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娑羅雙

鎖定
娑羅雙(學名:Shorea robusta C. F. Gaertner)是龍腦香科、娑羅雙屬植物。是娑羅雙屬的模式種。樹的高度可達30-35米,樹幹的直徑大約是2-2.5米。葉子約10-25釐米長和5-15釐米寬。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等南亞熱帶雨林之中,屬多年生喬木。樹身高大,樹幹直立,圓柱形。樹冠往往是線性的,在幼樹枝葉犀利卵形而尖,成葉圓扁,表面光滑,花紅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剛毛。
因其氣味芳香,木材堅固,故可用來製作傢俱或建材,又可供作藥用或香料。被佛教視為聖樹之一。娑羅樹是印度次大陸的原生種植物,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帶,從緬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在印度境內從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亞納邦。娑羅雙樹通常是那裏森林中主導的樹木。
2016年5月,世界上現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雙子樹,經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中文名
娑羅雙
拉丁學名
Shorea robusta C. F. Gaertner. [2] 
別    名
娑羅樹
波羅叉樹
摩訶娑羅樹
沙羅樹
娑羅雙樹,聖樹 展開
別名
娑羅樹
波羅叉樹
摩訶娑羅樹
沙羅樹
娑羅雙樹,聖樹
薩爾樹 收起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錦葵目 [13] 
龍腦香科
娑羅雙屬
娑羅樹
命名者及年代
Gaertn.,1805
外文名
Sāla

娑羅雙植物學史

娑羅雙進化歷史

來自印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褐煤礦的化石證據表明,至少自始新世早期(大約4900萬年)以來,娑羅雙樹(或至少是一種密切相關的娑羅雙樹物種)一直是印度次大陸森林的主要樹種,當時該地區的生物羣與現代截然不同。證據來自這些岩石中的眾多琥珀結核,這些琥珀結核源自娑羅雙樹產生的達瑪樹脂 [16] 

娑羅雙同名異種

中國南方所説的娑羅樹為梭羅樹(學名:Reevesia pubescens Mast.),屬錦葵科
中國北方所説的娑羅樹,又名七葉樹(學名:Aesculus chinensis Bunge),屬無患子科,是中國北方特有的樹種,在北京碧雲寺大覺寺皆有栽種。中國七葉樹的種子是一種中藥,名為娑羅子
在日本則因為與娑羅雙相似,而稱山茶科紫莖屬植物——日本紅山紫莖(學名:Stewartia pseudocamellia Maxim.)為娑羅雙。
以上幾種植物與印度的娑羅雙並不是同種植物。 [3]  [5-7] 
娑羅樹(學名 Shorea robusta Gaertn. ) 娑羅樹(學名 Shorea robusta Gaertn. )
梭羅樹(學名 Reevesia pubescens Mast.) 梭羅樹(學名 Reevesia pubescens Mast.)
日本半萼紫莖(Stewartia pseudocamellia) 日本半萼紫莖(Stewartia pseudocamellia)

