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渠

鎖定
孫渠,字惠農,山東濰縣人,耕作學家,中國耕作學科主要奠基人。
1911年6月25日出生,後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1950年3月回國,到北京農業大學任教。 [1] 
他汲取國外土壤肥力和耕作理論,結合我國實際,率先提出用地養地相結合是耕作制度改革的核心,並以此為指導開設耕作學課程,創建耕作學教研組,主持編寫第一部耕作學教科書,為我國耕作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中文名
孫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濰縣
出生日期
1911年6月25日
逝世日期
1975年9月11日
畢業院校
南京金陵大學
職    業
科學家
主要成就
中國耕作學科主要奠基人 [1] 
出生地
山東濰縣(今濰坊)孫家楊孟村
代表作品
《土壤肥力的基礎——團粒》,《土壤的統一形成作用説》

孫渠簡介

孫渠教育

孫渠 孫渠
1911年孫渠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幼酷愛學習,小學畢業後雖在家中輟學兩年才升入縣城教會中學,但仍以優異成績提前畢業,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他從青少年時代就親自感受農民終年勞動不得温飽的艱辛,痛恨舊社會的封建壓迫和腐敗政治,立志學習農業科學,將來為勞動人民謀福利。

孫渠職業

1936年1月金大畢業後,先後在中央農業實驗所土壤肥料系和山東省立高級農業學校農科任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懷着悲憤的心情,於1938年離開濟南,輾轉到長沙,尋求報國之路。隨後經友人介紹,去廣西省農業管理處任職,並在省農事試驗場從事磷肥施用及其在土壤中固定作用的研究。1940年他前往重慶,並於1941年受聘於設在重慶歇馬場的鄉村建設學院,任副教授兼農專科副主任,講授土壤學和肥料學。他以滿腔的工作熱情,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科學實踐,贏得了學生的愛戴。

孫渠進修

1945年,他獲得以實習技術員身份去美國進修機會,先後訪問了俄亥俄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

孫渠回國

一年後,他回到重慶鄉建學院繼續任教,並升任教授。面對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倒行逆施,他明確地站在進步力量一邊,讚賞蘇聯社會主義的成就,堅持學習俄文。1948年,他離開動亂的重慶,再次來到加州大學進修。

孫渠研究

在美期間,他系統地整理了多年教學研究的心得,寫成了《土壤學》一書,完成《肥料學》2/3的初稿。同時,他有機會了解蘇聯土壤科學的發展概況,着重研究了蘇聯土壤學家威廉士的著作,為他回國後從事耕作學科的創建作了準備。1950年3月,他衝破重重障礙,毅然迴歸祖國,來到北京農業大學任教,投身於造福人民的社會主義事業。

孫渠簡歷

1911年6月25日,生於山東省濰縣。
1936年1月,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
1936年—1937年,任中央農業實驗所土壤肥料系技佐。
1937年—1938年,任山東省立高級農業學校農科主任。
1938年—1940年,任廣西省農業管理處技士。
1941年—1948年,任鄉村建設學院(四川重慶)副教授、教授及農專科主任。
1945年—1946年,在美國俄亥俄、康乃爾、加州大學實習。
1948年—195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進修。
1950年—1975年,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並先後任副教務長、俄文翻譯室主任、耕作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中國農業科學院耕作研究室兼職主任.
1975年9月11日,在北京病逝。

孫渠威廉士學説啓示

孫渠威廉士理論

孫渠回國後的第一件事,是系統地介紹威廉士的理論。威廉士是蘇聯十月革命後最有影響的土壤學家和農學家之一,《土壤學·農作學和土壤學原理》和《農業耕作原理》是他的代表作。

孫渠學術觀點

孫渠認為,威廉士的學術成就集中反映在他關於土壤統一形成過程、土壤肥力及草田耕作制的理論上,而這些理論的基礎則是關於有機物質合成和分解的學説。土壤的根本特性是肥力,有團粒結構的土壤能夠形成較好的肥力條件。因而團粒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威廉士根據自然肥力恢復過程和多年生混播牧草培肥效果的研究,提出通過草田輪作恢復肥力的建議,從而開闢了在人力干涉下縮短恢復地力過程的道路。孫渠稱此為“農林牧三位一體的農業制”。因為它把造林、草田輪作、土壤耕作體系、施肥體系、良種和興修水利六個基本環節結合起來,為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保證。孫渠在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所作的系統講演中強調指出我們祖國具有5000年的耕作歷史,有着極其寶貴而豐富的經驗,如能結合我國的實際去研究,運用和發揚威廉士學説,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生產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孫渠建立學科

