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鵝洞羣風景區

鎖定
天鵝洞羣風景區為1991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列為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是福建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佈最密的溶洞羣。洞內垂直景觀發育之風采、鐘乳石造型之美,分佈之密為福建溶洞之冠。
天鵝洞羣分佈面積約6平方公里,洞羣由天鵝洞、神風洞地下河、大慈巖、客家風情園、水晶洞、山澗一線天等近百個風貌各異的溶洞組成,有“中國東南地區罕見的洞羣世界”和“神州第一地質奇觀”之稱。 [1] 
中文名
天鵝洞羣風景區
地理位置
福建省寧化縣
著名景點
天鵝洞
神風龍宮
開放時間
08:30-16:30 [2] 
門票價格
60元 [2] 
氣候類型
亞熱帶海洋性潮濕或濕潤型氣候
佔地面積
約 248 km² [2] 
景點級別
國家級地質公園3

天鵝洞羣風景區地理環境

天鵝洞羣風景區位置境域

天鵝洞羣風景區位於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東麓,寧化縣城東28公里處。總面積248平方公里。 [2] 

天鵝洞羣風景區地形地貌

天鵝洞羣風景區地形地貌 天鵝洞羣風景區地形地貌
天鵝洞羣國家地質公園以岩溶地貌為主,丹霞地貌、典型地質剖面為輔,其它地質景觀兼備。 [4]  地形地貌以構造侵蝕山地和侵蝕剝蝕丘陵為主;地形以中—低山為主,山巒起伏,山地丘陵與河谷階地分佈其間。天鵝洞羣系水平廊道式與堅井分層式相結合的奇溶洞。

天鵝洞羣風景區氣候特點

天鵝洞羣風景區景色天鵝洞羣風景區景色 天鵝洞羣風景區景色天鵝洞羣風景區景色
雨量充沛,氣温適宜,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又屬亞熱帶海洋性潮濕或濕潤型氣候。按降水量劃分,3-4月為春雨季,5-6月為夏雨季(又稱黴雨季),7-9月為颱風雷雨季,10-次年2月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為1688毫米,屬福建省豐水區。最大年降水量225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13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9-94%,最大相對濕度82-87%,最小相對濕度3-12%。從北至南,年平均氣温西北部在18℃以下,東部在18℃以上,年平均氣温為17℃-19.4℃,屬中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 [5] 

天鵝洞羣風景區形成過程

地質學家考證,約三億年前,此地是汪洋大海,經過五千多萬年的地殼運動影響之後,這裏由海洋逐漸抬升為陸地,在上升過程中,石灰岩地層形成了許多空隙,千萬年來地表水帶着二氧化碳和植物酸滲入這些空隙中,不斷沖刷溶蝕,使隙縫擴大變形,從而形成了眾多的溶洞。同時,又由於該地森林茂密,貯水豐富,含有植物酸的水滴能不斷地溶解洞內的石灰石,形成了鐘乳石發育特別豐富完美,分佈亦特別密集的溶洞羣。 [3] 

天鵝洞羣風景區自然資源

天鵝洞羣風景區植物資源

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的樹種有香果樹、種萼木、南方紅豆杉等3種,在野生植物中還有藥用植物短萼黃連、膠股蘭、八角蓮、金線蘭等,觀賞植物還有鍾花櫻、野含笑、春蘭、寒蘭等;香料及其它植物有中華獼猴桃、山蒼子、靈芝、茶薪菇、香菇、紅菇、木耳等豐富多樣的物種。 [6] 

天鵝洞羣風景區水資源

溶洞內有一個地下湖和一條地下河。地下河數千米貫穿整個地下溶洞,洞內河道交錯遍佈,寬處形成湖泊,窄處形成湍流; [7]  地下湖是岩溶構造湖——蛟湖,面積不足2公頃,水深卻超過100米,且久旱不涸、久雨不澇 [4]  ,是福建最深103米的天然內陸湖。 [8] 

天鵝洞羣風景區景區景點

天鵝洞羣風景區綜述

天鵝洞羣總深5華里,是水平廊道式與豎井分層式相結合的奇異溶洞。洞分上中下3層,前後7個大廳及49個大景, [9]  小廳小景層層相接,各廳相連。洞內鍾乳累累,石筍林立。 [10] 

天鵝洞羣風景區天鵝洞

天鵝洞 天鵝洞
天鵝洞是洞羣中最具代表性溶洞之一,以洞內鐘乳石豐富密集,岩溶造型奇特精巧、種類繁多,被福建省旅遊資源科學考察組專家稱為“福建省首屈一指的天然溶洞博物館”。該洞縱深1.5公里,分為上、中下3層,前後7個洞廳和49個主要景點。洞內有從40米高處一瀉而下的石瀑,玲瓏別緻的石珊瑚,金砌玉縷般的“海市蜃樓”和惟妙惟肖的“七仙女造型”等奇特景觀。 [3] 

天鵝洞羣風景區神風龍宮

神風龍宮 神風龍宮
神風龍宮位於寧化天鵝洞羣風景區內,是1995年新開發的地下河溶洞景觀。該洞進口處有陣陣清風噴出,由此而得名為神風龍宮。此風為“一奇”;而洞內數千平方米地下河的泛舟遊覽項,為福建“一絕”。洞內縱深5華里,分為三個洞廳、一個地下湖和一條地下河。洞內的三個大廳雄渾壯闊,廳內金鋼守門、天龍出巡、銀鍾鎮虎、濟公圓夢等岩溶景觀造型奇特。洞內的地下湖水平如鏡,湖中的蓮花墩上有母雞啼巢、蒼鷹撲食等奇特造型。 [11] 

