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秉綬

鎖定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師戴聯奎,歷任刑部主事,後擢員外郎
嘉慶四年任惠州知府,因與其直屬長官、兩廣總督吉慶發生爭執,被謫戍軍台,昭雪後又升為揚州知府,1802年(嘉慶七年),伊秉綬48歲時,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鄉,揚州數萬市民灑淚送別。62歲病逝後,揚州人為仰慕其遺德,在當地“三賢祠”(祀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之祠)中並祀伊秉綬,改稱“四賢祠”。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
伊秉綬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季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大家。
中文名
伊秉綬
別    名
伊組似,伊墨卿,伊默庵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54(清乾隆十九年)
逝世日期
1815(清嘉慶二十年)
主要成就
書法
出生地
福建寧化

伊秉綬人物生平

伊秉綬像 伊秉綬像 [1]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正月十一日,伊秉綬生於寧化城關一個書香門弟,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棟,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歷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祿寺卿。史稱伊秉綬“通程朱理學,幼秉庭訓,從師陰承方,講求立心行己之學。”後受大學士朱珪的賞識與紀曉嵐的器重,拜紀為師,又拜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學書法。著有《留春草堂集》。傳世書跡甚富。《隸書五言聯》,書於嘉慶二十年(1815),紙本墨跡。隸書。凡上下聯正文10字,款16字,共26字。縱178釐米,橫33.3釐米。首都博物館藏。
伊秉綬15歲那年(乾隆三十四年),其父伊朝棟考中進士,歷官刑部郎中、光祿寺卿,精研程朱之學,著有《南窗叢記》、《賜研齋集》等書傳世。伊秉綬從小聰穎好學,秉承家學淵源,飽讀宋儒理學。16歲進寧化縣學,26歲中鄉試。後又受業於名儒陰承方,攻宋儒理學,並且潛心研習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論。30歲那年(乾隆四十九年)赴京趕考,舉中正榜,便留居北京,為大學士朱珪紀曉嵐所賞識與器重,時常出入太子傅朱珪的府弟,有一度還住在紀曉嵐家中,給他孫子上課;又拜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學書法。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會試,伊秉綬參加會試,進士及第,授刑部額外主事,補浙江司員外郎,開始了亨通的仕途。伊秉綬從政,清正廉潔。
乾隆五十七年,晉升為刑部主事,1798年(嘉慶三年)升刑部員外郎奉命出任湖南鄉試副主考官。
嘉慶四年升任刑部郎中。未幾,伊秉綬出任廣東惠州知府。在惠州期間興利除弊,勤政愛民,並致力於地方文化建設,獎掖後學,創辦書院,重用人才,其提攜嶺南才子宋湘的故事,便成了一段佳話。那時他在重修蘇東坡故居時,意外地從墨池裏發現蘇氏珍愛的“德有鄰堂”端硯。後來伊秉綬把此硯帶回汀州寧化老家,並把書齋命名“賜硯齋”。有人説,這塊蘇東坡用過的端硯給伊秉綬帶來了無盡的靈氣,他用這塊端硯磨墨書寫的字特別漂亮。此硯珍藏於寧化縣博物館,為國家二級文物
伊秉綬杭州石刻像 伊秉綬杭州石刻像 [2]
1805年(嘉慶十年)前後,揚州連年水災,兩江總督鐵保薦舉伊秉綬,前往南河、高郵寶應勘察災情。不久,伊秉綬奉命出任揚州知府。他親自率領下屬參加各地搶險賑災,深入民間,“飢咽脱粟飯,渴飲濁流水”,與百姓同甘共苦;一邊設置粥廠,安置災民,一邊動員富商損資賑災,很快穩定了災區局勢,還採取了一些靈活措施,使災民儘快重建家園恢復生產。並且親自查閲賑帳冊,核發賑災錢糧,嚴禁胥役克減,博得災民的稱讚。裏下河災民3萬多人逃荒到府城,伊秉綬勸富商巨室捐輸六萬餘金,在寺廟立棚廠,依據災民人口賦米賑錢;又在每個村鎮設辦粥廠,救濟貧困的災民。有些災民想殺耕牛為食。伊秉綬按牛估值當質以貸,招僱專人牧養,准許災民來年春季取贖,以保證春耕生產。為了社會穩定,伊秉綬派兵剿滅北湖巨盜鐵庫子輩,打擊“杖詭道”行騙的聶道和,使那些奸猾擾民的流氓地痞都受到了嚴厲的懲治。所以,《清史稿》稱:大災中的揚州“民雖飢困,安堵無惶惑。”第二年,揚州風調雨順,百廢皆興,民眾無不稱頌伊秉綬。
嘉慶十一年,伊秉綬為了促進揚州地方文化的發展,特招聘焦循阮元等著名學者編《揚州圖經》及《揚州文粹》。
1807年(嘉慶十二年),伊秉綬調任河庫道,不久又調兩淮鹽運史。任職剛滿兩個月,其父病故,便回汀州寧化奔喪。在老家料理了父親的後事,伊秉綬丁憂三年,也許是感覺到仕途疲憊,又在寧化呆了五年。期間,他給父老鄉親留下了不少手跡,也做了不少好事。有一年,寧化城牆坍塌,他出千金維修。又一年,家鄉遭遇饑荒,他不僅捐糧救災,還利用自己的身份遊説商家平價糶米。並捐義糧二百石,賑濟災民;他還倡修廣濟、龍門二橋,籌措錢銀萬兩。歸居家鄉期間,於嘉慶十六年秋,他重訪惠州。惠州百姓聽説伊秉綬來訪爭相迎接。伊秉綬走訪豐湖書院時,見到書院內設有奉供自己的祀祠,便令撤去。
1815年(嘉慶二十年)夏,經友人一再敦促,伊秉綬離開了寧化,啓程入京,途經揚州,舊時好友留他小住,客居至9月。揚州的9月天氣已漸轉涼。他不慎染上秋寒,猝得肺炎,一病不起,於9月11日在揚州病逝。後歸葬寧化曹坊石牛驛(今上曹村)。
伊秉綬 伊秉綬
揚州百姓得知前任知府病逝後,把他供奉在三賢祠裏,和揚州歷史三位名賢太守歐陽修、蘇東坡、王士禎並祀。幾十年前,汀州寧化人黃慎在這塊土地上以詩書畫贏得聲名,幾十年後,又一個汀州寧化人伊秉綬以他的勤勉和德政,在這裏獲得讚譽。
伊秉綬治理揚州雖然有德惠政聲,為清一代名吏,但他從不以功自居。他把自己的居所從商富集居的“休園”,搬到名其為“湖上草堂”的平民所居的舊城“黃氏園”。他在生活上也清廉耿介,杜絕聲色,“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常説:“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無少回邪,行則正。”因伊秉綬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深得揚州百姓愛戴。《蕪城懷舊錄》稱讚他説:“揚州太守代有名賢,清乾嘉時,汀州伊墨卿太守為最著,風流文采,惠政及民,與歐陽永叔、蘇東坡先後媲美,鄉人士稱道不衰,奉祀之賢祠載酒堂。”