孫渠產生背景

孫渠在廣泛研究英美及蘇聯農學院的課程體系及內容的基礎上,對照國內當時農業教育現狀後認為:無論作物學或土壤學的傳統課程內容,都未能提供關於農業生產的完整的科學認識。人們天天種地,卻沒有一門學科來研究種地的理論。威廉士指出:農業生產的基本任務,是把太陽光線的熱能變為有機物中的潛能,這一任務只能由綠色植物來完成。植物生產、動物生產、土壤經營(即耕作),則是組成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三大環節或三個車間。把動植物殘餘物中處於有機狀態的各種養分元素,分解為綠色植物能利用的簡單無機化合物,保證植物生長髮育和高產需要並使土壤獲得持久的肥力,這是農業生產第三車間的任務。威廉士就此為耕作學這門新學科的建立提出了明確而嚴謹的理論根據。孫渠通過對威廉士理論體系的研究和介紹,日益感到在我國建立這樣一門真正研究種地即土壤肥力的利用和培養的科學,時機已經到來。

孫渠用地養地

1952年,全國農業院校在教學改革中決定設立耕作學課程。孫渠在北京農業大學率先主持建立了耕作學教研組,並以蘇聯的教學大綱為藍本,編寫講義,組織課堂教學、實驗課和教學生產實習,並結合中國的生產實際開展部分科學研究和教學建設工作。在孫渠的帶動和幫助下,其它一些農業院校也相繼開出了這門課。然而,一門學科的建立與發展,並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威廉士學説經過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並非盡善盡美,他的團粒結構理論過分理想化,與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有一定的距離,他的種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建議並未在蘇聯獲得普遍成功。另一方面,我國農村合作化後的農業技術改造形勢,也要求耕作學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改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而它卻一時又無能為力,耕作學向何處去?有的學校課程停開了,有的在觀望。面對這一新生學科的危機境地,孫渠堅信:考驗與發展一門學科的基本措施是生產實踐。從蘇聯移植到中國不久的耕作學,如果不經過“緩苗”、“馴化”,也就是説不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考驗是難以紮根、成活而有所作為的。既然這門科學在理論上是有根據的,那麼問題的焦點應是搞耕作學的人脱離了我國的實際,缺乏科研工作基礎和指導農業生產的能力。只有知難而進,針對耕作學科建立以後的先天不足,到實踐中學習,充實、檢驗、提高、才是正確的態度。

孫渠積極實踐

1958年,我國農村出現了新的生產高潮,孫渠被“下放”到山西洪洞縣農村。他在那裏與農民一起種植試驗田,並拜老農為師,總結當地農民精耕細作經驗。此後,他又多次帶領北京農業大學師生到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北京郊區等農村參加耕作改制、深翻改土和種植豐產田的活動,並受農業部委託,主持進行了全國間作套種調查研究。他在這一生產、教學、研究三結合的大課堂裏如飢似渴地進行探索。他看到:我國農業生產上耕作學的問題最多,經驗也最豐富,搞耕作學的人應該大有作為。農民説:“地是活寶,全在人搞”,人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種好地涉及天、地、人、物的不同方面,既要善於安排作物,即通過合理間套複種和種植高產作物來發揮土地潛力,又要善於調養和培肥地力,即通過土壤耕作、施肥,輪作換茬等手段,創造持續高產的條件。既要處理好作物要求與土壤特性的關係,因地而用;還要協調人與地的物質交換、培養地力的矛盾。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從長遠看,土壤肥力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培養地力是持續增產的基本要求,各地都要為此形成一套相適應的使用和培養地力的辦法。這就是耕作制度,它的核心是協調用地養地的關係。掌握了地力用養客觀規律,地可以越種越好,可以“一畝頂兩畝”,違背用養規律,可能走向反面,甚至陷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困境。
1962年,孫渠明確提出:耕作學是以“充分用地,積極養地、用養結合”為核心,研究農作物全面持續增產的耕作制度及其措施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的一門科學。簡單地説,耕作學的任務就是揭發和利用土地在耕種過程中的變化規律,採取一套辦法把地種好,多打糧食和其它農產品。他在解釋這一提法的涵義時指出:第一,它揭示種地的兩個對立面,既要會用,又要會養,兩者存在着相互滲透的關係。第二,它指出通過用養結合提高單產.是植物生產發展的方向。第三,用地和養地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相互促進的。1973年孫渠在“全國改革耕作制度科技協作會議”上作《從光能利用來看有關耕作改制的幾個基本問題》的專題報告時曾説:“充分用光實際上也就是充分用地,而光能的轉化程度又決定於地力。養地是手段,用地是目的。積極培養地力,是我國糧食、糧棉複種改制獲得成效的物質基礎。由於“用地養地”理論是從我國農業的歷史和現實特點出發的,是高度概括了耕作制度演變的實質和辯證關係,它不但為耕作學這門新學科在我國的發展和生產應用,提出了有深遠意義的基本理論和指導原則,而且引起各地生產部門的強烈反響,推動了我國耕作制度改革的健康、迅速發展。

