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娜(nà或nuó)為現代漢語一級字 [8]  ,部首為女.
其本義為婀娜、美貌。後引申為女子人名用字。 [1] 
中文名
拼    音
nà,nuó
部    首
五    筆
VVFB(86);VNGB(98)
倉    頡
VSQL
鄭    碼
ZMBY
字    級
一級(編號:1741)
平水韻
上聲·二十哿
注音字母
ㄋㄚˋ,ㄋㄨㄛˊ
總筆畫
9
部外筆畫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女子人名用字。
word used for woman’s name
《集韻·戈韻》:“娜,女字。”
-
nuó
形容詞
(婀娜)柔媚;美好。
-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喰。”
宋·蘇軾《和子由論書》:“端莊流麗,剛健含婀娜。”
朱自清《看花》:“我愛繁花老幹的杏,臨風啊娜的小紅桃。”
婀娜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2] 現代漢語詞典 [3] 漢語大字典 [4] 

古籍釋義

【醜集下】【女部】娜·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7
“唐韻“奴可切“集韻“乃可切,那上聲。妸娜,美貌。亦作嬝娜。歐陽修依韻和聖俞見寄天匠染青紅,花腰呈嬝娜。
又舒遲貌。亦作阿那。
又柔而長也。《杜甫詩》連笮動嫋娜。《注》笮以竹索為橋渡水。亦作嫋那,義同。
又《集韻》囊何切,音那。女字。
又葉奴古切,音弩。《韓愈·元和聖德詩》天兵四羅,旂常妸娜。駕龍十二,魚魚雅雅。雅,叶音伍。 [1]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
-
a
a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
n
ɑ
擬音/董同龢系統
n
ɑ
擬音/周法高系統
n
ɑ
擬音/李方桂系統
n
â
擬音/陳新雄系統
n
ɑ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7]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
開口呼
一等
次濁
奴可切
集韻
-
平聲
戈(歌)
-
開口呼
一等
次濁
囊何切
nuɑ
-
上聲
開口呼
一等
次濁
乃可切
nuɑ
禮部韻略
-
-
上聲
-
-
-
-
奴可切
-
增韻
上聲
-
-
奴可切
-
中原音韻
上聲
歌戈
開口呼
次濁
-
nuɔ
中州音韻
-
上聲
歌戈
-
-
-
葉那上聲
-
洪武正韻
上聲
十四哿
-
次濁
奴可切
no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5-6]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2-10-30]
  • 2.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4卷[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348
  •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929;960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成都;武漢: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122
  • 5.    娜的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10-30]
  • 6.    娜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10-30]
  • 7.    娜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10-30]
  • 8.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