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河

鎖定
甘河,亦稱旱河,黑龍江支流松花江支流嫩江的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伊勒呼裏山主峯大白山以西。流經鄂倫春自治旗加格達奇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東南7公里黑蒙交界處(哈達陽鎮額爾和村東 [7]  )注入嫩江,河長490公里,河寬50~200米,河深為1~3米,流域面積1.97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克一河吉文河、嘎仙北無名河、阿里河、奎勒河等。 [1] 
甘河流域內共有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還有5個林業局及大楊樹農場管理局下屬的5個農場。人口以漢族為多數,有蒙古、鄂倫春、達斡爾、鄂温克等近20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
流域內主要城鎮有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大楊樹等城鎮。主要工業有煤炭、電力、木材及木材加工、食品、皮革等。甘河上游,為大興安嶺主要林業產區,兩岸有源江林場、奇力濱林場、庫西林場。甘河下游區,地勢平緩,河道兩岸多沼澤地,河槽寬淺,水流緩慢。有甘河農場,為農業種植區域。 [7] 
中文名
甘河
別    名
旱河
所屬水系
黑龍江支流松花江支流嫩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流經地區
鄂倫春自治旗、加格達奇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發源地
大興安嶺東坡伊勒呼裏山西麓
主要支流
克一河
吉文河
阿里河
奎勒河
河    長
490 km
流域面積
19700 km²
平均流量
130 m³/s
河    口
內蒙古莫旗哈達陽鎮額爾和村東

甘河幹流情況

甘河河道走向

甘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甘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甘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旗鄂倫春旗境內伊勒呼裏山主峯大白山以西 [1]  (一説於大興安嶺東側沃違其山麓,東經122°51’,北緯51°28’,海拔1188米 [4]  )。流經鄂倫春自治旗、加格達奇區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原額爾和鄉東南7公里 [1]  (哈達陽鎮額爾和村東 [7]  ,黑龍江省嫩江市嫩江鎮西南5公里 [4]  )處注入嫩江,河長490公里 [1]  (一説493公里 [4]  ),河寬50~200米,河深為1~3米,流域面積1.97萬平方公里 [1]  (一説19714平方公里 [4]  )。 [1] 

甘河河道特徵

甘河流域大部處於山嶽地帶,森林廣佈,植被良好。形狀近似一條寬帶,各段發展比較均勻。阿里河口以上的河段,兩岸地形高竣陡凸,相對高200~400米,谷坡達30~45度,谷寬1~1.5公里,阿里河口至大楊樹河段,河谷稍有低緩,相對高200米,谷坡20~40度,谷寬3~4公里,大楊樹至葛根段,河谷平緩呈淺槽形,谷寬為4~5公里,葛根至柳家屯段,河谷復現狹窄,谷寬1公里左右;柳家屯以下,河流進入沖積平原。平均比降為0.81/10000。 [4] 
河道沿右岸而行,有較多的石砬子,水流較急,河道曲折,呈S形或Ω形接連不斷。舊河道和牛軛湖時時可見,從兩岸注入甘河的小溪較多,水泡子星羅棋佈,砂灘、砂咀出現甚多,一般在0.4至1.0平方公里左右,最大的在老道口附近,長達2.5公里,寬約500米為砂卵石。河流凹岸因水流沖刷坍塌形成土岸,凸岸則為砂、卵石灘淤積。 [1] 
甘河上源奇力濱林場段 甘河上源奇力濱林場段
甘河上游鄂倫春旗吉文鎮段 甘河上游鄂倫春旗吉文鎮段
甘河上游鄂倫春旗城郊段 甘河上游鄂倫春旗城郊段
甘河加格達奇區段 甘河加格達奇區段
下游鄂倫春旗大楊樹鎮一段 下游鄂倫春旗大楊樹鎮一段
甘河河口莫旗額爾和鄉段 甘河河口莫旗額爾和鄉段
甘河河口莫旗額爾和鄉段 甘河河口莫旗額爾和鄉段
甘河在莫旗黑蒙交界處注入嫩江 甘河在莫旗黑蒙交界處注入嫩江

