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禮記·表記

鎖定
《表記》是《禮記》中的一篇,由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中文名
禮記·表記
出    自
禮記
編    撰
西漢戴聖
數    量
49篇

目錄

禮記·表記簡介

《表記》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由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禮記·表記內容

子言之:“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
子曰:“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禮記·表記 禮記·表記
《禮記·表記》
子曰:“祭極敬,不繼之以樂;朝極辨,不繼之以倦。”
子曰:“君子慎以闢禍,篤以不揜,恭以遠恥。”
子曰:“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
子曰:“齊戒以事鬼神,擇日月以見君,恐民之不敬也。”
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
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易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
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詩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大甲曰:‘民非後,無能胥以寧。後非民,無以闢四方。’”
子曰:“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
子曰:“無慾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議道自已,而置法以民。”
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子言之:“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中心憯怛,愛人之仁也;率法而強之,資仁者也。詩云:‘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烝哉,數世之人也。’國風曰:‘我今不閲,皇恤我後。’終身之仁也。”
子曰:“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遠,舉者莫能勝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數多者,仁也。夫勉於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子以義度人,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已矣。”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過易辭也。”
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詩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聖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已,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禮以節之,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欲民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端冕則有敬色,甲冑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惟鵜在梁,不濡其翼。彼記之子,不稱其服。’”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天子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諸侯勤以輔事於天子。”
子曰:“下之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儉於位而寡於欲,讓於賢,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聽天命。詩云:‘莫莫葛藟,施於條枚。凱弟君子,求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謂與?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子曰:“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恥名之浮於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
子曰:“后稷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於名也,故自謂便人。”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仁者,其難乎?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凱以強教之,弟以説安之。樂而毋荒,有禮而親,威莊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水之於民也,親而不尊,火尊而不親;土之於民也,親而不尊,天尊而不親;命之於民也,親而不尊,鬼尊而不親。”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惷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
子曰:“夏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於民,民未厭其親。殷人未瀆禮,而求備於民。周人強民,未瀆神,而賞爵刑罰窮矣。”
子曰:“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
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
子言之曰:“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
子言之:“事君先資其言,拜自獻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責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祿不誣,其受罪益寡。”
子曰:“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易曰:‘不家食,吉。’”
子曰:“事君不下達,不尚辭,非其人弗自。小雅曰:‘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谷以女。’”
子曰:“事君遠而諫,則讇也。近而不諫,則尸利也。”
子曰:“邇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慮四方。”
子曰:“事君欲諫不欲陳。詩云:‘心乎愛矣,瑕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子曰:“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亂也。故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子曰:“事君三違而不出竟,則利祿也。人雖曰不要,吾弗信也。”
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終。”
子曰:“事君可貴可賤,可富可貧,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
子曰:“事君,軍旅不闢難,朝廷不辭賤。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故君使其臣,得志則慎慮而從之,否則孰慮而從之。終事而退,臣之厚也。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子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士受命於君。故君命順,則臣有順命。君命逆,則臣有逆命。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賁賁。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是故君子於有喪者之側,不能賻焉,則不問其所費。於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則不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則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曰:‘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子曰:“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則衣之,問人之飢則食之,稱人之美則爵之。國風曰:‘心之憂矣,於我歸説。’”
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國風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子曰:“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在小人則穿窬之盜也與?”