伊秉綬個人作品

伊秉綬臨《張遷碑》紙本四川博物院藏 伊秉綬臨《張遷碑》紙本四川博物院藏
其傳世的主要墨跡見於《默庵集錦》, 1971年台灣大眾書局出版有《清伊秉綬作品集》, 1984 年 10月上海書店出版了《伊秉綬隸書墨跡選》。雖然他四體俱能,但以隸書為最。其隸書為漢碑中雄偉古樸的一類。僅在上海書店出版的《隸書墨跡選》中即收有其臨寫的《裴岑》《韓仁銘》《尹宙碑》《孔宙碑》《張遷碑》《衡方碑》等。尤其得力於《衡方碑》,據伊秉綬《留春草堂詩抄》可知他臨寫《衡方碑》多達百遍。融先秦篆籀、漢魏磚瓦及顏體氣象於一爐,而自成一家。
其傳世的行書作品有《節臨唐宋人書屏》十二行,共一百二十八字,上海博物館收藏,刊於日本《中國明清書法名品圖冊》。《臨柳公權尺牘軸》,書於嘉慶三年(1798),四行共八十六字,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自書詩冊》,六行共四十一字,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七絕詩軸》,六行共四十五字,刊於日本《明清書道圖説》。《行書老子語軸》,三行共十作字,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又《中國書法今鑑》收入了《南園先生行書杜詩冊》,民國二十年(1931)震亞圖書局據瓶齋主人藏墨跡影印。伊秉綬 書贈桂未谷(馥) 花綾對聯 ,為金陵天渡樓收藏。
伊秉綬 讀書學道七言聯 伊秉綬 讀書學道七言聯
隸書對聯傳世者甚多,如嘉慶三年( 1798 )書寫的三言聯“志於道,時乃功。”嘉慶四年( 1799)書寫五言聯“清光宜對竹,閒雅勝聞琴。”嘉慶八年( 1803 )書寫的五言聯“政聲韓吏部,經義董江都。”嘉慶九年( 1804)書寫的五言聯“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嘉慶十年(1805 )書寫的四言聯“變化氣質,陶冶性靈。”(以上見於《中國書法文化大觀 ·伊秉綬的書法藝術》)。又首都博物館收藏、刊於《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五言聯“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和贈詒元九兄世講聯“崇情苻遠跡,精理亦道心”,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的七言聯“三千餘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等。
除對聯外,其傳世的隸書作品還有刊於日本《綜合書道大辭典》的《晉書劉毅傳句軸》,刊於日本《明清書道圖説》的《魏舒傳語軸》,日本京都博物館收藏,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的《節臨漢衡方碑》。

