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乘王朝

鎖定
百乘王朝(約前230年-220年 [4]  ),音譯為娑多婆訶王朝,一譯薩塔瓦哈納王朝、安達羅王朝,是古印度南方的一個王國。其創建者為案達羅人(一譯安達羅人)中的百乘族人須慕迦,於前230年從孔雀王朝獨立出來。 [3]  一度擴張至中印度。公元3世紀後分裂瓦解。 [1] 
中文名
百乘王朝
外文名
Satavahana dynasty
別    名
娑多婆訶王朝
薩塔瓦哈納王朝 [1] 
別    名
安達羅王朝 [5] 
時間範圍
約 公元前 230年 至 220年 [4] 
介    紹
古印度南方的一個王國
創建者
須慕迦
所屬大洲
亞洲

目錄

百乘王朝歷史

孔雀王朝衰落後,地方的政權開始異動。阿育王死後,案達羅人中的百乘族人須慕迦(一譯西穆卡、辛穆卡,Simuka,即娑多迦Sindhuka)於前230年從孔雀王朝獨立出來,建立了百乘王朝。 [3] 
百乘王朝本來只據有原孔雀帝國的南方部分地區,以案達羅和大羅茲掘為核心。在第三代君主娑多迦羅尼一世(薩陀迦羅尼一世)即位後,積極對外擴張。
薩陀迦羅尼一世曾與馬哈拉施特拉的恩幹亞王朝(Amgiya (Ambhiya) family)聯姻,娶其國王(又稱摩訶刺特,Maharathi)女兒納竭尼迦(Naganika或Nayanika),從而擴大了政治影響和軍事實力,然後征服了整個德干高原地區和東、西馬爾瓦高原。又據納納卡德銘文載,他曾舉行兩次馬祭,向婆羅門佈施牛、馬、象、村莊和黃金,以慶祝征戰的勝利。據烏達耶吉里石窟(Udayagiri,優陀耶山)訶提袞帕銘文(Hathigumpha inscription)載,羯陵伽(Kalinga)國王喀羅吠剌(Khāravela)曾率大軍進攻穆西卡城(Musika),將其戰敗。
薩迦迦羅陀一世在位期間,薩陀伐訶那王朝國力強盛,領土包含了西起古吉拉特邦,東至羯陵伽的遼闊地區,首都仍設在波羅底濕陀那(Pratishthana,今奧蘭加巴德附近的Paithan)。 [2] 
薩迦迦羅陀一世子普蘭梅伊(Pulumavi)又向東北進兵,在前30年以後殲滅了甘華王朝,佔領摩揭陀(孔雀帝國的核心和起源地)本土。 [3] 
百乘王朝亦大力發展海軍,更在東南亞建立了多個殖民地。在公元1世紀,他們與貴霜帝國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案達羅族一直在興盛中,但西方的土地,落入了塞迦族Saka的叉訶羅多Kshaharāta王朝(西薩特拉普王朝)手中。
2世紀初,百乘王朝第23代王喬達密補特羅·薩陀迦羅尼(Gautamīputra Śriśātākarṇi),從叉訶羅王朝手中,奪回蘇剌吒(索拉什特拉Saurāṣṭra)、那私迦(納西克Nāsik)、浦那Pune等地方。據那私迦銘文(納西克銘文),他自稱剗除叉訶羅多人,恢復了娑多婆訶人的光榮。 [1]  但其子普魯摩夷二世(婆私吒補特羅·波洛摩耶Vāsishthīputra Pulumavi)時,又一再為叉訶羅多族所敗。
124年至225年,百乘王朝的中心被迫退縮到東部戈達瓦里河下游與克里希納河下游之間的三角洲地區,瀕臨印度東海岸,史稱後薩塔瓦哈納王朝。 [5] 
到普路馬維三世時,王國四分五裂,各地土王紛紛自立。主要有:特拉庫塔卡(Traikutakas),伐卡塔卡(Vakatakas),伊克什瓦庫(Ikshvakus),伽丹巴(Kadambas)和帕拉瓦(Pallavas)等。
220年前後,百乘王朝滅亡。由伊克什瓦庫王朝取而代之。 [5] 