子曰:“情慾信,辭欲巧。”
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不敢以其私褻事上帝。是故不犯日月,不違卜筮。卜筮不相襲也,大事有時日,小事無時日。有筮,外事用剛日,內事用柔日,不違龜筮。”
子曰:“牲牷禮樂齊盛,是以無害乎。鬼神無怨乎百姓。”
子曰:“后稷之祀易富也,其辭恭,其欲儉,其祿及子孫。詩曰:‘后稷兆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子曰:“大人之器威敬。天子無筮,諸侯有守筮。天子道以筮,諸侯非其國不以筮。卜宅寢室,天子不卜處大廟。”
子曰:“君子敬則用祭器,是以不廢日月,不違龜筮,以敬事其君長。是以上不瀆於民,下不褻於上。”

禮記·表記譯文

孔子説:“還是回去吧!君子雖然隱居林泉,但道德發揚,聲名顯著;不必故作矜持而自然端莊,不必故作嚴厲而自然令人生畏,不必講話而人們自然相信。”孔子説:“君子的一舉一動,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一顰一笑,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一言一語,都不讓別人感到有失檢點。所以君子的容貌足以令人生畏,君子的臉色足以令人畏懼,君子的講話足以令人信服。《甫刑》上説:‘外貌恭敬,內心戒慎,別人就不會説自己的壞話。”,孔子説:“在行禮過程中,有時以露出裼衣為敬,有時以掩好上服不露出裼衣為敬,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民眾不要相瀆了禮。”孔子説:“祭禮要求儘量表達敬意,雖有飲酒之事,但也不能以歡樂告終;朝廷上的政事要求儘量力、好,不可因為勞神而以草草了事告終。”
孔子説:“君子用謹慎行事來避免災禍,用道德篤厚來避免受窘,用恭以待人來遠離恥辱。”孔子説:“君子端莊恭敬,所以道德曰益顯著;如果耽於安樂,放肆無檢,就會曰益苟且偷安。君子一天也不讓自己的所作所為被人瞧不起,如同小人的無禮而惶惶不可終曰。”孔子説:“齋戒以後才敬事鬼神,擇好曰子然後晉見國君,如此慎重地行事,就是恐怕人們失去恭敬之心。”孔子説:“小人喜好輕押侮慢,即令會招致殺身之禍,也不知畏懼。”孔子説:“朝聘聚會之時,雙方必有言辭以通情意,必有見面的禮物以通情意;如果沒有共同語言,就不要交往;沒有禮貌,就不互相見面。之所以這樣作,是要百姓不要忽視禮數而對對方失敬。《易經》上説:‘第一次佔笠,神告訴你是吉是兇;如果不信,又進行第二次、第三次佔籤聾那就是對神的衰讀。襄讀了神,神就不再告訴吉凶了。”
孔子説:“仁是天下的儀表,義是裁決天下事物的準則、禮尚往來是天下之利。”孔子説:“以恩德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這樣百姓就會有所勸勉而友好相處。以怨恨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恨,這樣百姓就會兩敗俱傷。《詩經》上説:‘出言未有不答,施德未有不報。’《尚書‘太甲》篇説:‘百姓沒有國君,就不能得到安寧;國君沒有百姓,也無法君臨四方。’”孔子説:“以恩德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恨,這是委曲求全的人;以怨恨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這是應該繩之以法的人。”
