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奇台天山龍

鎖定
1930年10月,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中方代表團長、地質學家袁復禮結束了吉木薩爾大龍口的考察,率方姓馱夫3人沿準噶爾盆地向東行至奇台北塔山一線進行考察。先做了一些準備工作,為奇台到北塔山南麓小烏里雅蘇台測繪了一幅路線地質圖,對地層、岩石構造、礦產和地貌等方面都做了綜合考查。
12月6日,袁復禮一行到達奇台縣北77公里博爾騰戈壁(哈薩克語稱為凱利施,今六棵樹一帶)晚侏羅世泥質砂岩的一個風蝕殘丘上,發現了兩個大型古脊椎動物骨骼,保存相當完好。袁復禮先在地面畫出了大方格,又分出25個/JxiE方塊,以便有順序編號,不致混亂。然後組織隨行的3個馱夫一同仔細挖掘。時值寒冬季節,氣温都在零下幾度,還經常有五六級大風,夾着沙土襲來。
為了保持骨骼不被掘壞,他們把積雪煮成開水,澆化凍地,然後再颳去骨骼上的泥沙。整整挖了32天,至1931年1月7日,終於勝利完成。
挖掘這兩具骨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勞動,而袁復禮卻因此凍傷了腳。於1931年2月15日回烏魯木齊進行手術,養傷3個月始愈。
還原
放大
縮小
中文學名
奇台天山龍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爬行綱
分佈區域
侏羅紀到下白堊紀中國新疆

奇台天山龍化石簡介

此脊椎動物骨架長10米多,高4米多,十分壯觀。經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先生修復,第一次鑑定為一新屬種,定名為“奇台天山恐龍”。時代屬上侏羅紀到下白堊紀,並出版了《新疆之奇台天山龍》(英文版)一書。
因此,大家都把“奇台天山龍”認為是一種恐龍化石,流傳甚廣,以訛傳訛,直到當今。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這兩具骨骼是水龍獸二齒獸。因為“此材料運至北平,袁復禮為使地層明瞭起見,將小部分骨化石交新生代研究室修理。他先送來兩頭骨,經修理完成後,始知其一頭為水龍獸,另一頭為二齒獸類,均為南非哈魯系之標準化石。”於是袁復禮和楊鍾健合著了《新疆二齒獸之發現》、《新疆穆氏水龍獸之發現》兩文,刊於1934年出版的《中國地質學會志》第13卷,第563~580頁。(英文版,尚未有譯文。)文稱:“1925~1931年,以斯文·赫定博士為團長的科學考察團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袁復禮在烏魯木齊以東的天山腳下發現並採集了一批豐富的爬行動物標本。經新生代研究室楊鍾鍵先生的研究,認為一具是一個完整的二齒獸頭骨,另一具屬於爬行綱的不同屬種水龍獸類。”因而“奇台天山龍”不是恐龍化石,實際上是天山二齒獸和水龍獸化石。

奇台天山龍書籍記載

註釋:
①《楊鍾健回憶錄》第147頁,地質出版社1983年版。

奇台天山龍藏品信息

以下藏品信息來自(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藏品圖片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奇台天山龍藏品圖片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奇台天山龍藏品圖片
圖片描述
上圖為奇台天山龍的肩胛骨的標本照片
發現地
發現於新疆奇台縣北250公里白骨山
收藏場館
現收藏於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展品關鍵詞
恐龍類 蜥臀目 巨龍類 盤足龍亞科
化石發現地/產地
新疆奇台縣北250公里白骨山
化石形成時代
晚侏羅紀(距今約1億4千萬年前)
化石級別
正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