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寶山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鎖定
孫寶山,男,別號蓮山小寶,漢族,原籍山東省泗水縣,1968年9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博士,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 [1] 
中文名
孫寶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遼寧大連
出生日期
1968年9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中國哲學
籍    貫
山東泗水
職    稱
教授 [2] 
任職院校
中央民族大學

孫寶山人物經歷

1991年,獲復旦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至1997年,先後在大連市人民檢察院、大連經濟廣播電台工作。
1997年至2002年,在日本留學,獲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文獻文化學碩士學位。
2002年歸國後,曾任東北財經大學文化傳播系講師。
2003年至2006年,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哲學史家陳來先生,獲中國哲學博士學位。
2006年至2008年,在南開大學哲學博士後流站從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儒學,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2008年至今,任職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2009年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社會兼職:山東尼山聖源書院院長助理。
曾先後至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神學與宗教學系、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交流 [1] 

孫寶山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儒學 [1] 

孫寶山主講課程

教授《中國哲學史》、《中國近現哲學》、《儒家哲學專題研究》等課程 [1] 

孫寶山主要貢獻

在《中國學研究》、《中國哲學史》、《孔子研究》、《鵝湖》、《哲學門》、《國學研究》、《古典文獻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哲學動態》、《國學學刊》、《中州學刊》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三十篇,出版專著《返古開新——黃宗羲的政治思想》、《中國哲學史選講》、《明清儒學比較研究——黃宗羲與陽明學》、《中國近現哲學思潮及思想》四部。此外,還在國內外報紙上發表文章六十多篇。主持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子項目《中國哲學史若干問題研究》、“985工程”當代重大民族宗教問題研究項目子項目《儒家的宗教性研究》、 “比較經學與宗教間對話”創新引智基地子項目——《儒佛道的競合與明代四書學的發展》等課題 [1] 
主要研究成果目錄:
一、《漢字文化圈的現狀及未來展望》,《中國學研究》第五輯,2002年6月。
二、《以“民族性”重構正統論——黃宗羲對方孝孺的正統論的繼承與發展》(論文),《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3期。
三、《黃宗羲與孟子的政治思想辨析》(論文),《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
四、《陽明學與佛學的基本觀念辨析》(論文),《鵝湖》月刊第三二卷第二期,2006年8月。
五、《王夫之與黃宗羲的民族思想比較研究》(論文),《國學研究》第十八卷,2006年12月。
六、《日本學者關於黃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論文),《哲學門》第七卷第一冊,2006年12月。
七、《〈明夷待訪錄〉的寫作意圖辨證》(論文),《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
八、《評程志華〈困境與轉型——黃宗羲哲學文本的一種解讀〉》(書評),《哲學門》第七卷第二冊,2007年4月。
九、《以制度制約權力——黃宗羲政治構想解析》(論文),《晉陽學刊》2007年第4期。
十、《〈留書〉的〈田賦〉、〈制科〉、〈將〉篇考證》(論文),《古典文獻研究》第十輯,2007年8月。
十一、《胡適批點的〈明夷待訪錄〉》(論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
十二、《論王陽明與陸象山的學術承繼關係》(論文),《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1期。
十三、《“中國近世”的思想空間》(譯文),《思想與文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收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4月出版。
十四、《陽明學與明代前期儒學》(論文),《鵝湖》月刊第三六卷第九期,2011年3月。
十五、《儒學的繼承與創新》(論文),《哲學動態》2011年第2期。
十六、《黃宗羲對陽明學正統地位的構建》(論文),《國學學刊》2011年第2期。
十七、《王陽明與濂洛傳統》(論文),《鵝湖》月刊第三七卷第二期,2011年8月。
十八、《返古開新——黃宗羲的政治思想》(專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十九、《中國哲學史選講》(專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