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shī zú,意思是比喻犯嚴重錯誤或墮落。
- 中文名
- 失足
- 拼 音
- shī zú
- 注 音
- ㄕ ㄗㄨˊ
- 出 處
- 《禮記·表記》
失足解釋
編輯(1)比喻犯嚴重錯誤或墮落。
(2)行走時不小心跌倒。
失足出處
編輯明 陳汝元《金蓮記·彈絲》:“少逢漂泊,偶爾失足於風塵。”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
《剪燈新話·申陽洞記》:“因乏藥材,入山採拾,貪多務得,進不知止,不覺失足,誤墜於斯,觸冒尊靈,乞垂寬宥。”
郭小川《大海浩歌》:“我們的五班長,不慎失足落大海。”
[1]
清 嚴有禧《漱華隨筆·湯先生》:“少年兒宜使苦,苦則志定,將來不失足也。”
清 魏子安《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 參考資料
-
- 1. 失足 .查字典[引用日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