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坤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

鎖定
孫坤,男,1965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 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生物系。現為西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植物學會理事,甘肅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中國植物專家組成員,Journal of Systematics & Evolution編委。 [1] 
中文名
孫坤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植物系統學、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生態學等
職    務
西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孫坤人物經歷

1989年於西北師範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1993-1994年在蘭州大學細胞生物學研究室做訪問學者,1995年-1998年攻讀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繫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998年獲博士學位。 [1] 

孫坤研究方向

植物系統學、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生態學,主要從事寒旱區植物的系統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 

孫坤主要貢獻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主持編寫了《甘肅植物誌》,參加編寫了《中國高等植物》、《Flora of China》等著作,在Plant Syst & Evol.、Bot Journ of Linn Soc.、Belgian Journ of Botany、Biochem. Genet. 和《植物分類學報》、《植物生態學報》、《生態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SCI(SCIE)刊物論文14篇。獲得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等獎勵5項。 [1] 

孫坤主要論著

1.Chen W, Su X, Zhang H, Sun K*, Ma R J, Chen X L. 2010.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Hippophae rhamnoidesssp. yunnanensis(Elaeagnaceae) endemic to Qinghai-Tibet plateau. Biochem Genet,48(4) (通訊聯繫人)
2.Kun Sun, Wen Chen, Ruijun Ma, Xuelin Chen, Ang Li, and Song Ge, 2006. Genetic variation in 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 (Elaeagnaceae) revealed by RAPD Markers. Biochem Genet, 44(5/6): 186~197
3. Kun Sun, Ruijun Ma, Xuelin Chen et al., 2003. Hybrid origin of the diploid species Hippophae goniocarpa evidences by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 of nrDNA. Belg Journ Bot, 136(1): 91~96
4. Lian Y S, Chen X L, Sun K*, Ma R J, 2003. Clarification of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Hippophae goniocarpa (Elaeagnaceae). Bot Journ Linn Soc, 142: 425~430(通訊聯繫人)
5. Lian Y S, Chen X L, Sun K*, Ma R J, 2003. A new species of Hippophae from China, H. rhamnoides subsp. wolongensis Lian, Sun et Chen. Novon, 12(2): 200 ~ 202(通訊聯繫人)
6. Kun Sun, Xuelin Chen, Ruijun Ma et al., 2002.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of Hippophae L. (Elaeagnaceae) based on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of nrDNA. Plant Syst Evol, 235:121~134
7.Sun K, Zhang Zhi-Yun, Chen Jia-Kuan, 2000. Floral development of Potamogeton distinctus. Acta Phytotax. Sin.. 38(6): 528-531
8. Hao Wang, Laqiong, Kun Sun, Fan Lu, Yuguo Wang, Zhiping Song, Qianhong Wu, Jiakuan Chen and Wenju Zhang. 2010.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Hippophae tibetana (Elaeagnaceae) highlights the highest microrefugia and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Molecular Ecology. (doi:10.1111/j. 1365-294X.2010. 04729. x)
9. 張玉娜, 孫坤*, 張輝, 蘇雪, 温江波, 2009. 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 S. W. Liu et T. N. He)自然種羣的風媒傳粉特徵. 生態學報,29(1): 508~514(通訊聯繫人)
陸建英, 馬瑞君, 孫坤, 2007. 珠芽蓼種羣克隆多樣性及克隆結構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 31 (4): 561~567
10. 魯先文, 馬瑞君, 孫坤, 2008. 中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ssp. sinensis Rousi)的開花特性及風媒傳粉距離的檢測. 生態學報,28(6): 2518~1525
11. 孫坤,張志耘,陳家寬,2001. 茨藻科、角果藻科植物花粉形態的研究. 植物分類學報. 39(1): 31-37
12. 孫坤,陳家寬,張志耘,2002. 水鱉科9屬15種植物花粉形態的研究. 植物分類學報. 40(6):
13. 孫坤, 陳家寬, 陳之端, 1998. 被子植物花發育研究的進展及對今後研究的思考. 植物分類學報, 36(5)
14. 孫坤, 王青鋒, 陳家寬, 1997. 中國水鱉科植物種皮微形態特徵及其系統學意義. 植物分類學報, 35(5)
15. 孫坤, 王青鋒, 陳家寬, 1997. 中國茨藻科植物種皮微形態特徵及其系統學意義. 植物分類學報, 35(6)
16. 張輝, 蘇雪, 孫坤*, 魯先文, 馬建勤, 陳學林, 馬瑞君, 2006. 祁連山兩側中國沙棘不同居羣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6(4): 702~706
17. 廉永善,孫坤主編,2005. 甘肅植物誌(第2卷). 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 [1] 

孫坤科研成果

2004年,主持完成“極端環境下植物系統發育與進化”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6年,參與完成“西北地區不同生境植物此生代謝產物成分與其生境相關性分析”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6年,參與完成“極端環境下植物生理生態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8年,參與完成“西北鹽生植物耐鹽機理及植株再生體系構建的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年,參與完成“作物和資源植物中線粒體交替呼吸途徑抵抗多種環境脅迫的生物學功能的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 
參考資料
  • 1.    孫坤  .西北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