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全人機工程學

(安全的角度和着眼點研究人與機的關係的學科)

鎖定
《安全人機工程學》是從安全的角度和着眼點研究人與機的關係的一門學科。
中文名
安全人機工程學
研究對象
人、機和人機結合面三個安全因素
釋    義
從安全的角度和着眼點研究人與機的關係的一門學科

安全人機工程學基本概念

安全人機工程學,立足點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動過程中的人文實行保護為目的,主要闡述人與機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才能保證人的安全。也就是説,在實現一定的生產效率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與舒適愉快。這主要是從活動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學的需要與可能等諸因素,去着重研究人從事生產或其他活動過程中在實現一定活動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機理.為預防與消除危害的標準與方法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達到實現安全衞生的目的,確保人類能在安全健康、舒適愉快的條件與環境中從事各項活動。
安全人機工程學側重於人和機的安全、減少差錯、緩解疲勞等課題的研究。

安全人機工程學發展歷程

人機工程學在歐洲是以勞動科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英國是歐洲開展人機學研究最早的國家,於1950年成立了英國人機學研究會,1957年創辦會刊《Ergonomics》。美國於1957年成立人類因素工程學會,同時發行了會刊。日本於1963年成立日本人間工學研究會。蘇聯、德國、法國、荷蘭、瑞典、丹麥、芬蘭、澳大利亞等國也先後開展了人機工程學的研究。1960年成立國際人機學協會。我國進入80年代以後,也開始人機工程學的研究。
關於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命名,各國有所不同,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歐洲稱作Ergonomics(人機學),美國稱作Human Engineering(人類工程學)和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類因素工程學),日本稱為人間工學,目前普遍採用的是Ergonomics,我國曾譯為人類工效學,人機工程學、人機學等。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內容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內容大體包括:
1. 研究人機之間分工及其相互適應問題。分工要根據兩者各自特徵,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高效、安全、舒適、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傳遞過程。人與機器在操作過程中要不斷傳遞信息,因此,機器上各種顯示器、控制器要設計得適合於人使用。
3. 研究作業環境,創造安全的條件。生產場所有各種各樣的環境條件,例如高温、高濕、振動、噪聲、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工作地的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的健康。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目標,是要將這些因素控制在規定的標準範圍之內,使環境條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從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適和安全。
4. 研究安全裝置。許多設備都有“危區”,若無安全裝置、屏障、隔板、外殼、將危區與人體隔開,便可能對人產生傷害。因此,設計可靠的安全裝置,是安全人機工程學的任務。
5. 選擇合適的操作者。人的個體差異,使操作者對工作的適應程度不同。在人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機關係的協調性,人適其職,才有利於安全生產。
6. 研究生產過程中,操作者疲勞的特點以及減輕疲勞和緊張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機系統的可靠性,保證人機系統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預防和危險情況的控制。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對象

在任何一個人類活動場所,總是包括人和機(此處的機是廣義的,即物)兩大部分。這個整體包括人、機、人機結合面。
這裏所謂的人(Man),是指活動的人體,即安全主體,人應該始終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操縱物(機器、物質)和控制環境的,同時又接受其反作用。
這裏所謂的機(Machine),是廣義的,它包括勞動工具、機器(設備)、勞動手段和環境條件、原材料、工藝流程等所有與人相關的物質因素。
安全人機工程學主要是從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機工程學中的安全為着眼點進行研究的,其研究對象是人、機和人機結合面三個安全因素。其目的:研究以保證工作(包括各種活動)效率為必要條件和以追求實現人的安全(含健康,下間)為目標,研究實現這一要求所需要的人機學型淪、入法、手段和採取安全設備工程或其他工程措施的依據。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方法

其基礎研究的方法與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研究問題的角度和着眼點與工效(工作、活動效率)人機工程學相對成為同一研究領域的兩個不同的研究側面,即不同側重點。安全人機工程學是從適合人的角度和着眼點例重於研究人機結合面。
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調查法、實驗法和模擬法。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目的

安全人機工程學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對上述綜合體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機之間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機有機結合,有效地發揮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為人提供安全衞生和舒適的環境,達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適、愉快地活動的目的,同時提高活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