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書運動

鎖定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為洗刷澶淵之盟的城下之恥,而掀起了“天書降神”的泰山封禪運動。另有説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誕無稽的迷信活動。
中文名
天書運動
發生時間
約 1008年1月 至 1022年
主要人物
宋真宗
主要人物
王欽若
王旦
其他名稱
東封西祀

天書運動事件背景

在"澶淵之盟"的背景之下,宋遼議和對"天無二日"的中國中心論造成巨大沖擊,宋真宗悶悶不樂,王欽若向真宗建議:“陛下以兵取幽薊,乃可滌此恥。”真宗很不願意進行戰爭,王欽若又建議:“惟封禪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然自古封禪,當得天瑞希世絕倫之事乃可爾。”力圖藉助符瑞、封祀道教,昭示天命、粉飾太平。

天書運動事件經過

為了前往泰山封禪,需要有祥瑞出世,真宗去向王欽若詢問,王欽若向真宗建議:”天瑞安可必得?前代蓋有以人力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奉之,以明示天下,則與天瑞無異也。“但還是很猶豫。之後去密閣找來龍圖閣直學士杜鎬側面詢問:“古所謂河出圖,洛出書,果何事邪?”,杜鎬並沒有揣測到聖意,漫不經心回答道:”聖人以神道設教耳。“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按序應是景德五年,因後來的天書事件,故改元大中祥符),真宗決心封禪泰山,假造祥符,詔令改元。
正月乙丑宋真宗下令召集王旦、王欽若等大臣,於朝元殿開御前會議。 [1]  真宗説:“朕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日夜將半,方就寢,忽室中光曜,見神人星冠、絳衣,告曰:來月三日,宜於正殿建黃籙道場一月,將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朕竦然起對,已復無見,命筆識之。自十二月朔,即齋戒於朝元殿,建道場以佇神貺。”後來適皇城司奏報,左承天門屋南角有黃帛曳鴟尾上,帛長二丈許,緘物如書卷,裹以青縷三道,封處有字隱隱,蓋神人所謂天降之書也。王旦等皆再拜稱賀。帝即步至承天門,瞻望再拜,遣二內臣升屋,奉之下。旦跪奉而進,帝再拜受之,親奉安輿,導至道場,付陳堯叟啓封。帛上有文曰: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封禪泰山已成定局。 [2] 
丁卯,宋史載:”紫雲見,如龍鳳覆宮殿。”
戊辰,大赦,改元,羣臣加恩,賜京師
三月壬午,王旦阻止乏策,無奈順水推舟,違心地動員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壽父老等二萬四千三百餘人,連續五次聯名上表請求趙恆封禪。真宗拜王旦為天書儀仗使、封禪大禮使。王旦奉命撰寫歌功頌德的《封祀壇頌》,其碑刻仍存於泰山岱廟中。
四月甲午,詔以十月有事於泰山,遣官告天地、宗廟、嶽瀆諸祠。
乙未,以知樞密院事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為泰山封禪經度制置使。
丙申,以王旦為封禪大禮使,馮拯、陳堯叟分掌禮儀使。
庚子,幸元偁宮視疾。壬寅,御試禮部貢舉人。
梁楷繪製玉清昭應宮 梁楷繪製玉清昭應宮
丙午,作玉清昭應宮
六月乙未,王欽若一到乾封(今泰安縣)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錫山蒼龍現。”
十月辛卯,“天書”被載以玉輅,在前開路;王旦等文武百官隨從;還有一大批供役人員,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
己酉,五色雲起嶽頂。
庚戌,法駕臨山門, 黃雲覆輦,道經險峻,降輦步進。先夕大風,至是頓息。
辛亥,享昊天上帝於圜台, 陳天書於左,以太祖、太宗配。帝袞冕奠獻,慶雲繞壇,月有黃光。命羣臣享五方 帝諸神于山下封祀壇,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降谷口,日有冠戴,黃氣紛鬱。
壬子,禪社首,如封祀儀。紫氣下覆,黃光如星繞天書匣。縱四方所獻珍禽奇獸。 還奉高宮,日重輪,五色雲見。作會真宮。
癸丑,御朝覲壇之壽昌殿,受羣臣朝賀。 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文武並進秩。賜致仕官本品全奉一季,京朝官 衣緋綠十五年者改賜服色。令開封府及所過州軍考送服勤詞學、經明行修舉人,其 懷材抱器淪於下位,及高年不仕德行可稱者,所在以聞。三班使臣經五年者與考課。 兩浙錢氏、泉州陳氏近親,蜀孟氏、湖南馬氏、荊南高氏、廣南河東劉氏子孫未食 祿者,聽敍用。賜天下酺三日。改乾封縣為奉符縣。泰山七里內禁樵採。大宴穆清 殿。又宴近臣、泰山父老於殿門,賜父老時服、茶帛。甲寅,復常膳。次太平驛, 賜從官闢寒丸、花茸袍。
十一月戊午,幸曲阜縣,謁文宣王廟,靴袍再拜。幸叔梁紇堂。近臣分奠七十二弟子。遂幸孔林,加諡孔子曰玄聖文宣王,遣官祭以太牢,給近便十户奉塋廟, 賜其家錢三十萬,帛三百匹。以四十六世孫聖佑為奉禮郎,近屬授官、賜出身者六人。追諡齊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廟;周文公曰文憲王,曲阜縣立廟。
丁卯,賜曲阜孔子廟經史。辛未,幸河瀆廟,加封。癸酉,曲宴永清軍節度使周瑩,賜兵士 緡錢。丁丑,帝至自泰山,奉天書還宮。

天書運動事件結果

宋仁宗乾興元年(1022年),劉娥臨朝攝政,下令將“天書”隨同宋真宗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宮觀營造,徹底終結了這場擾動大宋王朝多年的“天書運動”。

天書運動社會評價

脱脱:“及澶洲既盟,封禪事作,祥瑞沓臻,天書屢降,導迎奠安, 一國君臣如病狂然,籲,可怪也。”
李贄:“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