天鵝洞羣風景區客家風情園

客家風情園 客家風情園
客家風情園在青山綠林間,路旁奇石怪樹。風情園內的石屏洞洞廳內有一支客家妹子樂隊演奏客家古曲,洞內是一排鐘乳石把洞廳隔成前廳和後廳。客家風情展示節目主要有:客家擂茶茶藝展示、客家民俗飾物展覽和苗、壯、彝、瑤、侗、黎少數民族風情表演等。 [3] 

天鵝洞羣風景區石屏洞

石屏洞 石屏洞
在天鵝洞景區南部,洞在半山坡,洞口寬敞,高約5米,寬約8米,有一巨石當道,把洞口隔為兩個。入洞處有門廳,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洞頂有帶狀金黃色石乳,斷續起伏,長約7米。洞內有石幔一列,像一座石雕屏風,高約5米,寬約10米;右有一石,似觀音站蓮,又似壽星倚仗;左有一石,酷似駱駝卧地。過石幔進內洞,有彎曲小隙長約10米,僅容一人通過,內有大小數室,室中石乳、石筍、石花、石柱等千姿百態。 [3] 

天鵝洞羣風景區大慈巖

大慈巖 大慈巖
大慈巖是設在溶洞中的觀音殿堂。洞中巨型觀音佛像身高8米,“為省內之最”。洞內佛光神影,煙霧繚繞,經聲朗朗。融岩溶景觀與佛教信仰於一體。 [3] 

天鵝洞羣風景區開發建設

天鵝洞羣風景區在1991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並對外開放,同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區。此後又進行了第二、第三期開發,建成天鵝洞、神風龍宮、大慈巖等景觀及一些配套服務設施。
2004年被公佈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後,又投入一千多萬元實施了地下河迂迴河道工程和石洞夾整體搬遷,地質廣場(佔地2公頃)包括地質博物館、地質公園主碑、副碑等建設內容,將濃縮公園概貌,較系統科學地介紹公園地質景觀特色,普及地球科學知識。 [4] 
1991—2004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6萬人次,旅遊門票收入1344萬元。從1995年始,景區遊客量和旅遊門票收入年遞增率分別為20%和22%。 [3] 

天鵝洞羣風景區旅遊信息

天鵝洞羣風景區交通信息

飛機
1、 廈門高崎機場距寧化縣5小時車程。遊客可到廈門火車站乘坐動車到龍巖站或三明北站,再轉大巴到景區;或直接乘坐客車前往寧化,再轉乘班車到景區。
2、福州機場距寧化縣6小時車程。遊客可選擇從機場大巴至福州火車站或乘出租車到福州動車南站,換乘動車到龍巖站或三明北站再轉大巴到景區。
汽車
各地到天鵝洞旅遊的遊客,可乘坐客車到寧化汽車站換乘寧化-泉上,寧化-湖村的汽車,在湖村下車後轉車前住景區,大約1小時車程。 [2] 

天鵝洞羣風景區門票信息

開放時間:08:00—17:00
取票地點:景區售票處
門票價格:60元/人 [12] 
特惠政策:
1、兒童1.2米以下免票、7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記者、軍官、導遊憑相關證件免票;
2、1.2米—1.4米之間的兒童40元/人,60歲至69歲之間的老年人、教師憑相關證件享受八折優惠。
温馨提示
門票價格包含講解費,且上述優惠政策,需到景區自行購買。

天鵝洞羣風景區歷史人文

天鵝洞羣風景區詩詞歌賦

寧化的文化名人、志書巨匠李世熊在其《山川志》中曾讚歎這裏“洞壑幽富,不可悉記。”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此間風景自天然,勝蹟無雙到處傳”、“斯是神仙塵外地,遊人到此已忘年”等佳句。 [13] 

天鵝洞羣風景區名字來源

相傳遠古時,天上有七位仙姑共乘一隻天鵝下凡,來到此地的“蛟湖”洗浴嬉鬧,被一位年輕的農夫收起了她們的綵衣,仙姑們含羞隱入湖底,迴歸天庭的時辰已到,在岸邊等候的天鵝四處尋找都未見仙姑們的芳蹤,一急之下,卧地化成一座石山,待仙姑們從湖底出來卻見天鵝已化為石山,而石山中有陣陣仙氣從一洞口飄出,她們便魚貫入洞,發覺這洞府雖不是天庭卻勝似天庭,於是便留在洞內修身養性。從高空鳥瞰,天鵝山形似一隻展翅的天鵝,而天鵝洞內的七個洞廳,據説是每個仙姑各居一廳。因此而得名天鵝洞。 [3] 

天鵝洞羣風景區歷史價值

文化方面,園區擁有1.2億世界客家人祖籍地的寧化石壁,也曾是“揚州八怪”之一黃慎、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伊秉綬的故鄉,寧化還是中國21箇中央蘇區縣之一。寧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在此孕育和形成,世界近億客家人從這裏播衍、開拓,奔赴五洲四海。座落於石壁客家祖地景區的客家公祠,聚客家百姓祖宗神靈於一堂,成為世界客家人的總家廟。眾多海外鄉賢歸故里、拜靈源,石壁客家祖地亦成為世界客家人的朝聖中心。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