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失蹤者

(2015年漫遊者文化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失蹤者》是2015年漫遊者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 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譯者: 姬健梅。 [1] 
中文名
失蹤者
作    者
法蘭茲·卡夫卡
譯    者
姬健梅
出版時間
2015年10月1日 [1]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頁    數
320 頁 [1] 
ISBN
9789869122047 [1] 
裝    幀
平裝 [1] 
售    價
NT380 [1] 
副標題
德文手稿完整版 [1] 

失蹤者內容簡介

少年K的美國曆險記
「孤獨三部曲」卡夫卡三大長篇小説手稿重建本,最終出齊!
設計名家聶永真「卡夫卡系列」書封
卡夫卡最樂觀、最有喜劇色彩的小説
克勞斯.曼、耿一偉專文導讀+紐約市猶太文學地圖
「我正在寫的這個故事,其規模可説是無邊無際,為了讓您先有一點概念,這篇故事名叫《失蹤者》,背景是在北美洲的美利堅合眾國……」
――《給菲莉絲的情書》
卡爾·羅斯曼出身德國的富裕家庭,十六歲時被女僕引誘生下一子,因此被父母放逐至美國,他在紐約碼頭認識了在船上工作的司爐,併為司爐受上司欺侮的事不平。這時自稱卡爾舅舅的國會議員雅克出現,將他接至家中,並提供優渥的生活,後來卻因卡爾觸犯家規,再次被逐,由此展開他的美國曆險記……
卡夫卡喜歡閲讀遊記和回憶錄,但是他從來不曾去過美國,本書呈現的是他幻想中美國的樣貌。這部未完成的小説在1927年以《美國》為書名出版,後來在卡夫卡信件中找到小説的標題,即為《失蹤者》,和卡夫卡另兩部同樣未完成的長篇小説《審判》、《城堡》,被布羅德合稱為「孤獨三部曲」。《失蹤者》在三部小説中最晚出版,卻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在主角卡爾身上看得見卡夫卡後來小説裏主人公的雛形。這是他最為樂觀輕盈的故事,結尾甚至充滿自信與希望,彷彿卡夫卡在歐洲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夢想,藉由美國這個遙遠的幻想國度得以實現。
本書以卡夫卡作品集的校勘本為基礎,系根據原始手稿重建,呈現了文字的真實原貌,保留原稿的拼字和標點,並還原被卡夫卡摯友布羅德修改與刪除的部分,以及未完成的殘稿。 [1] 

失蹤者作者簡介

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法蘭茲·卡夫卡於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雙親為猶太人。1906年,他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完成為期一年的法院實習工作後,於1907年進入「忠利保險集團」的布拉格分行。1908年,他進入「勞工事故保險局」任職,在該局擔任公務員直到1922年因病而提早退休。1917年夏末,卡夫卡由於肺結核發作而咯血,於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不滿四十一歲。
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之體現。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逝世後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所認識,在全世界掀起了「卡夫卡熱」,至今不歇。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文學類譯作包括:《審判》、《城堡》、《變形記》、《美麗的賽登曼太太》、《一個戀愛中的男人》、《魂斷威尼斯》、《基列系列 II:家園》等。 [1] 

失蹤者圖書目錄

一 司爐
二 舅舅
三 紐約近郊別墅
四 徒步前往拉姆西斯
五 西方飯店
六 魯賓遜事件
那想必是條偏僻的……
「起來!起來!」魯賓遜喊道……
殘稿
(1)布魯內妲出行記
(2)卡爾在街角看見……
他們行駛了兩天……
附錄
美國版前言 克勞斯·曼
導讀:一部卓別林式的美國喜劇 耿一偉
校勘本編者後記 約斯特·席倫邁
布羅德後記 馬克斯·布羅德
卡夫卡年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