿治療學;②方向課程:中醫正骨學、中醫骨病學、中醫筋傷學、骨傷手術學、實驗骨傷科學等。

安徽中醫學院針灸骨傷臨牀學院專業特色

本方向通過強化針灸推拿與骨傷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掌握針灸推拿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兼具現代骨傷科學與傳統骨傷科學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複合型針灸骨傷人才。
畢業去向:在各級中醫醫院、各級綜合性醫院、骨傷專科醫院以及中醫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從事骨傷技術服務、科學研究、教育等工作。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中醫學、西醫學基本知識,並系統掌握康復專業理論和臨牀實際工作技能,以及相關現代科學技術的高級康復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人體發育學、人體運動學、生理學、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中醫學、康復醫學概論、康復功能評定學、物理治療學、作業治療學、語言治療學、康復工程學、內外科疾患康復學、肌肉骨骼康復學、神經康復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康復學等。
專業特色:本專業立足現代醫學平台,突出中醫養生與康復優勢,理論與實踐並重。培養掌握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和臨牀醫療技能,並系統掌握中醫傳統康復理論方法和現代康復醫學理論方法,能從事康復臨牀、教學、科研工作的創新性、實用性 高級康復治療師
畢業去向:在各級綜合性醫院、各級中醫醫院、其他相關性行業以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從事康復醫療服務、科學研究、教育等工作。
針灸推拿(養生保健方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以學生具備從事中醫養生康復保健臨牀工作為目標,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掌握一定醫學基本理論和臨牀醫療技能,系統掌握養生保健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實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養生康復學、藥膳學、針灸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中醫內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學、康復醫學、醫學心理學、英語、計算機等。
就業去向:在各級中醫醫院、綜合性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以及商業保健機構、亞健康中心等從事中醫養生康復保健工作,也可繼續深造學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