伊秉綬人物軼事

伊麪的來源
伊秉綬 書贈桂未谷(馥) 花綾對聯 伊秉綬 書贈桂未谷(馥) 花綾對聯
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家伊秉綬,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伊秉綬於是讓廚師用麪粉加雞蛋摻水和勻後,製成麪條,捲曲成團,晾乾後炸至金黃,儲存備用。客人來了,只要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詩人、書法家宋湘嘗過覺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還沒有名字,便説:“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麪如何?”從此,伊府麪流傳開來,簡稱為“伊麪”。這伊麪就是現代方便麪的鼻祖。
重修蘇軾故居
伊秉綬從政清正廉潔,愛護百姓,除暴安良。嘉慶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問民疾苦,革除惡習陋規,特別注意抑制豪強為非作歹,整頓社會秩序,維護地方治安。同時,他還重視教育和文化事業。除了重修豐湖書院以外,伊秉綬還重修了白鶴峯蘇文忠公故居和蘇軾侍妾朝雲墓,被當時士林傳為風雅盛事。
伊秉綬和豐湖書院
伊秉綬作品 伊秉綬作品
都説清朝官員腐敗,還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説法,可那時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視教育,和後來的貪官只認錢大不一樣。豐湖書院就是伊秉綬一手扶植起來的。惠州大學校內殘存的豐湖書院遺蹟都是伊秉綬時代的。現存的楹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其實是宋湘為豐湖書院的二門所題。豐湖書院頭門上的楹聯是伊秉綬題寫的“學焉得其性之所近,覽者將有感於斯文”。豐湖書院修好後,伊秉綬請來當時的著名詩人宋湘主持豐湖書院。他還與宋湘一起制訂了豐湖書院的規章制度。宋湘的詩集裏有《豐湖草》和《豐湖後草》各一卷,都是在書院擔任山長的兩年時間裏寫的。在豐湖書院期間,宋湘鍾情惠州山水,從他的詩歌裏,可以看到一個非常迷人的豐湖和同樣迷人的書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靜靜的一座院落,清風明月,春綠秋白的蘆葦,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畫卷。伊秉綬死於揚州知府任上。由於他的努力,揚州大水之年無一災民餓死,揚州人民為此深感其恩。伊秉綬死後未及一月,便被揚州百姓供奉於“三賢祠”(“三賢”指的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內,時至今日,在揚州人民的心目中,伊秉綬仍被尊稱為“揚州四賢”(原“三賢”加秉綬即“四賢”)之一。
相關事件
據《清史稿》載:伊秉綬“問民疾苦,裁汰陋規,行法不避豪右,故練刑名,大吏屢以重獄委之,多所矜恤。”當時,陸豐一夥巨盜搶劫綁票,無惡不作。伊秉綬設計擒獲7名強盜,將他們繩之以法,為民除害。對所有訟牒,伊秉綬必定親自審理,受株連者當即遣釋。惠州有一富豪欺辱寡母弱子。伊秉綬將這個富豪拘留審問,嚴詞斥責富豪的不道德行為,民眾為之稱快。
伊秉綬傳石刻 伊秉綬傳石刻
同時,伊秉綬還致力於發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獎掖後學。嘉慶六年,伊秉綬重建豐湖書院。書院頗具規模,講堂、學舍一應俱全,還配以亭、台、樓、閣、榭、祠等景觀建築;並且聘請“廣東第一才子”宋湘來主持教學。傳説,伊秉綬與宋湘之間有過一段不尋常的關係:嘉慶四年,宋湘入京參加會考,路過惠州時,因盤纏不夠,於是向惠州府太守伊秉綬商借。伊秉綬愛好風雅,也扶持後進。他素聞宋湘的才名,便要求他寫一首詩,詩中鑲入東南西北。宋湘立即提筆寫下:“南海有人瞻北斗,東坡此地即西湖。”伊秉綬見宋湘才思敏捷,十分賞識,贈他紋銀三百兩作路費。此事是否屬實,無從考證,但伊秉綬與宋湘交誼甚深,卻是事實。嘉慶四年,宋湘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嘉應州志?宋湘傳》説他“襟抱豪邁,下筆具倜儻雄奇之概,詩磊磊落落,從真性坌湧而出”。新纂《雲南通志·宋湘傳》也説,他“才氣豪邁,工書能文,詩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筆立就,時稱‘真才子’。”這樣一位“廣東第一才子”,如果沒有很深的交情,是不可能請得動的。豐湖學院有了宋湘這樣的傑出教師,又立有嚴謹的教學規章,很快成為惠州最高的學府。伊秉綬喜愛文化,也十分尊重文化。一次,他到端溪隨硯工一起下到40多丈深的坑洞,點着篝火採硯石。當他採得一塊佳石時,怕傷了佳石的神韻,竟不忍下刀雕鐫,只是在石的右側邊刻下“留與子孫耕,汀州伊秉綬題”十一個字。為此,大學士紀曉嵐特專門題寫了一篇硯銘