甘河水文特徵

甘河,在4月中、下旬開河,在11月上、中旬封河,冰期長達5至6個月。年降水量為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至8月間。據水文站記載,多年水位平均在98.24米,最高洪水位為102.01米(1988年8月9日測);最低水位為97.56米(1988年4月4日測)。多年平均流量為66.7立方米/秒 [1]  (一説多年平均流量130立方米/秒。 [1]  ),最大流量為3200平方米/秒(1988年8月9日測);最小流量為0.43立方米/秒(1985年2月12日測)。水中含鹽度極值平均為209毫克當量/升,最大時為260毫克當量/升(1983年7月20日測)。河水總硬度極值從1975年至1984年平均為0.7毫克當量/升,最大為1.03毫克當量/升(1976年2月16日測)。酸鹼度(PH)極值多年平均為7.0,最大為8.1(1976年7月11日測)。 [1] 

甘河自然災害

1988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全球大部分地區氣候反常,大興安嶺甘河流域在其影響下於8月初連降大雨。最大降雨量是8月7日,甘河上游的吉文站61毫米,阿里河站121毫米,加格達奇站83毫米,致使甘河水位猛漲。8月9日下午4時,最大洪峯到達加格達奇站,最大流量為32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02.01米,超過警戒水位2.58米,原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的甘河大堤,雖然經受住1986年50年一遇洪水的考驗,但面對這次百年一遇的洪水卻不堪一擊。水位超出壩高,大壩有100多米被沖毀。曙光街道、光明街道的5平方公里的居民區進水,白樺鄉約40平方公里的田野泡在水裏,受災2487户、11636人,沖毀堤壩5.4公里,沖毀公路約1.8公里。農田絕產1000畝,房屋有264間倒塌、1538間被毀壞。造成經濟損失總計為2340萬元。 [2] 
1989年6月26至30日,因降水集中,甘河出槽,河南部份被淹。到7月21日,甘河再次出槽,河南公路中斷7天之久,甘河兩岸農田幾乎絕產,災情僅次於1988年。 [3] 

甘河主要支流

甘河的主要支流有克一河阿里河吉文河奎勒河等。 [1]  主要支流有克一河、吉文河、嗄仙北無名河、阿里河,奎勒河等。 [4] 
支流克一河克一鎮段 支流克一河克一鎮段
支流克一河克一鎮段 支流克一河克一鎮段
支流克一河甘河鎮段 支流克一河甘河鎮段
克一河,是甘河主要一級支流,發源於大興安嶺北段東麓鄂倫春自治旗境內伊圖里河林業局庫布春林場北溝,地理座標為東經122°08’18'',北緯50°35'28'',海拔1030米,河長79.2公里,河深0.65米,河寬15.5米,流域面積1358平方公里,流速0.85米/秒,流量9.89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3.12億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1.9‰,年結冰期約5~6個月。自西向東流,流經庫布春林場、銀阿林場、克一河鎮、霍都奇林場、莫冷格林場、索圖罕林場、甘河鎮,在甘河鎮甘西村北側注入甘河。河道穿流於崇山峻嶺中,主要支流有霍都奇河、索圖罕河等。 [7] 
支流阿里河鄂旗阿里河鎮段 支流阿里河鄂旗阿里河鎮段
阿里河,發源於鄂倫春自治旗東北部伊勒呼裏山南側,東經123°29’,北緯51°17’,海拔1266米。河長124公里,流域面積218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16/10000,自西北向東南流至阿里河鎮東南阿東良種場附近匯入甘河。 [6]  [4] 
支流奎勒河宜裏鎮段 支流奎勒河宜裏鎮段
奎勒河,發源於倫春自治旗中部大興安嶺東麓莫格吉大山東麓,東經123°14’,北緯50°26’,海拔1042米。河長242公里,流域面積473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07/1000。呈西北一東南流向,進入莫旗於烏如根塔拉附近匯入甘河。中上游河段處於山地林區;下游多沼澤濕地,地勢逐漸平緩,次生林叢生,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宜墾宜牧。 [6] 
加格達奇河,是注入甘河的一個北部支流,發源於境內北部山脈。流經加格達奇區長虹街,在曙光街注入甘河,其全長195公里。河下游比較彎曲,河口附近受甘河洪水頂託影響,遇暴雨水位猛漲。為防止洪水氾濫成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加格達奇區人民政府逐步加固完善了加格達奇河兩岸的防洪大壩工程。 [1] 
額爾格奇河,也是注入甘河的北部支流之一。發源於境內北部山脈,河長54公里,流經加北鄉境內。額爾格奇河分別先後匯進了頭道河、二道河、五叉溝河、克爾鐵特河、五叉溝一泉和五叉溝二泉的水流。流經白樺鄉境內的靠山村、東溝村、白樺畜牧場和額爾格奇鐵路橋後匯入甘河。它是加格達奇區境內貫穿南北的第二大河流。 [1] 
塔列吐河,發源於境內西北部山脈,與發源於境內西部山脈的小莫爾可河匯流後,一起流經白樺鄉境內注入甘河。它是甘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1] 
另外,有發源於西部山脈的即在加鐵生活段農揚附近的庫爾奇河,流經科研站附近注入甘河。還有位於區內南部額爾格奇鐵路橋東側的3個寶龍泉和位於加嫩公路西側五叉溝附近的2個五叉溝泉。 [1] 