娑羅雙形態特徵

娑羅雙樹木高達40米,落葉遲緩;樹幹直徑達2米;樹冠蔓延。樹皮灰色到深紅棕色,變得有裂痕和片狀;內樹皮未層壓;木頭堅硬;心材深棕色。小枝密被淺黃色粗糙短柔毛。托葉短命,披針形,小,鱗片;葉柄2-2.5釐米,淺黃色粗糙短柔毛;葉片10-40釐米×5-24釐米,卵形到長圓形,薄革質,中脈背面突出,正面明顯,側脈約10釐米。12對背面突出,第三脈濃密梯狀,無毛,基部鈍到心形,先端漸尖。 [15] 
花近無柄,圓錐花序長達25釐米;總狀枝,第二;苞片早落,小。花瓣強烈扭曲,乳黃色或有時帶有中等粉紅色條紋,1-1.5釐米×約。5毫米,線性。萼片卵形,在芽中長達2毫米,近等長,密被淺黃色短柔毛。雄蕊多數;花葯盤狀,向先端具剛毛;藥隔附屬物短,粗壯,超過花葯先端,疏生剛毛。 [15] 
子房卵球形,密被淺黃色短柔毛。果萼片不等長,匙形,疏生短柔毛,3個較長至8×1.5釐米,2個較小至3.5×0.5釐米;堅果卵形,平均5×12毫米。花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2-5月,一般5-7月。 [15] 
娑羅樹
娑羅雙的高度可達30-35米,樹幹的直徑大約是2-2.5米。樹幹直立,圓柱形。樹冠往往是線性的,在幼樹枝葉犀利,成葉圓扁。年輕的樹樹皮光滑,有一些又長又深的垂直皺紋,其厚度為2-5釐米。顏色深褐色。成熟的樹木質地粗糙,具特有的縱溝。 [4] 
娑羅雙是很少是完全全部落葉光禿禿的。但是,在乾旱地區,往往會從二月到四月的短期內幾乎落盡葉子。根據當地的氣候,在四月期間就會萌新葉,5月全部長出。葉卵形或長圓形,10-25釐米×5-15釐米。質地堅韌,與皮質表面上完全成熟時會有典型的光澤。 [4] 
初夏開丹酚酸花,顏色發白,在佈滿白色柔毛的長穗出現。花萼裂片5枚,覆瓦狀排列,外面3枚橢圓形,長約8毫米,內面2枚為披針形,長約6毫米,均被灰黃色的絨毛;花瓣5枚,紅色,旋轉排列,長橢圓形,具縱脈11條,外面具貼生的絨毛;雄蕊30枚,兩輪排列,花葯卵形,藥隔附屬體絲狀,長約3毫米;子房3室,被疏毛,花柱細柱狀,柱頭3裂。 [4] 
果實具增大的3長2短的翅或近等長的翅,長的為線狀長圓形,長8-10釐米,寬約1.5釐米,具縱脈10-14條,短的為線狀披針形,長3-5釐米,均被短絨毛,基部變寬包圍果實。花期6-7月,果期12-1月。 [4] 
娑羅雙皮厚度很小。心材顏色發白。往往在生長期如果曝光會變成深褐色。是組織結構粗粒度的硬質纖維。年輪都在幼樹或新鮮木材切割時可見。毛孔大小適中,可作為一種木材樹脂,用於填充自然耐用。 [16] 

娑羅雙產地生境

娑羅雙成林於稀樹草原林地,生存於800米以下。生存能力強,通常是當地森林中主導的樹木。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帶,從緬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在印度境內從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亞納邦。 [2] 

娑羅雙生長習性

娑羅雙生長比較緩慢,在潮濕的地方它是常綠植物。在乾燥的地方則是落葉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間它的葉子幾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葉子又重新長出來。 [2] 
喜光,稍耐陰;喜温暖氣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

娑羅雙繁殖方式

主要為播種繁殖,9月下旬至10月左右採種,蒴果球形,頂端扁平,略凹下,蒴果呈黃褐色,即可採集。採後種子發芽力消失較快,宜隨採隨播。不播的進行沙藏,但發芽率不高。種子乾燥後容易喪失發芽力。幼苗出土力較弱,播種覆土不宜過深,播後25天-30天發芽,苗期需適當遮陰。 [8] 
播種育苗,在已整好地的苗牀上開溝條播,條距20-30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播種時要將種臍向下。播後覆土蓋草。翌春發芽出土。播種方法與隨採隨播相同。 [8] 

娑羅雙栽培技術

娑羅雙土壤

隨採隨播的幼苗陸續發芽,要注意淋水保温,促進出苗。栽種要選擇適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庭園、“四旁”和道路綠化,要穴墾整地,穴徑60釐米、深50釐米,加施基肥,並帶宿土栽植,宜用大苗。行道樹株距4-5米。庭園綠化根據情況而定。栽後設立支架。並澆透水。 [8] 

娑羅雙光照

幼苗喜濕潤。幼苗出齊後,要及時搭棚遮蔭,噴水保苗牀濕潤。並鬆土拔草。栽植前應施足基肥。生長過程中,一般不需修剪整形。 [8] 

娑羅雙水肥

幼苗生長較慢,除鬆土除草外和培土外,要澆水。要追肥2-3次。旱季注意澆水保持苗牀濕潤。適當追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 [8] 

娑羅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8年ver3.1——無危(LC)。 [14] 

娑羅雙主要價值

娑羅雙醫藥用途

該樹脂在本土醫學體系中用作收斂劑和清潔劑,用於治療腹瀉和痢疾。它還用作治療皮膚病和耳部疾病的藥膏的成分。它也用於足部護理霜中。娑羅雙樹的果實用於治療流涎過多、癲癇和萎黃症。種子具有殺蟲劑特性。種子甚至可以用來治療牙齒問題。它可以清潔皮膚的油性分泌物,並用作洗髮的清潔劑。 [17] 