伊秉綬成就影響

伊秉綬書法成就

綜述
仲春初六夜宋梅生 儀部齋中聽雨 墨紙本冊頁 仲春初六夜宋梅生 儀部齋中聽雨 墨紙本冊頁
伊秉綬的書法成就早有定論,且流傳甚廣,民國至今,常有出版社推出他的書帖。愛好者不妨來汀州寧化走一走,也許在不經意間,就能那在尋常人家、阡陌鄉野發現伊秉綬的真跡。要知道,這裏是他的故鄉。
從其諸聯中可以看到,古今評者所謂其善寫隸書大字“愈大愈壯,氣勢恢宏”的特點比較明顯,評其諸隸書作品多有“方嚴、奇肆、寬博、恣縱”的特點。
伊秉綬生前善書,兼喜繪畫、篆刻,亦工詩文。伊氏的隸書具有鮮明的個性,筆畫平直,分佈均勻,四邊充實,方嚴整飭,有強烈的裝飾美術之意趣,沒有晚期漢隸的“蠶頭燕尾”的習氣。此隸書聯,嚴格的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法度森然,其筆畫粗細大致均等。圓潤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筆意。結體左右平均勻稱。他的隸書,善用濃墨,墨色柔潤,烏亮如漆,筆劃光潔精到,此五言聯,其筆力雄健,中畫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閣頌》、《張遷碑》、《衡方碑》等漢隸名碑的優點,形成了自己嚴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韻致,誇張而合情理的隸書風格。
伊秉綬生前曾臨寫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等人的小楷,顏真卿大楷,及《蘭亭序》等,打下了其行楷基礎。在嘉慶三年所書的行書作品“絕無人到處”已始見其獨特風貌。到嘉慶十年所書的行楷對聯“立腳怕隨流水轉,居心學到古人難”已形成他“古拙逸宕,姿態橫生”的書風。評者謂其行楷亦能“兼收博取,自抒新意”、“行筆以隸法為之”、“篆籀金石氣溢於字裏行間”、“遒勁妍美,收縱自如,極具個性”、“多得魯公遺韻,骨力內含”。
隸書較文講藝之齋(1805年) 隸書較文講藝之齋(1805年)
行書寫文立軸(1811年) 行書寫文立軸(1811年)

伊秉綬文學成就

綜述
伊秉綬作品
伊秉綬作品(16張)
伊秉綬著有《留春草堂詩》《攻其集》等。書法行、楷、隸皆工,尤以隸書獨具特色,雄冠清代。一生贈友聯句甚多,多以隸書寫之。
對聯:祥風和氣賢人頌,晴雪梅花宰相詩。
對聯:崇情苻遠硛,淳意發高文。
詩選
1、同桂未谷(馥)進士張船山檢討(問陶)夜訪陳笠帆曹長(預)小酌
2、七夕雨中同洪稚存編修趙味辛舍人(懷玉)張船山檢討宿吳穀人侍讀(錫麒)澄懷園直廬三首
3、查小山郎中(有圻)招同張亥白孝廉(問安)船山檢討兄弟遊金氏廢園四首
4、嘆逝四首·張萊州船山

