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慶儀

鎖定
孔慶儀(1864年-1923年):字肖鏗,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第72世孫。同治三年(1864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光緒末任西安縣商會總理。辛亥九月,為民事長,曾任台州太平(温嶺)縣知事。世爵至民國終止,改稱南宗奉祀官。是首任南宗奉祀官 [1] 
中文名
孔慶儀
國    籍
中國清末民初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23年
出生地
山東曲阜

目錄

孔慶儀生平

生於1864年,卒於1923年,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土,是一位“得風氣之先”的新派人物。
一生中,他與衢州的好幾個“第一”有關。孔慶儀熱心於家鄉的教育和公益事業。1903年,孔慶儀將家塾改成“孔氏中學堂”,招收外姓孩子入學,旋因經費不足而改為“兩等小學堂”,民國初年遵制改稱“孔氏完全小學”(現尼山小學前身)。1906年衢州成立商會。商界公推孔慶儀為商會總理。1908年,西安(衢縣前身)知縣會同商會開展禁吸鴉片煙,孔慶儀率眾商家積極配合,查處了縣城9家煙土店。1911年11月7日,衢城宣佈光復,孔慶儀被公推為民事長,負責城區治安,多有建樹。次年,孔慶儀受省督委派襄辦江山清鄉,體恤民情,處事公正,不久被選調為台州太平縣(現温嶺市)知事。

孔慶儀貢獻

1919年,北洋政府頒佈《崇聖條例》,改“翰林院五經博士”為“奉祀官”,孔慶儀接受首任“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宮”銜。
這一年,孔慶儀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與衢城富商葉恪章等53人集資700股,建立衢州最早的近代工業——商辦衢縣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年發電14萬度,供城內2400只電燈照明。二是北上曲阜拜謁祖廟後進京,向北洋政府內政部請示南宗祀田保護事宜得到批准。
期間,衍聖公孔令貽病卒京城,孔慶儀仗義扶櫬至曲阜,並以族曾祖父、南宗奉祀官身份,擔任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下令成立的“監產委員會”成員,俟孔令貽側室王氏生子德成、報部承襲事定,遂於翌年盛夏返衢,留下了一席“南北一脈”的佳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