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馬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

鎖定
天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具神性、能飛。
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生於馬成之山上的天馬,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 [2] 
中文名
天馬
屬    性
神話形象
相關典故
天馬行空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天馬歷史淵源

先秦時期,《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馬成山上有天馬,樣子像白狗,頭是黑的,會飛。) [2] 
漢朝時期,《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 有葡萄酒; 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大宛國在匈奴的西南面,出產良馬,有一種寶馬出的汗是血色的,它是天馬的後代。) [5]  ;《漢書·禮樂志》中記載:“太一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為友。”(太一神所賜的天馬,它馳騁萬里,當今誰可與之匹敵,唯有神龍可以為友。) [6] 
三國時期,《詠懷》之五記載:“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天馬自西北而來。) [14] 
東晉時期,《拾遺記·卷三·周穆王》中記載:“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遞而駕焉,按轡徐行,以匝天地之域。王神智遠謀,使跡轂遍於四海,故絕異之物,不期而自服焉。”(周穆王曾駕馭名為絕地、翻羽、奔霄、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的八匹神駿巡行天下。) [3]  ;《晉書·天文志上》記載:“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王良星座是由五顆星組成,其中的四星名字為天駟,其旁的一星名字叫王良,也叫天馬星。) [4] 
唐朝時期,《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苜蓿草隨着天馬傳入。) [15] 
宋朝時期,《雲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卧之前。”(忽然看見太一神派遣天馬來迎接。) [16] 
明朝時期,《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太一神派遣天馬自天而來。) [12] 
清朝時期,《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黃龍飲,從西天馬來。”(天馬從西而來。) [13] 

天馬文化特色

  • 成語
敦煌壁畫中的天馬(翼獸 隋) 敦煌壁畫中的天馬(翼獸 隋)
天馬行空,漢語成語,出自於明代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其能夠出神入化而超乎尋常, 就象天馬騰空飛行一樣不凡。) [7] 
  • 西漢玉騎馬羽人
銅奔馬 銅奔馬
西漢玉騎馬羽人是1966年從陝西成陽西漢元帝渭陵的“長壽官”遺址中就發掘了一件“羽人騎天馬”的白玉圓雕藝術品,該雕塑中馬蹄踏於長方形底座,飾雲紋,似仙人騎天馬,遨遊太空。 [1] 
  • 南陽漢畫像石
近代出土的漢代文物南陽漢畫像石中,同樣可以見到“天馬”的形象:前邊是一隻猛虎正在撕咬一妄圖阻礙昇仙道路的妖怪,後邊是一匹“天馬”騰雲駕霧飛奔而來,以此表示墓主人的靈魂將要騎上“天馬”飛昇天國。 [1] 
  • 東漢銅奔馬
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的東漢銅奔馬,有“馬踏飛燕“、”天馬“等諸多稱呼。 [9] 

天馬藝術形象

  • 文學形象
天馬藝術形象
天馬藝術形象(3張)
《西遊記》中説:“弼馬温晝夜不睡,滋養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都養得肉肥膘滿。” [17] 
  • 影視形象
與天馬有關的影視作品有電視劇《西遊記》。
  • 動漫形象
與天馬有關的動畫作品有動畫片《大鬧天宮》。

天馬史料索引

天馬的史料索引
作者和朝代
書籍
作者不詳(戰國時期)
司馬遷(西漢)
《史記》 [5] 
作者不詳(漢代)
《尚書中候》 [8] 
阮籍(三國)
詠懷 [14] 
王嘉(晉)
《拾遺記》 [3] 
房玄齡(唐)
《 晉書》 [4] 
王維(唐)
張君房(宋)
雲笈七籤 [16] 
劉基(元)
《走馬引》 [12] 
黃遵憲(清)
《香港感懷》 [13] 

天馬形象評價

天馬的精神是獨立不羈的精神。天馬行空 ,獨來獨往 ,我之為我 ,傲骨錚錚。 天馬是中華民族自由精神的寄託。 (王永勝《天馬精神與絲路精神》評) [11] 
天馬名震海內,它不僅僅是一匹馬了,它奔騰的雄姿和靈魂已溶化進了西域的山山水水,成為大漢時代精神的寫照,而我們可以想象,天馬和英雄是同一種意象,天馬和征戰西域的無數戰馬和無數英雄一起構成了西域文化一部分的久遠美麗,我們在這傳説的土地上生存,抬頭即可見一種天光般的昭示,天馬的嘶鳴高高在上,動人心魄。(謝建平《夢歸陽關》評) [10] 
參考資料
  • 1.    曹新洲等編. 南陽漢畫之神話傳説[M]. 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04:228.
  • 2.    杉澤繪;梁超撰. 觀山海[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06:154.
  • 3.    (晉)王嘉撰. 拾遺記[M]. 武漢:湖北崇文書局,1875(光緒元年):33.
  • 4.    (唐)房玄齡等撰. 晉書[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62.
  • 5.    (西漢)司馬遷著. 史記全本下[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6.02:290.
  • 6.    吳梅等著,中國大文學史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07:157.
  • 7.    文才等著. 成語選釋[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05:39.
  • 8.    汪顯超. 古易筮法研究[M].合肥:黃山書社,2002.06:273.
  • 9.    張立勝. 物華天寶[M]. 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0.12:99.
  • 10.    謝建平. 夢歸陽關[M]. 陽關生態與文化,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01:111.
  • 11.    王永勝. 天馬精神與絲路精神[J]. 收藏,2018-01-01.
  • 12.    曾國藩編纂.十八家詩鈔中究[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04:756.
  • 13.    (清)黃遵憲著;鍾賢培等選注. 黃遵憲詩選[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10:2.
  • 14.    高獻中等編注. 偃師古詩選注[M]. 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2001.10:58.
  • 15.    徐天閔編著. 武漢大學百年名典古今詩選[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11:209.
  • 16.    王煜. 漢代太一信仰的圖像考古[J].中國社會科學,2014-03-10.
  • 17.    (明)吳承恩.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普及文庫西遊記[M].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6.01: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