甘河治理開發

甘河兩岸共修建防洪堤壩52.04公里,河道險工12處,長4270米。甘河鎮、大楊樹鎮、阿里河鎮達到20年一遇洪水標準,其他鄉鎮達到10年一遇洪水標準。 [7] 
吉文鎮吉文河南北堤,始建於1991年,設計標準為十年一遇,南堤長3公里,北堤長3.3公里,總投資170萬元,1998年汛期吉文河發生洪水,堤防大部分損壞。1999年旗水利局對該堤進行了重新設計,1999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批准以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重建,新建堤防總長6.3公里,南堤頂寬4米,高2.4米,北堤頂寬6米,高3.8米,總土石方量12.7萬立方米,總投資235萬元,建成後保護人口2萬。 [5] 
阿里河鎮甘河防洪堤,始建於1986年,位於阿里河鎮南甘河左岸,長2.9公里,高2.1米,頂寬6米,投資173萬元。1998年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批准投資200萬元進行加固,防洪標準提高到三十年一遇標準,新增加土石方7.9萬立方米,建成後可保護5萬人安全度汛。 [5] 
大楊樹鎮甘河防洪堤,1988以前大楊樹甘河防洪堤為民堤,1988年甘河洪水使該堤多處被毀,1991年經呼盟水利勘測設計院重新勘測設計,標準達到十年一遇洪水。1992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批准,投資560萬元進行加固,標準達到防禦二十年一遇洪水,1995年整個加固工程完工,總計完成堤防加固10.3公里,完成土石方42萬立方米,1998年全旗性洪水後,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同意將該堤防洪標準提高到三十年一遇,使設計流量達到2600立方米/秒,並再次投資201萬元用於堤防加固,該堤防於2000年底全部完成。 [5] 
烏魯布鐵鎮甘河防洪堤,初建於1991年,建設標準為防禦十年一遇洪水。由於該堤建設標準低,1993年甘河發生洪水,防洪堤多處損毀,潛在險情極大o199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批准同意投資45萬元提高該堤防禦洪水標準,防洪標準達到二十年一遇,該堤已於1996年完工。堤長5.1公里,累計投資309萬元,頂寬4.5米,高3米,總土方量15.6萬立方米。 [5] 
加格達奇區堤壩。甘河原堤壩於1983年破土動工,1984年修築主體工程並對老河道進行改道,裁彎取直。甘河原堤壩的築成,對抵禦洪水、減輕水害起了一定的作用。1986年,堤壩經修築加高,攔住了50年一遇的洪水。1988年在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衝擊下,雖然水位超過壩高,部分壩身沖毀,但仍起到蓄洪作用,使水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河南護田堤在1985年完成,於1986年被50年一遇的洪水沖毀。1989年在組織對甘河原堤壩修復的同時對白樺鄉的防洪堤也進行了施工。1989年初,重新設計了50年一遇防洪標準的甘河堤壩,並於1989年5月1日破土動工,1990年8月全部竣工。新建甘河堤壩本着防洪、交通、旅遊相結合的原則,採用了主壩和副壩結構。主壩頂寬4米,副壩頂寬8米。副壩頂鋪砂石路面,既適應搶險運輸需要,又適宜遊人遊覽參觀。1990年,對白樺防洪堤進行維修,完成土方500立方米。水利局一手抓堤壩建設,一手抓堤壩管理。為減輕洪水對堤防的壓力,對甘河大橋南岸行洪區內企事業單位、房屋等進行清障工作。從1984年起,先後拆除房屋2000平方米,價值300萬元;搬遷了行洪區內的公安幹校、審查站,森警大隊等十幾個單位。新建甘河堤壩竣工後,在堤上要道設了路攔兩道,派3名護堤員巡護,以加強對堤壩的管理。 [2] 
甘河上游堤壩 甘河上游堤壩

