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

鎖定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是2001年在天津醫科大學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成立的,實行系部合一體制。2019年12月,原醫學英語與健康傳媒學院(外語教學部)與原醫學人文學院合併,組建新醫學人文學院。學校 “天津醫科大學文化傳承研究中心”和“天津醫科大學美育中心”設置在醫學人文學院,與醫學人文學院合署工作。 [2] 
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學系/研究中心;有2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員工66人,其中專任教師57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9人,碩士研究生17人。 [2] 
中文名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
碩士學位
佔16%
地    點
天津醫科大學
成立時間
2001年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歷史沿革

醫學人文學院 醫學人文學院 [1]
張金鐘任主任、李大欽任書記。共有教師25名,其中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佔16%。
倫理學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法學(醫事法律方向)本科專業首批招收45名學生。
2002年 創辦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載體“醫學倫理學教學基地”。
獲天津市教委“十五”學科建設投資100萬元,購置教學設備、圖書數據,建設模擬法庭等教學設施。
2003年 突出醫學與心理學交叉的培養特色,設立臨牀醫學臨牀心理學方向)本科專業,首批招收30名學生。
面向醫學生開設法學第二學位教育。
獲省部級課題1項。
2004年 確立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學科發展方向,推進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獲省部級課題2項。
2005年 第一屆法學專業(醫事法律方向)學生畢業。
張金鐘主持的《以提高實效性為目標的職業道德教育新模式》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張金鐘主編的《醫學倫理學》入選“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獲省部級課題1項。
2006年 獲准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授予權。
《醫學倫理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
教育部批准天津醫科大學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醫學倫理學教學基地”遷址充實,更名為“生命意義展室”。
2007年 楊桂華主持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國家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命倫理學部主席、世界醫學法學會會長卡米教授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考察法學專業建設和醫學人文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第一屆法學二學位79名學生畢業,獲得醫學和法學學士學位。
獲省部級課題6項。
2008年 第一屆臨牀醫學(臨牀心理學方向)學生畢業。建成基礎心理學、心理評估與測量、多功能行為觀察三個心理學實驗室。
面向在校大學生開設應用心理學輔修專業教育,面向碩士研究生開設《生命倫理學》學位課程。
主辦“醫學與人文”高層論壇,探索醫學人文教育在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和實施路徑。
劉瑋瑋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
省部級課題4項。
2009年 楊桂華主持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開設“醫學人文素質與醫患溝通”技能培訓項目。
生命意義展室被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強美英、蔡昱共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
獲省部級課題5項。
2010年 醫學人文科學系改建為醫學人文學院,共有教師55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40%。至此,累計培養392名本科畢業生、287名法學二學位學生和13名碩士研究生。
獲准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李雅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
獲省部級課題4項。2篇心理學論文分別被SCI和EI收錄。
十載春秋,蓽路藍縷。擷取串串碩果彙集十年紀事,勉勵各位同仁繼續努力,開創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
2019年12月,原醫學英語與健康傳媒學院(外語教學部)與原醫學人文學院合併,組建新醫學人文學院。 [2]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人才培養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本科生教育

法學(醫事法律與衞生司法監督方向)
天津醫科大學法學專業是法學與醫學交叉結合的前沿學科,具有較大的的發展潛力。主要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既熟悉臨牀醫學知識,又全面掌握法律知識與技能的複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司法部門,法律服務機構,行政機關,醫療機構等部門從事法律和相關管理工作,尤其能勝任與醫療衞生活動相關的執法監督和醫療事故鑑定、醫療糾紛調解等司法工作。
一、主要課程:
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民法、商法、刑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行政法、知識產權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衞生法學、醫事法學、醫事仲裁與訴訟,基礎醫學概論和臨牀醫學概論等
二、學制:4年
三、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教育

醫學倫理學專業
醫學倫理學是醫學與倫理學的交叉或邊緣學科,也是倫理學的基本原理在醫學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屬(規範)應用倫理學。本學科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理論,包括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歷史發展、理論基礎和醫學道德的規範體系。第二部分是各有關方面的醫學道德以及醫學道德的教育、修養和評價。包括:醫務人員人際關係、臨牀診療、衞生事業管理、預防醫學、醫學科研的道德。第三部分是醫學技術應用的倫理,包括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人體器官移植、人類基因組與人類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和應用、人類行為控制、臨終關壞、人體死亡的倫理。本學科的學習需要哲學、醫學、衞生事業管理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本學科還與醫學心理學、衞生法學、社會醫學關係密切,是這些學科的平行學科,可以相互補充。
本學科現有教師11名。其中3位教授,2位副教授,6位講師。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2位在讀博士,4位碩士。另外導師組成員還有具有哲學和經濟學背景的3 位副教授。
研究方向:
1. 醫學倫理學方向:本研究方向包括相關問題的中外學術成果和職業道德教育理論、方法的比較研究,從醫學倫理學的角度推動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的發展,為我國醫療衞生活動中的道德建設提供理論支持,、促進醫學道德進步。
2.倫理學基礎理論方向:本研究方向以理論的方式探索、解決當代社會實踐提出的道德、理想、信念問題,探索高尚道德品質培養中的規律和方法問題,探索市場經濟與道德進步的關係問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3.生命倫理學方向:生命倫理學是倫理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它是隨着科技尤其是生物技術和醫學的發展以及人類對於此種發展的反思而慢慢形成的新學科。隨着生物技術和醫學的發展向人類很多基本的倫理觀念猛烈挑戰。比如在面對器官移植、試管嬰兒、基因分析以及克隆等等現象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再持有我們以前對了人的生命、人的尊嚴以及人生的意義等等問題的答案。本研究方向就是探討和幫助我們理解和回答這些問題的一門嶄新的學科。
4.醫療衞生管理倫理學:重點從倫理學角度研究醫療衞生管理,為醫療衞生管理的決策提供倫理支持,為醫療衞生管理的改革提供倫理方面決策諮詢。 5.醫學社會學的研究方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