娑羅雙其他用途

娑羅雙樹因其氣味芳香,木材堅固,故可用來製作傢俱或建材。葉子被部落人民用來製作年糕和吸煙。葉子可以用來製作盤子、碗、小籃子等等。蒸餾葉子產生一種用於香料的油。它還用於給口香糖和煙草調味。它的乾燥和落葉可用作肥料。它用於填縫船舶和船隻從其種子中提取的油可以食用,被稱為薩爾黃油。它經常用於烹飪和油燈的燃燒。娑羅雙樹的種子用於提取脂肪。它的油甚至被用來摻假酥油。部落人以摺疊的娑羅雙葉的形式發出結婚請柬,裏面放一點薑黃和大米。娑羅雙是印度最主要的硬木木材之一。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脂,並且具有持久性,可採集為龍腦香油。在印度教儀式中常燃燒娑羅雙脂,或是娑羅雙的木材,作為薰香之用。其種子和果實是燈油和植物脂肪的來源,也可作為香料及藥用。 [17] 

娑羅雙植物文化

文化重要性:娑羅雙樹在印度佛教和印度教徒中受到崇拜。許多經典中都提到佛陀在娑婆樹下誕生和圓寂。一根樹枝彎下來支撐着他的母親瑪雅,他一抓住樹,嬰兒就出現了。娑羅雙樹在原住民的節日和婚姻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娑羅雙樹的杆子被認為非常重要,除非新郎坐在娑羅雙樹製成的祭壇上,否則婚姻就沒有意義。娑羅雙對於喬塔納格普爾高原原住民的生活也具有巨大的價值。它是娑羅雙樹花節(Sal Blossoms Festival)的主要景點。整個節日都是圍繞着娑羅雙樹樹展開的。 [17] 

娑羅雙佛經

(梵 s/a^la,巴 sa^la,藏 sa-li-ljon-pa)
植物名。又作沙羅、薩羅、蘇連。意譯堅固或高遠。相傳,此樹乃過去七佛中第三毗舍浮(Vessabhu)佛之道場樹。如《長阿含》卷一〈大本經〉雲(大正1·2a)︰‘毗舍婆佛坐娑羅雙下成最正覺。’《七佛父母姓字經》雲(大正1·159c):“隨葉佛得道為佛時,於薩羅樹下。” [9] 
此外,拘屍那揭羅(Kus/inagara)城外之娑羅雙林,系釋尊般涅槃之聖地。《長阿含》卷四〈遊行經〉雲(大正1·24b)︰‘爾時世尊在拘屍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大般涅槃經後分》捲上〈應盡還源品〉雲(大正12·905a):“爾時世尊,娑羅林下寢卧寶牀,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於是時頃便般涅槃。大覺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羅林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合為一樹,垂覆寶牀蓋於如來,其樹即時慘然變白猶如白鶴,枝葉花果皮幹悉皆爆裂墮落,漸慚枯悴摧折無餘。” [9] 
《大般涅槃經疏》卷一雲(大正38·44b):“娑羅雙樹者,此翻堅固。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榮,下根相連、上枝相合,相合似連理,榮枯似交讓。其葉豐蔚,華如車輪,果大如瓶,其甘如蜜,色香味具,因茲八樹通名一林,以為堅固。(中略)東雙表常,南雙表樂,西雙表我,北雙表淨。又雙茂表常,陰涼表我,華以表淨,果以表樂。”故古來稱此樹林為雙樹林、堅固林或鶴林。” [9] 

娑羅雙宗教

娑羅,在梵文為sāla,是“高遠”的意思。相傳摩耶夫人在蘭毗尼園中,手扶娑羅雙,產下釋迦牟尼玄奘在印度求學時,此樹已經枯死。 [10] 
後來釋迦牟尼在拘屍那羅城外,跋提河邊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相傳釋迦牟尼入涅盤時,娑羅雙同時開花,林中一時變白,如同白鶴降落,因此又稱為鶴林、鵠林。玄奘也曾造訪過此處。龍樹在《十住毗婆沙論》中説,毗首婆伏佛在娑羅雙下成道。因此,此樹在佛教中受到很大的尊敬,被認為是一種神聖的樹木。 [10] 
也有傳説稱,古時候印度有一條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邊長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羅雙樹(也有稱娑羅雙的)。釋迦牟尼80歲時(在當時的印度,80歲已經是很高的年齡了)的一天,他走進希拉尼耶底河裏洗了個澡,然後上岸走到娑羅雙樹林中。他在兩株較大的娑羅雙樹中間鋪了草和樹葉,並將僧伽鋪在上面,然後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卧在僧伽上,最後就涅槃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釋迦牟尼圓寂的式像。 [10] 
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於娑羅雙樹間。此樹夏初開花,花如塔狀,又似燭台,每到花開之時,如手掌般的葉子托起寶塔,又像供奉着燭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盡情綻放,花芯內七個橘紅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黃色,使得小花更顯俏麗,而遠遠望去,整個花串又白中泛紫,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真是絕妙至極。一般認為,娑羅雙原產於印度,後傳入中國,常見於古老的寺廟當中,是著名的觀賞樹,花開可供觀賞,結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藥,木材還可供建築,真是絕好的樹種。大覺寺內共有七棵,其中一棵是一級古樹,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10] 