孔子説:“不是為了滿足私慾而喜好仁的人,也不是因為畏懼才厭惡不仁的人,這樣的人在普天之下很少很少。所以君子在議論原則時是以自己為準,在制定法律時是以百姓能做到的為準。”孔子説:“仁的實行有三種情況:一是安於行仁,二是為了利益而行仁,三是勉勉強強而行仁。三者雖然都能達到仁的效果,但出發點卻不同。都能達到仁的效果,僅從效果上看,是看不出它是屬於哪種仁的。在行仁時遇到了挫折,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它是屬於哪種仁了。真正的仁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安於行仁;自以為是的人,看到有利可圖才去行仁;害怕犯罪受罰的人,是迫不得已而勉強行仁。仁好比是右手,道好比是左手。仁,體現在愛人上;道,體現在義理上。在仁的方面做的多,在義的方面做的少,其結果是贏得了親近而沒有贏得尊敬;在義的方面做的多,在仁的方面做的少,其結果是贏得了尊敬而沒有贏得親近。道有兼行仁義的至道,有隻行義而不行仁的義道,有采取仁義的一部分而行之的考道。行至道可以稱王,行義道可以稱霸,行考道可以避免過失。”
孔子説:“仁有多少、長短、大小之分,義也有多少、長短、大小之別。對別人的不幸有惻隱之心,這是天性同情他人的仁。遵循法律而勉強行仁,這是以行仁為手段而企圖達到個人目的。《詩經》上説:‘正如豐水之有芭,武王豈不考慮天下長治久安之計。留下了安邦治國的好謀略,庇護他的子孫享國久長。武王真偉大啊!’這是惠及後世幾代的仁。《國風》上説:‘我現在自身還難保,哪裏有功夫為後代着想呢屍這是終竟自己一生的仁。’”
孔子説:“仁,作為器物,非常非常之重;作為道路,非常非常之遠。作為器物,沒有人能夠把它舉得起來;作為道路,沒有人能夠走得完。我們只能看誰舉得較重,走得較遠,以數量多的,算作仁了。像這樣地勉力於仁,難度夠大的了!所以君子如果用先王的標準來衡量人,那麼做人就很難達到標準;如果用今天一般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那麼就可以知道誰是賢人了。”孔子説:“天性樂於行仁的人,天下非常的少。《大雅》上説:‘雖然道德輕如鴻毛,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把它舉得起來。我揣度,只有仲山甫能夠舉得起來,可惜時人沒有能夠幫助他的。’《小雅》上説:‘高山則可仰慕,大道則可行走。”,孔子説:“《詩》是如此地愛好仁。向着仁的大道前進,走到半路,實在沒有力氣了,才不得已停頓下來,忘掉了身體已經衰老,也忘掉了徐曰不多;仍然孜孜不懈,奮力向前,死而後已。”
孔子説:“仁的難以成功,由來已久了!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很難全部做到,所以仁者所犯的過失是容易得到解釋的。”孔子説:“恭敬接近於禮,謙遜接近於仁,誠信接近於人情;如果能以恭敬謙讓的態度做人行事,即便有什麼過失,也不會是什麼大的過失。做到恭敬就會少犯過失,近乎人情就會讓人信賴,為人謙遜就容易被人接受。這樣做人而犯錯誤,不是少有的事嗎!《詩經》上説:‘温和恭敬的人,是道德的基石。”,孔子説:“仁的難以成功由來已久,只有君子能夠成功。所以君子不以自己所能做到的事去責備別人,也不以別人做不到的事便讓人家感到慚愧。所以聖人在制定行為標準時,不是以自己為標準,而是以中等水平的人為標準,使知道努力的人有所勸勉,不知道努力的人有所愧恥,以便共同實行聖人的教誨。用禮來約束他們,用誠信來團結他們,用冶當的儀容來文飾他們,用合乎身份的衣服來影響他們,用朋友之間的勸勉來鼓勵他們,這都是為了使他們專一於為善。《小雅》上説:‘難道人前不慚愧?難道不怕天報應?’所以君子穿上了君子的服裝,還要用君子的儀容來加以文飾;有了君子的儀容,還要用君子的談吐來加以文飾;談吐高雅了,還要用君子的道德來加以充實。所以君子對於穿上君子服裝而無君子儀容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儀容而無君子談吐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談吐而無君子道德感到羞恥,對於只有君子道德而無君子行為感到羞恥。所以君子穿上了喪服就會有悲哀的神色,穿上了朝服就會有恭敬的神色,穿上了軍服就會有不可侵犯的神色。《詩經》上説:‘弟烏鵬鳥兒立河梁,‘居然未曾濕翅膀。那些沒有德行的官員們,真不配他們穿的那身衣裳。”