甘河流域概況

甘河流域內共有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15個鄉鎮,其中,鄂倫春旗9個,莫力達瓦6個,還有5個林業局及大楊樹農場管理局下屬的5個農場。全流城共有人口33.2萬,以漢族為多數,有蒙古、鄂倫春、達斡爾、鄂温克等近20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
全流域耕地面積9.927萬公頃,其中,地方4.493萬公6.287萬公頃,總產量20.24萬噸。大小牲畜7.34萬頭(只),其中大牲畜5.68萬頭。流域內有可開發的甸子地面積2.94萬公頃,其中,甘河於流1.433萬公頃,奎勒河0.769萬公頃,卧羅河0.733萬公頃。
流域內主要城鎮有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大楊樹等城鎮。主要工業有煤炭、電力、木材及木材加工、食品、皮革等。這些城鎮位於甘河千流沿岸,加海鐵路沿線,交通便利,有利於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
甘河自河源至甘河鎮,兩岸山高林密,狹谷幽長,森林廣佈,為大興安嶺主要林業產區,兩岸有源江林場、奇力濱林場、庫西林場。甘河鎮以東有支流克一河注入。過甘河鎮,經吉文鎮至阿里河鎮。阿里河鎮以上,兩岸地形高峻,相對高差200~400米,谷坡30~50度,谷竟1~1.5公里。該鎮為鄂倫春自治旗旗府所在地,鎮北有阿里河匯入甘河。甘河過阿里河鎮下行,經齊奇嶺至崑崙山、加格達奇,經烏魯布鐵鎮至大楊樹鎮、奎勒河鎮,右岸有奎勒河匯入。該段河谷平緩呈淺槽形,谷寬4~5公里,可季節性通航。
河流過奎勒河鎮東南流經巴彥鄂温克民族鄉,於哈達陽鎮額爾和村東從右岸匯入嫩江。該段為甘河下游區,地勢平緩,河道兩岸多沼澤地,河槽寬淺,水流緩慢。右岸有甘河農場,為農業種植區域。 [7] 
參考資料
  • 1.    加格達奇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加格達奇區志.:黃山書社,1994 :68-70
  • 2.    加格達奇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 .加格達奇區志 :黃山書社 ,1994 :140-143 .
  • 3.    加格達奇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 .加格達奇區志 :黃山書社 ,1994 :98-99 .
  • 4.    呼倫貝爾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呼倫貝爾盟志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時間 . 1996:88
  • 5.    鄂倫春自治旗志史志編纂委員會 . 鄂倫春自治旗志(1989—1999)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 2001 : 353-354
  • 6.    鄂倫春自治旗志史志編纂委員會 . 鄂倫春自治旗志(1989—1999) .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 2001 : 38
  • 7.    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中國河湖大典.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