娑羅雙古樹

娑羅花盛開時節,滿樹潔白,分外絢麗。在北京市潭柘寺外的下塔院處、歷代高僧長眠的塔林叢中,高矗着兩棵開滿白色花朵的巨大古樹。這些白色花朵彷彿在墨綠色的樹上插滿了白色的佛塔。古樹的粗幹鱗片斑斑,其葉片要比別的樹種明顯鮮綠一些,呈掌狀,分為七瓣。這就是佛門兩聖樹之一的“娑羅雙”,因其掌葉分為七瓣,故又名“七葉樹”。東側的一棵,高達25米,幹周長達5.2米,是北京也是中國和世界上的“古娑羅雙之最”。 [11] 
潭柘寺毗盧閣殿院南邊(即著名的古銀杏“帝王樹”和“配王樹”南側)也種植了兩棵古娑羅雙。它們是唐代種植的,相傳是從西域移來的。另外,在該寺的其他院落,像方丈院、流杯亭院及南院、大悲閣院、戒台院等院落,還有十多棵明清時的古娑羅雙。 [11]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北方的拘屍那迦羅城郊外的“娑羅雙樹”下圓寂(涅槃)的。佛祖釋迦牟尼是降生在“無憂樹”下,無憂樹就是娑羅雙。佛祖的誕辰日為我國的農曆四月初八,此時正是娑羅花的盛期。為了紀念佛祖,以及表示對佛教的虔誠,所以佛門弟子都在寺院裏廣植娑羅雙,並視其為“佛門聖樹”。 [11] 
北京地區種植娑羅雙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最著名的古娑羅雙,就要數西山卧佛寺三世佛殿東西的兩棵了。相傳它們是唐代修建卧佛寺時(當時叫“兜率寺”)從印度傳來的。因當時三世佛殿內有一尊大木卧佛,在殿外種植兩棵娑羅雙有紀念佛祖圓寂之意。據明劉桐和於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記載,它們是“京師七奇樹”之一。遺憾的是這兩棵樹死了,三世佛殿東側南北的兩棵娑羅雙是後來補種的。 [11] 
香山寺遺址山門裏,以前也有兩棵高大的金代娑羅雙,清乾隆皇帝還寫有兩首《御製娑羅雙歌》,並刻在碑上立於樹旁,今一詩碑仍在。
北京的其他寺院也種有娑羅雙,多是明清時期種植的。像八大處靈光寺(二處)的遼代招仙塔座旁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羅雙、香界寺(六處)的藏經殿院有兩棵明代的古娑羅雙、紫竹院的紫竹禪院有一棵清代的娑羅雙、西山大覺寺的北娑羅院有兩棵明代的古娑羅雙、大覺寺北的普照寺前院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羅雙、上方山的文殊殿遺址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羅雙、碧雲寺的中山堂前有三棵民國時的娑羅雙。 [11] 

娑羅雙熱點新聞

2016年5月,世界上現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雙子樹,經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1]  娑羅雙和菩提樹同稱佛教的兩大“聖樹”,據傳釋迦摩尼得道於菩提樹下,涅槃於娑羅雙下。菩提樹象徵着向善而得道,娑羅雙象徵着守信而圓滿。 [12] 
宜君縣向大慈恩寺贈送的娑羅樹子樹 宜君縣向大慈恩寺贈送的娑羅樹子樹
公元446年北魏時建宜君縣制,因縣西川有宜君水而得名。公元624年始唐王建避暑行宮玉華宮於宜君縣鳳凰谷。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法師自天竺國學成歸來,在大慈恩寺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公元629年,玄奘法師一行到宜君玉華宮翻譯經書,帶娑羅果植於宜君艾蒿窪村,距今已1360餘年。這棵娑羅雙高約20多米,胸圍約380釐米,佔地面積600平方米,樹冠大而圓,形如雨傘,花繁葉茂,果實累累。
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向大慈恩寺贈送了菩提樹,時隔一年,2016年5月14日,在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宜君縣又向大慈恩寺贈送了玄奘手植娑羅雙子樹,意寓着兩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宜君縣和大慈恩寺因玄奘相識,因娑羅古樹結緣,共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