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始均

(始均(拓跋鮮卑早期首領))

鎖定
始均,傳説為拓跋鮮卑的早期首領,在《魏書》中有明確記載。拓跋鮮卑的先世,長期生息、勞動與大鮮卑山大興安嶺)一帶。據考古發現,即今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20多里的嘎仙洞,有其祖廟石室所在處,洞內有石刻祝文
全    名
始均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拓跋鮮卑
主要成就
拓跋鮮卑的早期首領

目錄

始均簡介

”拓跋鮮卑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的東北角,習慣上稱為“北部鮮卑”。在蒙古草原東南部發展起來的鮮卑人,東漢桓靈時曾建立以檀石槐為首的部落大聯盟,習慣上稱為“東部鮮卑”。這兩支鮮卑人羣同源於東胡,考古學證明他們在文化上具有相近的特徵。

始均解析

拓跋鮮卑的原始居住地,北魏太武帝以前,拓跋人中已經沒有人確知在何處,只根據傳説中的模糊記憶知道在北方遙遠的大鮮卑山。太平真君四年(443年),遠道來朝貢的烏洛侯國使者帶來一個重大的消息。
《魏書·烏洛侯國傳》記載:
“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世祖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
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1] 
李敞的祝文存在《魏書·禮志》中,共123字。近代學者根據這一歷史線索,曾努力推斷探尋鮮卑石室的地理位置,長期無公認結果。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文物管理站從1979年開始,經過幾年的反覆調查,1980年7月30日終於在大興安嶺北段的嘎仙洞內找到了太平真君四年的石刻祝文,從而證實了大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嘎仙洞即拓跋鮮卑先世的舊墟石室,這裏就是拓跋鮮卑的原始發源地。
嘎仙洞是一個天然山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北角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地當大興安嶺北段頂巔的東麓,屬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上源。地理座標為北緯50°38',東經123°38',海拔520米左右。嘎仙洞在一道高達百米、巍然陡立的花崗岩峭壁上,洞口朝南偏西。洞內南北長92米,東西寬28米,穹頂最高處20多米,面積2000平方米,宏偉有如大廳,可容納數千人。石刻祝文在距洞口15米的西側石壁上,高與視平線齊。刻辭為豎行,共19行201字,漢字魏書,古樸蒼然。全文如下: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
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
中書侍郎李敞傅用俊足一元大武
柔毛之牲敢昭告於
皇天之神啓闢之初祐我皇祖於彼土田
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
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
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
揃兇醜威暨四荒幽人忘盲遐稽首來王始
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
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瓞時惟多祜
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子孫孫福祿永
延薦於
皇皇帝天
皇皇后土
皇祖先可寒配
皇妣先可敦配
東作帥使鑿
石文內容與《魏書》所記基本相同,字體寫法與河南嵩山北魏早期石刻高靈廟碑也大致相仿。石壁前地表以0.4米處埋有李敞致祭刻石時琢落的許多花崗岩碎片。
嘎仙洞一帶氣候寒冷,嚴冬季節氣温降到攝氏-40℃以下,而洞內不過零下十七八度,適宜於原始人類過冬居住。“公共房屋和集體居所是遠在遊牧生活和農業生活以前時期的較古的公社的經濟基礎”。人類賴以安息的住所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條件之一,原始的拓跋人在其生產力十分幼稚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這樣的天然山洞作為他們的棲所。他們集體住在這個大洞裏,抗拒着大興安嶺的嚴寒,而長期的羣居又逐漸培養出他們的集體意識和集體行動
石文説“啓闢之初,祐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億年比喻年代多,意思是先祖在那塊土地上經歷了很久的年月。毛以前拓跋先世已積六七十代,毛以後到北魏道武帝開國又經歷了大約三十代,所以天興元年道武帝拓跋珪詔定國號時説“昔朕遠祖,總御幽都”,“逮於朕躬,處百代之季”。以一代二十五年的一般指數計,則拓跋先世最早在嘎仙洞一帶活動的年代,可上溯至公元前1700—1800年,約當夏末商初。他們的後人在這裏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
嘎仙洞在灰土層堆積,初步探明為1.3米,包括了新石器和打製石器的兩個文化層,表明了它的主人所經歷的社會階段。大體自始均至成帝毛,拓跋人處於氏族公社的早中期階段,隨着人口的繁衍,到毛時形成以血緣關係聯繫在一起的部落組織。史文毛“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國”是嘎仙洞周圍各個山頭的氏族生活區,“姓”是各山各個洞中的家族,“大姓”則是家大有聲望的家族。至於三十六和九十九兩個數字,只是修史者語節合拍之詞,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周圍自然環境的限制,不可能達到這樣的規模。毛只是一個小規模的血緣部落的酋長,部民稱他為“可寒”,即“可汗”。這時他們“不交南夏,是以載籍無聞”,社會處於與外界隔絕的孤閉狀態。
嘎仙洞的堆積物中出土了很多手製夾砂灰褐陶片,還有骨鏃和石鏃。骨石鏃表明射獵是他們主要的經濟生活。這一帶層巒迭嶂,林海蒼茫,原始的山林裏生長着獐狍野鹿,這樣的生態環境決定了拓跋先人只能是“射獵為業”。在長期的狩獵勞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馴養野生動物,創造出畜牧經濟,這一新的經濟因素導致了他們生活方式的變革。這時叢密的森林就顯得狹窄潮濕而不適合於畜牧業的發展,他們只有離開這裏,尋找和轉移到開闊的草原地帶去。
參考資料
  • 1.    百部中國古典名著.山海經: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