百乘王朝經濟

百乘王朝幣的幣材主要為銅、鉛、少量銀;幣圖有王像、徽記;象、獅、牛;樹欄;吉祥符、佛丘、新月、河流等;幣文主要為婆羅米文,時有泰米爾、泰盧固、坎納達等文。制幣方法為打製。幣值主要用卡夏帕那,部分銀幣用德拉克馬。 [1] 

百乘王朝帝王世系

薩塔瓦哈納王朝世系。眾説紛紜,互有出入。 [1] 
  1. 須慕迦(辛穆卡 [1]  /西穆卡/Simuka)(前230年—前207年)。
  2. 黑闇王(kṛṣṇa)(前 207年—前189年)。
  3. 室利·摩羅迦羅尼(或室利·娑多迦羅尼),統治了10年。
  4. Purnotsanga, 統治了18年。
  5. Skandhastambhi,統治了56年。
  6. 娑多迦羅尼一世(薩陀迦羅尼一世Sātakarnī I)(前195年),統治了18年。
  7. Lambodara,統治了18年(r. 87年—前67年)。
  8. Apilaka,統治了12年。
  9. Meghasvati(or Saudasa),統治了18年。
  10. 室伐底(Sivasvati),統治了18年。
  11. 塞建陀室伐底,統治了7年。
  12. 娑多迦羅尼二世,統治了8年。
  13. 貢多羅·娑多迦羅尼,統治了8年。
  14. 室伐底迦爾納,統治了1年。
  15. 普魯摩夷一世,統治了36年。
  16. Riktavarna (or Aristakarman),統治了25年。
  17. 訶羅Hāla(r. 20年—24年),印度文學的經典之作《薩波陀薩陀伽》Gathasaptasati的作者,統治了5年。
  18. 曼陀羅迦,統治了5年。
  19. Purindrasena, 統治了5年。
  20. Sundara Satakarni, 統治了1年。
  21. Cakora Satakarni (or Cakora Svatikarna),統治了6個月。
  22. 濕婆室伐底,統治了28年。
  23. 喬達密補特羅·薩陀迦羅尼(瞿曇彌子·娑多迦羅尼/Gautamiputra Satakarni)(r. 25年—78年),統治了21年。
  24. 伐色濕底布陀羅·普魯摩夷二世(婆私吒補特羅·波洛摩耶/Vasishthiputra Pulumavi)(r. 78年—114年),統治了28年。
  25. 伐色濕底布陀羅·娑多迦羅尼(Vashishtiputra Satakarni)(r. 130年—160年),統治了7年。
  26. 濕婆塞建陀·娑多迦羅尼(Shivaskanda Satakarni),統治了7年。
  27. 耶若師利·薩陀迦羅尼(Yajna Sri Satakarni),(r. 167年—196年),統治了29年。
  28. 毗闍耶·薩陀迦羅尼(Vijaya Satakarni),統治了6年。
  29. Chandra Shri Satakarni,統治了10年。
  30. 普魯摩夷三世。
  31. Madhariputra Svami Sakasena?(r. c.190年)普魯摩夷四世。
參考資料
  • 1.    李鐵生 編.印度幣 公元前6世紀-公元19世紀:北京出版社,2011-09:227-230
  • 2.    黃心川 主編.南亞大辭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02:347
  • 3.    A.K.Warder 著;王世安 譯.新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第32冊 印度佛教史 原始與部派:中國書店,2010-04:455-456
  • 4.    仝品生 著.文化動力論 主體文化意識形態化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14-02:65
  • 5.    祁姿妤 著.佛足跡尋蹤 佛教美術樣式的跨文化傳播: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