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套利利潤

鎖定
套利利潤是指賣出一定數量某種物品所得收入與買入該物品的成本之間的差額。
套利利潤=賣出遠期合約價格-買入近期合約價格-倉儲費-資金利息-增值税-交易交割手續費 [1] 
中文名
套利利潤 [1] 
類    型
經濟術語
運用
套利是一個同時買進和賣出的交易過程。套利者相當於中間人或中間商,他們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商品,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商品。這樣他們就通過將受到空間和時間阻隔的初始供應商最終消費者聯繫起來,大大便利了公眾的生活。
多年來,套利應用於多種活動,而有些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那種確保對同種商品的同時買賣能獲利的活動。當一家公司提出要收購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時,交易者有時就會購買這種股票以期收購成功。一旦收購真的成功了,股票便可以以較高的價格賣出,這種交易也叫做套利。然而由於收購不一定成功,且股票價格上漲之前會有一段時間差,所以與其説這種交易是套利還不如説它是投機
套利也可用於許多其他的金融交易,在這些交易中,買進和賣出的物品是非常相近的替代品(雖然不完全相同),且損失的可能性非常小。買進(賣出)大量的股票同時賣出(買進)期貨合約就要求它們間的交割,這種行為就是套利,買進或賣出一種國庫券及其對沖期貨合約,這種交易也是套利。然而,這些交易都存在風險,為投機利潤的獲取包含了時間因素,在獲取利潤前的這段時間投機者可能會由於形勢的改變而放棄交易。而且,儘管合約是由私人清算公司保證的,且極有可能它會履行,但那也不是確定無疑的。
然而,由於積極套利的存在,這些價格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越來越多套利者的購買將最終引起孟菲斯棉花價格的上升。因此,套利就消除了不同市場上的價格差異。實際上,一價定律邏輯上是源於套利行為;不同市場上標準化商品的價格將最終只有運輸費的差異—否則套利就是有利可圖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