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工開物·珠玉

鎖定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中文名
天工開物·珠玉
作    者
宋應星
創作時間
1637年
評    價
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

目錄

天工開物·珠玉作者簡介

宋應星像 宋應星像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説:“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38~1654)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
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説:“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後作為明遺民,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

天工開物·珠玉原文

宋子曰:玉韞山輝,珠涵水媚(1),此理誠然乎哉,抑意逆之説(2)也?大凡天地生物,光明者昏濁之反,滋潤者枯澀之仇,貴在此則賤在彼矣。合浦、于闐(3)行程相去二萬里,珠雄於此,玉峙於彼,無脛而來,以寵愛人寰之中,而輝煌廊廟之上(4),使中華無端寶藏折節而推上坐焉(5)。豈中國輝山、媚水者,萃在人身,而天地菁華止有此數哉?選自《天工開物·珠玉》

天工開物·珠玉註釋

(1)玉韞山輝,珠涵水媚:山韞玉而生輝,水涵珠而生媚。
(2)意逆之説:以意逆之,即主觀推測。
(3)合浦、于闐(tián):合浦在今廣西,古以產珠出名。于闐:今新疆和田,產羊脂美玉。
(4)輝煌廊廟之上:廊廟:指朝廷。古時大臣佩玉帶。
(5)使中華無端寶藏折節而推上坐焉:使得中華所產的各種寶物都屈居下位,而推珠玉為上座。

天工開物·珠玉翻譯

宋先生説:藏藴玉石的山總是光輝四溢,涵養珍珠的水也是明媚秀麗,這其中的啓發究竟是本來如此呢,還是人們的主觀推測?凡是由天地自然化生的事物之中,總是光明與混濁相反,滋潤與枯澀對立,在這裏是稀罕的東西往往在另一個地方就很平常。廣西合浦與新疆和田,相距約兩萬裏,在這邊有珍珠稱雄,在那裏有玉石傲立,但都很快就聚集過來,在人世間受到寵愛,在朝廷上煥發出輝煌的光彩。這就使得全國各地無盡的寶藏都降低了身價而把珠玉推上寶物的首位。這難道是中原地區的山光水媚全都聚集在人身上了,而天地之間大自然的精華難道就只有珠玉這兩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