孔子説:“君子的所謂‘義’是説一個人無論身份貴賤,都要為天下做出應有的貢獻。譬如天子,雖然至尊至貴,也要親耕藉田,生產出集盛,製造出櫃色,以祭祀上帝;所以諸侯也要勤勉地輔佐天子。”孔子説:“在下位的事奉在上位的,雖然有了庇護民眾的大德,也不敢有統治民眾的念頭,這是仁厚的表現。所以君子恭敬謙遜以求做到仁,誠信謙讓以求做到禮;不自己誇耀自己做過的事,不自己抬高自己的身價;在地位面前表現出謙遜,在名利面前表現出淡泊,讓於賢人;貶低自己而推崇別人,小心謹慎而唯恐不得其當,要求自己用這樣的態度事奉國君;得意時自行此道,不得意時也自行此道,一切聽天由命,絕不改變信仰以邀取利祿。《詩經》上説:‘茂茂密密的葛藤,纏繞着樹幹和樹枝。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走邪道把福求。,大概説的就是舜、禹、文王、周公吧!他們都有治理民眾的大德,又有事奉君主的小心。’《詩經》上説:‘周文王小心翼翼,明白怎樣敬奉上帝,得到了許多福佑。他的德行叫人挑不出毛病,最終得到了天下諸侯的擁戴。’”
孔子説:“大臣死了,先王給他加上一個溢號,以表彰他的一生。死者在一生中儘管做了許多好事,但在定溢號時,只節取死者一生中最突出的一點作為依據,其餘的都略而不提,這是因為恥於使名聲超過實際做過的事。所以君子不誇大自己做過的事,不吹噓自己的功勞,以求合乎實際;有了過失,不再重犯,以求待人寬厚;表彰別人的優點,讚美別人的功勞,以求賢者能夠居於上位。這樣一來,君子儘管自己貶低自己,而民眾對他卻十分尊敬。”孔子説:“後租這個人,建立的是蓋世無雙的功業,得到他的好處的豈止是一兩個人?只是由於他想使實際做過的事超過名聲,所以自稱是一個懂得種莊稼的人。”
孔子説:“君子的所謂‘仁’做起來是相當難的呀!《詩經》上説:‘快樂平易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君子以快樂教人,使人自強不息;以平易安民,使人感到喜悦。使人民快樂而不荒廢事業,彬彬有禮而相親相愛,威嚴莊重而安寧,孝順慈愛而恭敬,使人民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自己,像親近母親一樣親近自己,這樣做了以後才可以成為民眾的父母,如果不具備至高的德行,誰能做到這一點呢?現在父親的親愛兒子,兒子賢能他就親,兒子無能他就看不起:母親的親愛兒子,兒子賢能她就親,兒子無能她就憐惜。所以母親可親而不可尊,父親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説,水是可親而不可尊,火是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説,土地是可親而不可尊,天是可尊而不可親。對於人們來説,國君的教令可親而不可尊,鬼神可尊而不可親。”
