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虛

(漢語名詞)

鎖定
太虛,是漢語名詞,拼音是tài xū,出自《莊子·知北遊》。
中文名
太虛
拼    音
tài xū
注    音
ㄊㄞˋ ㄒㄩ [1] 

太虛基本解釋

(1)[heaven] 天,天空
(2)[the great void;the universe] 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實體氣 [2] 

太虛詳細解釋

1.指玄理-謂空寂玄奧之境。
莊子·知北遊》:“是以不過乎崐侖,不遊乎太虛。”
清·田蘭芳《留別石仙堂(袁可立堂號)諸生口號》:“猶喜太虛無點染,鄙夫留得舊空空。”
《紅樓夢》第一二○回:“太虛幻境,即是真如福地。”
陳夢雷《去者日以疏》詩:“冥心歸太虛,天地與同壽。”
2.謂宇宙
南朝梁 沈約均聖論》:“我之所久,莫過軒羲;而天地之在彼太虛,猶軒羲之在彼天地。”
唐 陸龜蒙《江湖散人傳》:“天地大者也,在太虛中一物耳。”
明清之際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篇》:“太虛即氣,絪緼之本體。”
3.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萬物最原始的實體——氣。
張載正蒙·太和》:“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魏源《默觚上·學篇十四》:“太虛之精氣流動,充盈於天地之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