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加拉大饑荒

鎖定
孟加拉大饑荒發生在1943年,未分開時的孟加拉(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西孟加拉邦)。估計有超過300萬人死於飢餓、營養不良和饑荒期間有關的疾病。
中文名
孟加拉大饑荒
外文名
Bengal famine of 1943
發生時間
1943年
發生地點
孟加拉
遇難人數
超300萬人

目錄

孟加拉大饑荒原因

第一種説法是日本的糧食禁運導致糧食短缺。英國在1942年於新加坡戰役遭到日軍災難性的打擊,同年日軍開始入侵及征服英屬緬甸緬甸當時為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1940年時,整個英屬印度15%的稻米是來自於緬甸。
第二種説法是英國政府為了戰爭需求,將孟加拉生產的糧食大量運往中東錫蘭,供應駐紮當地的軍隊,導致糧食短缺。另一種説法是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欠收。1942年10月16日,整個孟加拉東岸及奧里薩邦熱帶氣旋襲擊。導致稻作生產區被淹沒,最遠深及內陸40英里,導致秋收產量下降。還有一種説法是流行性的稻作傳染病導致稻米減產。然而,1943年孟加拉地區的稻米較往年並沒有明顯的減產。1941年的稻米生產量還少於1943年,但1941年卻沒有發生饑荒。最後一種説法是糧食短缺的謠言所造成的預期心理、人為炒作哄抬糧價、投機商人囤積稻米、加上殖民官僚的遲緩反應及無能,導致災難一發不可收拾。
孟加拉裔女作家瑪杜斯里·慕克吉(Madhusree Mukerjee)在其著作《丘吉爾的秘密戰爭》(Churchill's Secret War)中指出,日軍二戰期間佔領孟加拉人糧食主要進口地緬甸後,英國殖民者同時又為士兵和與戰事的工人大量囤積糧食,導致孟加拉地區的糧價大漲,饑荒迅速在這一地區的農村中蔓延,而時任首相的丘吉爾多次拒絕緊急援助孟加拉的請求,最終釀成駭人聽聞的1943年孟加拉大饑荒的發生。慕克吉稱,這場饑荒是“英國殖民統治史上最黑暗的一章”。慕克吉把饑荒的原因歸結為丘吉爾對待印度的種族主義仇恨,因為“他對待印度的態度就像一個嫉妒的丈夫熱愛他的妻子,寧願毀掉她也不願讓她離開”,所以“這不是丘吉爾稱不稱職的問題,援助災民的提議雖然被多次提出,但是丘吉爾和他的助手反對任何救助災民的努力”。 [3] 

孟加拉大饑荒救援

不論災難發生的原因為何,後續的處理是失敗的。孟加拉當局沒去阻止稻米出口,也沒盡力自印度其他地方進口糧食,或是買下投機商人屯積的存貨,來緩解饑荒。這場饑荒最後由倫敦政府進口一百萬噸穀物,降低孟加拉地區的糧食價格,才得以結束。

孟加拉大饑荒主要影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認為:在一個有機能的民主社會,不會發生這樣的饑荒。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發生了大約25次大規模饑荒。1947年印度獨立後,建立了民主政府,雖然許多印度人至今仍然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線以下,但是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饑荒。 [1]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糧食短缺的情況更加嚴重,英屬印度當局將糧食輸出給其他地方的盟軍士兵。稻米短缺使得米價上漲,戰爭期間的通貨膨脹惡化了情況。民政單位沒有介入控制米價,所以米價超過了一般人所能負擔的價格。民眾湧入城市尋找食物和就業機會,但糧食有錢也買不到,於是便造成大規模饑荒。阿馬蒂亞·森懷疑稻米短缺是由於歉收所造成。他引用官方記錄,1943年的稻米產量雖然較低,但還是在往年生產的平均範圍內。 [2] 
參考資料
  • 1.    帕德馬納班,S.Y.大的孟加拉饑荒。植物病理學,11:11-24,1973年度回顧
  • 2.    巴蒂亞,B.M. (1985)印度饑荒的糧食問題,特別參考新德里與印度經濟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Konark出版社列兵。有限公司
  • 3.    孟加拉裔作家指責丘吉爾製造饑荒餓死數百萬人  .中國日報網.2010-09-08[引用日期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