孔子説:“夏人的治國之道是尊重君上的政教,雖然敬奉鬼神但卻不把它當作政教的內容,接近人情而忠誠,把傣祿放在第一位而把威嚴放在第二位,把賞賜放在第一位而把刑罰放在第二位,所以他們的政教可親而不可尊;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愚蠢而無知,驕橫而粗野,樸陋而缺乏修養。殷人尊崇鬼神,君上率領百姓敬事鬼神,把鬼神放在第一位而把禮儀放在第二位,把刑罰放在第一位而把賞賜放在第二位,所以他們的政教可尊而不可親;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心意放蕩而不安靜,爭強好勝而不知羞恥。周人尊崇禮法,貴尚施惠,雖然敬奉鬼神但卻不把它當作政教的內容,接近人情而忠誠,它的賞罰辦法既不同於夏,又不同於殷,唯以爵位的高低作為輕重的標準,所以他們的政教可親而不可尊;到了政教衰敗的時候,它的百姓就變得貪利而取巧,花言巧語而大言不慚,互相殘害,互相欺騙。”
孔子説:“夏代的政令清簡,對人民不苛求責備,賦税較輕,人民尚懷有親上之心。殷人的禮法還算簡約,但對人民苛求責備,賦税較重。周人設教,強迫人民遵循禮儀,雖尚未襲讀鬼神,而賞賜、進爵、施刑之類的規定就已經窮極繁多了。”孔子説:“虞夏的政令清簡,老百姓很少怨恨的。殷周的政令繁雜,老百姓受不了它的繁瑣。”孔子説:“虞夏的質樸,殷周的文飾,都達到了極點。虞夏雖然也有文飾,但沒有它的質樸多;殷周雖然也有質樸,但沒有它的文飾多。”
孔子説:“後世雖有明王復起,也趕不上虞舜那麼好了。他君臨天下,活着時沒有半點私心,死了也不把帝位傳給兒子;愛護百姓就像父母愛護子女,既有哀其不幸的慈愛,也有為其帶來實惠的教育;既有母親之親,又有父親之尊,安詳而受到尊敬,嚴厲而受到親愛,富有四海而彬彬有禮,施惠於民而無所偏向。他手下的大臣也都尊敬仁義,以光説不做為可恥,重人而輕財,盡心於君而不犯上,盡君臣之義而又順從,文雅而又穩重,寬容而有分寸。《甫刑》上説:.‘道德的威嚴使人敬畏,道德的光明使人尊敬。,除了虞舜還有哪一個能做到這種地步?”
孔子説:“臣下事奉君主,要先考慮好自己的建議,然後拜見君主,親自向君主進言;君主採納以後,臣下就要全力以赴地促其實現,兑現自己的諾言。所以君主可以責成臣下,而臣下應當為實現自己的諾言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臣下的受祿不是無功受祿,言行相符,受到懲罰的可能性也就很小。”孔子説:“事奉君主,大的建議被採納,就可以指望得到重賞;小的建議被採納,就只能指望得到輕賞。所以君子不因小建議被採納而接受重賞,也不因大建議被採納而接受輕賞。《易經》上説:‘國君有大蓄積,不僅與家人分享,而且與賢人分享,吉利。’”
孔子説:“事奉君主,不應該以私人的事情去麻煩國君,不説華而不實的話,不是正派人的引見就不謀求進身。《小雅》上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只和正派的人親近。神明聽到這些,就會賜給你福祿。”,孔子説:“事奉國君,如果是疏遠小臣而越級進諫、那就有諂媚之嫌;如果是國君身邊的大臣而不進諫,那就是尸位素餐。”孔子説:“近臣要輔佐國君,不使道德有虧;家宰負責整傷百官,各部大臣負責考慮四方的事。”孔子説:“事奉國君,對國君的過失可以進諫,但不可以到外邊宣揚。《詩經》上説:‘心裏愛着君子,為什麼不講出來?內心深處總是希望他好,何嘗有一天忘掉?”,孔子説:“事奉國君,如果是提拔困難而降級容易,那麼臣下的賢與不肖就區分清楚了鄉如果是提拔容易而降級困難,那麼臣下的賢與不肖就混淆無別了。所以君子作客,一定要三次揖讓之後才隨着主人進門,而告辭一次就可離去,這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混亂。”孔子説:“事奉君主,如果多次與君主意見不合,還不肯辭職出國,那肯定是貪圖傣祿。即令有人説他沒有這個念頭,我也不信。”孔子説:“事奉君主,要以謹慎開始,以恭敬告終。”孔子説:“事奉君主,君主可以使臣下升官,可以使臣下降級,可以使臣下富有,可以使臣下貧窮,可以使臣下活着,可以使臣下死去,但就是不可以使臣下做出非禮之事。”