孫渠耕作制度

孫渠總結經驗

孫渠為了對我國耕作制度取得第一手的科學認識,採取點面結合方法,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他第一次對我國耕作制度作出了較全面的描述,給出了科學的定義和解釋。1960年,孫渠組織華北六院校耕作學教師,總結了耕作學教學建設的經驗,以我國農業生產和耕作改制的豐富實踐為基礎,共同編寫了我國第一本北方高等農業院校通用的耕作學教材。由孫渠主編的這本教科書,於1961年出版。它以主要的篇幅反映了我國各地耕作制度的豐富內容,並以“因地制宜,合理種植,多種多收”為題目,對當時蓬勃興起的耕作改制運動,作了理論概括。

孫渠發表觀點

1961年秋,孫渠在《北京日報》發表的《種植制度是增產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種植制度是一個農業地區在一定的歷史發展時期,為了不斷滿足社會需要,因季節、因土性而進行的各種莊稼的基本安排,其目的是實現所有地塊的作物常年總產量穩定地、不斷地增長,而且在經濟上要求花費少,收益多。所以它是全局性的問題,必須加以周密的考慮。當前突出的問題是:對各種作物配置的比例關係,主觀要求與客觀條件的關係;以及用地與養地的關係,應該給予合理的妥善的解決。1962年冬,孫渠為《人民日報》撰寫了《論提高土壤肥力》一文,論述瞭如何發揚我國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在充分用地的同時,積極實行養地措施。主要包括有:珍惜土壤中的有機物質,結合耕作制度,儘量做到有機物質還田;充分利用作物養地的積極因素,一邊用一邊養,善於利用自然因素,省力省時地提高土壤耕作質量,也就是全面實行以充分用地、積極養地、用養結合為中心的耕作制度。文章説,我國農民不但把糞肥、灰渣、垃圾、河泥、枯草爛葉、陳牆路土、污水等一切能夠返回地裏的東西儘量回到地裏,而且還有一套因土、因地、因作物、因季節制宜的經濟高效的施肥制度,這就是我們這塊土地上種了幾千年莊稼而土地的肥力仍然不減的秘密所在。文章還指出,種好地是輪作倒茬、土壤耕作、灌溉施肥以及作物配置等全部耕作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孫渠戰略部署

孫渠認為,耕作制度是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為適應其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所作出的戰略部署。在其組成的3個基本環節中,輪作制即種植制度是核心,土壤耕作制和施肥制是保證。耕作、施肥、灌溉等措施,都是圍繞着具體作物來安排的。他寫道:我國的農業生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於重視地力的使用與培養,既有一套間、混、套、複種等種植方式,又有一套輪作倒茬、施肥、土壤耕作等培養和調養地力的措施。所以,象豫西、關中等地,早在商朝時代就已經是農業區域,耕種4000千多年,地力仍經久不衰。就耕作制而言,從原始社會的撩荒制,發展到今天以精耕細作為特點的複種輪作耕作制,總的趨勢是土地利用率越來越大,複種指數越來越高,土地生產量越來越高,用地養地的措施越來越多,土壤地力越來越肥,作物在用地和養地上的作用越來越強。這一論斷已為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的成功實踐所證明。孫渠在耕作制度定義、內涵和特點方面的探索與開拓,有效地指導了我國農業生產,併為我國耕作學的理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孫渠耕作學貢獻

