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陽自轉

鎖定
1610年伽利略研究太陽黑子時發現,認為黑子的一些規則運動是太陽自轉的結果。太陽存在自轉,可以從黑子以及日面上的其他活動客體,如日珥暗條譜斑等在日面上的移動,或從太陽東西邊緣光譜線多普勒效應來證實。太陽自轉方向地球自轉方向相同。在日面緯度不同處,自轉角速度不同,在太陽赤道,自轉最快,緯度越高,自轉越慢,這説明太陽存在着較差自轉的現象。
中文名
太陽自轉
外文名
The sun rotates
發現者
伽利略
內    容
太陽存在自轉
發現時間
1610年

太陽自轉太陽系介紹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衞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妊神星鳥神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星際塵埃
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顆中的6顆有天然的衞星環繞着。
詳見:太陽系

太陽自轉自轉公式

太陽自轉角速度Ω和日面緯度φ的關係可以寫成下式:
Ω=a+b sin2(φ)+c sin4(φ)
太陽也在自轉 太陽也在自轉
a、b、c是用最小二乘法根據日面的活動客體的觀測數據整理得到的,隨所觀測的活動客體的不同而不同。以恆星為參考背景,日面緯度17°處的太陽自轉週期是25.38日,稱為太陽自轉的恆星週期。相對於地球而言的自轉週期是27.275日,稱為太陽自轉的會合週期。地面的觀測者為了觀測的方便常使用後一數字。 由於1969年來觀測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更精確地瞭解太陽自轉的情況。1970年,霍華德和哈維發現,太陽表面有一個全球尺度的非軸對稱的速度場,而日面較差自轉只是上述速度場的緯向速度分量的反映。這一速度場的存在表明在赤道與極之間有角動量轉移。

太陽自轉太陽自轉規律

很早就有人注意到太陽自轉速率常有變化。1904年,哈姆就發現,1901~1902年與1903年觀測到的太陽自轉速率是不一樣的;1916年,普拉斯基特觀測到在幾天之內太陽自轉速率的變化達到每秒0.15公里;1970年霍華德和哈維的精確的觀測更表明太陽自轉速率天天都有變化。但是,太陽自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還不清楚,既不是越轉越快,也不是越轉越慢,而是在某一個上下限之間擺動。 不少人還觀測、研究了色球日冕太陽磁場扇形結構較差自轉。色球和日冕的自轉速率同光球相似。有些觀測表明,在某些日面緯度上日冕自轉速度比光球自轉速度慢,並且隨太陽週期位相而變化。至於太陽磁場扇形結構的邊界,並沒有象根據較差自轉理論所預料的那樣變化,而是呈現出一種剛性旋轉。 太陽內部的自轉無法直接觀測,只能間接推測,例如,根據主序星的平均自轉速度的統計規律,根據角速度同恆星年齡和電離鈣發射線的關係,或者根據太陽的鋰-鈹丰度進行推測。有的學者認為太陽內部自轉速度比表面快,有的學者認為比表面慢,看法還不一致。 太陽較差自轉的理論研究工作是六十年代才開始的,因為對於太陽對流層中的大尺度環流的瞭解有了較大的進展,所以在湍流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太陽較差自轉的理論,其基本思想是:米粒組織超米粒組織這些小尺度對流可看作是一種粘滯作用,由於非軸對稱的全球尺度的對流和自轉的相互作用,角動量向赤道轉移,從而形成了太陽的較差自轉。

太陽自轉研究進展

2018年,《地球物理學年鑑》的一篇科研論文指出,太陽自轉週期可能對地球的天氣造成影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