孔子説:“事奉君主,接受任務時,如果是在軍旅之中,就應不避艱險;女口果是在朝廷之上,就應不辭微賤。處於某種職位而不履行相應的職責,那就亂了套了。所以國君派給臣下差使,臣下認為是力所能及的就應加以慎重考慮而從命;臣下認為不是力所能及的就應加以深思熟慮而從命。完成了差使以後就辭職退位,這表現了臣下的忠厚之處。《易經》上説:‘不再事奉王侯,王侯還稱讚臣下所作之事。”,孔子説:“天子受命於天,臣下受命於天子。如果天子順應夫命,那麼臣下也就跟着順應天命;如果天子違背天命,那麼臣下也就跟着違背天命。《詩經》上説:‘大鳥爭鬥於上、小鳥也跟着爭鬥於下。做人而無好品行,還要把他當國君。
孔子説:“君子評價一個人,不是僅僅根據他的言辭。所以在天下有道的太平盛世,天下無道的衰亂之世,人們注重實際行動的多,説漂亮話的少;在人們注重説漂亮話的多,付諸實際行動的少。所以君子和有喪事的人在一起,如果無力資助他辦喪事,就不要問他辦理喪事所需的費用;和有病的人在一起,如果無力饋贈他,就不要問他需要些什麼;有客遠道來訪,如果自家不能留宿,就不要問他在什麼地方落腳。所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小人之交,其濃如醛。君子之交雖然其淡如水,但能相輔相成;小人之交雖然其甜如醛,但曰久必然敗壞。《小雅》上説:‘壞人説話非常甜,所以亂子更增添。’”
孔子説:“君子不以華而不實的話恭維人,這樣就會在百姓中間形成忠實的風氣。所以,君子詢間人家是否寒冷,就要送衣服給人家穿;詢問人家是否飢餓,就要送食物給人家吃;稱讚人家的優點,就要給人家加官進爵。《國風》上説:‘心憂他人無所倚,同我一道回家去休息。”,孔子説:“嘴上已經許給人家的好處,就是不兑現,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怨恨或災禍。所以,君子與其對人負有承諾的責任,還不如承受拒絕承諾的埋怨。《國風》上説:‘從前你言笑多温柔,既是發誓又賭咒。現在你又變了心,海誓山盟全忘完,從此一刀就兩斷!’,孔子説:“君子不用虛假的表情去討好別人。如果感情疏遠而外表上看起來非常親密,拿小人來作比方,不就是鑽牆洞的小偷嗎!”孔子説:“內心的情要追求真實,嘴上的話要講究技巧。”
孔子説:“從前夏、商、週三代的聖明君王,都祭祀天地和其它眾多神明,祭祀的一切活動無不取決於卜笠,不敢妄逞私意而裹讀對上帝的祭祀,所以不會衝犯不吉利的曰子,不會違背卜金的指示。用了龜卜,就不可再用菩籤;用了曹籤,就不可再用龜卜。大的祭祀有固定的時曰,小的祭祀沒有固定的時曰,可以臨時用籤來決定時曰。祭祀家外的神要用單數曰,祭祀家內的神要用雙數曰。不違背卜旅的指示。”孔子説:“由於不違背卜籤的指示,所以祭祀所用的犧牲、禮樂、集盛,既不虧害於鬼神,又不見怨於百姓。”
孔子説:“後櫻的祭祀是很容易備辦的,因為他的言辭恭敬他的作風節儉,他的福祿也傳給了子孫。《詩經》上説:‘後傻開創祭祀禮,幸蒙神佑無災殃,至今流傳好風尚。”,孔子説:“天子、諸侯的龜策,威重而又嚴敬,不可隨意亂用。天子對於征伐出師一類的大事,用卜而不用筵。諸侯有守國之籤。天子出行,已經走在路上,有了事情則用籤,不用卜。諸侯如果不在本國國境之內,不能用笙。諸侯要搬家或遷移寢室,可以用卜。太廟建在什麼地方吉利,天子用不着占卜。”孔子説:“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可以使用祭器款待客人。所以臣下晉見君長要選擇個吉利的曰子,不違背龜笠的指示,以敬事其君長。所以君長不隨便作賤百姓,百姓們也不會冒犯君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