伊秉綬人物評價

名家評論
清史列傳》謂:“秉綬工八分隸。”
國朝先正事略》謂其“隸書愈大愈見其佳,有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南伊北鄧”,又與桂馥齊名。以其“隸書超絕古格,在清季書壇放一異彩”而被後人矚目,評價甚高。
清《昭代尺牘小傳》謂“墨卿書似李西涯,尤精古隸,獨不喜趙文敏,蓋不以其書也。”
焦循雕菰樓集》謂“公之起居言笑,藹然君子儒也。時濡墨作隸書,如漢魏人舊跡。”
趙光《退庵隨筆》謂:“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遙接漢隸真傳。墨卿能脱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
蔣寶齡墨林今話》謂:“(伊秉綬)尤以篆隸名當代,秀勁古媚,獨創一家,楷書亦入顏平原之室。”
何紹基《東洲草堂詩抄》贊伊秉綬:“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簡。行草亦無唐後法,懸崖溜雨弛荒蘚。不將俗書薄文清,覷破天真關道眼。”
包世臣藝舟雙楫》謂:“餘初識寧化伊墨卿太守秉綬於袁浦。墨卿,劉諸城之弟子也。因曾問諸城法,太守曰:‘吾師授法曰:指不死則畫不活。其法置管於大指、食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與食指作圓圈,即古龍精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對食指者,則形成鳳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傳也。”
王椒畦詩曰:“墨卿作書亦如畫,筆墨之外能通神。”
楊守敬學書邇言》謂:“墨卿八分書根柢漢人,行書學李西涯,尤為超妙。”
向燊説:“墨卿楷書法《程哲碑》,行書法李西涯,隸書則直入漢人之室。即鄧完白亦遜其醇古,他更無論矣。”
李宣龔雲:“汀州書法出入秦漢,微時所作篆隸有獨到之處。即其行楷,雖發源于山陰、平原,而兼收博取,自抒新意,金石之氣,亦復盎然紙上。”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汀州精於八分,以其八分為真書,師仿《吊比干文》,瘦勁獨絕。”近人馬宗霍《霋嶽樓筆談》謂:“世皆稱伊汀州之隸,以其古拙也。然拙誠有之,古則未能。獨其以隸筆作行書,遂入魯公之室。”
沙孟海説:“伊秉綬是隸書正宗,康有為説他集分書之大成,很對。其實,他的作品無體不佳,落筆就和別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評者又譽其書法:“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法度森然”、“筆畫粗細大致均勻,圓潤率直,古趣盎然”、“筆力雄健,秀挺清勁”、“精壯古拙,橫平豎直”、“儀態敦厚,骨氣洞達”、“格調高雅,饒有神韻”、“古茂渾樸,空靈逸宕”、“富有金石氣、廟堂氣”等等。
伊秉綬作品 伊秉綬作品
評者謂其行書“筆筆中鋒,不露圭角,藴含凝重,行筆無不如意。”是與他平日苦苦練筆分不開的。據謝章鋌《睹棋山莊詞話》載:“墨卿每朝起學筆畫數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勻圓為度。蓋謂能是,則作書腕自健。”評其《節臨唐宋人書屏》四條中第一屏(行楷)“工穩齊整、端莊大方”,“凝斂寬博”,“沉穩中見灑脱,斷而不離、和而不流”,“異中求同,同中求異”。評其四條屏中的第二屏(行草書)是典型的碑帖結合的代表作,“既能恣意縱橫,外柔內剛,又顯得瀟灑飄逸,隨意自然,體現了他為人正直與較豁達的性格。”評其《臨柳公權尺牘軸》:“既有剛健的筆調,又有靈動朴茂之趣。”評者又認為:“從整體看來,其行書神貌顏體居多,又有楊凝式、林和靖、董香光的遺風,不愧為清中期書壇的大家。
參考資料
  • 1.    伊秉綬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清葉衍蘭輯摹,黃小泉繪。
  • 2.    伊秉綬杭州石刻像取自張笙繪,戴書齡篆書傳,俞遜1921鐫之《印人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