孫渠建設隊伍

為了發展中國的耕作學科,孫渠獻出了他的全部才華。他深知發展耕作學這樣一門為種地人服務的科學,只靠少數人是不行的。從他在北京農業大學建立耕作學教研組的第一天起,就十分重視學科隊伍的建設,在校系領導的支持下,孫渠與他的戰友姜秉權一起,培養了我國第一支耕作學隊伍。在組內,他重視培植集思廣益的良好學風和百家爭鳴的學術空氣;在校外,他注重聯繫生產深入實際的工作精神,從不擺教授的架子。經他親手培養的青年教師與研究生前後共30餘人,已遍佈各大省區的教學科研單位,成為我國耕作學科的骨幹力量。

孫渠涉獵廣泛

孫渠在治學上以刻苦鑽研、勤于思考著稱。他廣泛閲讀英、俄、德、日文書刊文獻,收集研究我國古代農學文獻和反映農民傳統耕作經驗的農諺。他以極大的熱情堅持運用唯物辯證法和毛澤東的哲學思想,觀察、分析和研究耕作學及農業生產上的問題。但他並不是滿足書本知識的人,而總是力圖去親身觀察、體驗、實踐和探索,以便從中發現問題,得出他自己的結論。50年代初期,為了驗證威廉士的理論,他親自進行了多年生牧草改土試驗和馬爾採夫無壁犁深松耕作法試驗。他先後參加了黑龍江和渤海墾區國營農場的考察。他提出利用鹽鹼地先鋒植物黃鬚草改良重鹽鹼“光板地”的建議,在河北柏各莊農場大面積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58年,毛澤東主席看了他寫的《威廉士的土壤學説及其發展近況》一書,深為讚賞,將其推薦給中央及各省領導同志以及各級農業幹部閲讀。但他並未因此而停滯不前,而是更加堅持在理論結合實際中有所創新。1960年,他被推選出席了全國文教戰線羣英會。此後,他以更大的熱情帶領北京農業大學師生到京郊房山縣等地農村蹲點,總結當地用地養地、改制高產的經驗,協助指導生產

孫渠科學試驗

1962年,他應當時農墾部長王震的邀請,與蔡旭彭克明李競雄等教授一起前往牡丹江墾區指導生產,並進行科學試驗。他提出的複種油菜綠肥與施用磷礦粉結合改良低產白漿土的建議,經試驗效果顯著,在生產上獲得大面積應用。在“文化大革命”的艱難歲月中,他堅持社會主義的信念,在養病之餘,仍抓緊時間學習和寫作。這一期間,他寫出了《耕作學原理——關於地力的使用和培養問題》一書初稿,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闡述了用地養地的理論與實踐,成為他留給農業戰線上後來人的最後一本遺作(這本25萬字的專著在他去世後整理出版)。1974年,他在久病之後稍感好轉,就帶着小板凳和煤油爐再次離開北京來到河北省涿縣的北京農業大學農場,從事播種綠肥及復播大豆的用地養地效果研究。他的簡樸生活和認真的工作精神,使他的學生和工人深受感動。他在涿縣農場的工作延續了兩個春秋,終因體力衰弱和生活困苦而再次病倒,於1975年9月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孫渠孜孜不倦

孫渠一生忘我工作,為人正直,作風樸實。他熱愛祖國,熱愛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熱愛他為之奮鬥30多年的有中國特色的耕作科學。他的許多想法在他生前雖未實現,但給後人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理論遺產。“畢生壯志欲凌雲,服務人民是素衷”(好友侯光炯在孫渠病逝後的悼念詩句)。他以勤奮而堅定的一生,實踐了他畢生的志願:把耕作學獻給種地的人。

孫渠主要論著

1 孫渠.土壤肥力的基礎——團粒.中國米丘林學會會刊,1950,1(2)29—35.
2 孫渠.土壤的統一形成作用説.中國米丘林學會會刊,1950,1(2)36—45.
3 孫渠.蘇聯大土壤學家威廉士的生平及其學説.上海:中華書局,1951.
4 孫渠.威廉士的土壤學説及其發展近況.上海:中華書局,1954.
5 孫渠(主編).耕作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6 孫渠.輪作換茬.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314—334,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
7 孫渠等.深淺耕在輪作中的安排與作用.科學研究年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964,4:39—51.
8 孫渠.耕作學原理——關於地力的使用和培養問題.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