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大將軍六

鎖定
仙女座υ天大將軍六Upsilon Andromedae、υ Andromedae、υ And)是一個位在仙女座聯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4光年。主星天大將軍六A是一個比太陽年輕的黃-白矮星,伴星天大將軍六B是距離主星很遠的紅矮星
自從2010年起已確定有四顆太陽系外行星環繞主星天大將軍六A。已知的四顆行星都是類似木星的氣體巨行星。天大將軍六是太陽以外第一個行星系中發現多顆行星的主序星,並且也是第一個已知在聚星中有多顆行星的。天大將軍六A是NASA於2011年取消的類地行星搜尋者最優先100顆搜尋行星的恆星中第21個。
天大將軍六是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恆星:依巴谷衞星量測天大將軍六A的視差是74.12毫角秒,相當於13.49秒差距(44光年)。天大將軍六A的視星等是在輕度光害的夜空中仍可被肉眼看到的+4.09,在天球上距離仙女座星系10度。較暗的天大將軍六B則只能用望遠鏡觀測。
中文名
天大將軍六
外文名
Titawin [2] 
別    名
Upsilon Andromedae
50 Andromedae [3] 
分    類
恆星
質    量
1.27 M⊙ [3] 
表面温度
6096 K [3] 
視星等
4.10 等 [1] 
絕對星等
3.45 等 [3] 
赤    經
01時36分47.84秒(ep=J2000) [1] 
赤    緯
+41°24′19.65″(ep=J2000) [1] 
距地距離
44.00 光年 [3] 
光譜類型
F8V + M4.5V [6] 
半    徑
1.71 R⊙ [3] 
光    度
3.64 L⊙ [3] 

天大將軍六命名

仙女座υ(拉丁化為Upsilon Andromedae)是該系統的拜耳編號。根據雙星系統中天體的命名規則,這兩個成員星會加上後綴 A 和 B [4]  。同樣地,發現的第一顆圍繞仙女座υA運行的行星應被命名為仙女座υAb。雖然這種更正式的形式偶爾會被用來避免與伴星仙女座υB混淆,但它更常被簡稱為仙女座υb。其他發現的行星按照發現的順序被命名為仙女座υc、仙女座υd和仙女座υe。
2014年7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啓動了NameExoWorlds,這是一個為某些系外行星及其主恆星命名的項目。 [5]  2015年12月,IAU 宣佈仙女座υA獲名Titawin,其三顆行星仙女座υb、c 和 d 分別獲名 Saffar、Samh 和 Majriti。 [7]  其中,Titawin的名稱是由摩洛哥織女星天文學俱樂部提交的,源於摩洛哥城市得土安的柏柏爾名字Tiṭṭawin,這個城市的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視為世界遺產。而三顆行星的名字是為了紀念 10 世紀和 11 世紀西班牙的穆斯林天文學家伊本·薩法爾 (Ibn al-Saffar)、伊本·薩姆 (Ibn al-Samh) 和馬斯拉瑪·馬吉里蒂 (Maslama al-Majriti)。 [8] 
在中國古代,天大將軍(Tiān Dà Jiang Jūn,英語:Heaven's Great General),意為天上的大將軍,是指由仙女座υ、仙女座γ、英仙座φ、仙女座51、仙女座49、仙女座χ、仙女座τ、仙女座56、三角座β、三角座γ和三角座δ組成的星羣。因此,仙女座υ本身的中文名稱是天大將軍六(Tiān Dà Jiang Jūn liù)。 [9] 

天大將軍六恆星系統

天大將軍六是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恆星:2007年依巴谷衞星量測天大將軍六A的視差是74.12毫角秒,相當於13.49秒差距(44光年)。 [3]  天大將軍六A的視星等是在輕度光害的夜空中仍可被肉眼看到的+4.09,在天球上距離仙女座星系10度。較暗的天大將軍六B則只能用望遠鏡觀測。
華盛頓雙星星表(WDS)列出了天大將軍六兩顆伴星:視星等12.6的UCAC3 263-13722,與主星相距110",列為B星;視星等10.3的F型星TYC 2822-2067-1,與主星相距280",列為C星。 [10] 
2002年新發現一顆較暗、較近的伴星,在其發現論文中被混淆地稱為仙女座υB,儘管該名稱也用於另一顆伴星。這顆視星等 13 等紅矮星距離天大將軍六A只有55″,被認為是一顆與主星物理上相關的伴星,而之後華盛頓雙星星表將其命名為D星。 [10] 

天大將軍六天大將軍六A

天大將軍六A是一顆光譜類型為F8V的黃白色矮星,與太陽相似,但更年輕、質量更大、光度更高。根據日內瓦-哥本哈根巡天(Geneva–Copenhagen survey)的記錄,這顆恆星的年齡約為31億年,鐵元素與氫元素的比例與太陽相似。 [11]  其質量約為 1.3 個太陽質量,其壽命將比太陽短。該恆星宜居帶中的任何行星接收到的紫外線輻射量與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相似。 [12] 
天大將軍六A的X射線發射對於與它一類光譜類型的恆星來説較低。這意味着這顆恆星可能正在演化,或者很快就會脱離主序帶,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這與該恆星年齡的上限是一致的。 [13] 
天大將軍六A在美國宇航局取消的類地行星搜尋任務的前100顆目標恆星名單中排名第21位。 [14] 

天大將軍六紅矮星伴星

紅矮星伴星(天大將軍六D)的光譜類型為 M4.5V,預計與主星的距離為 750 個天文單位。兩顆恆星之間的真實距離未知,因為地球和天大將軍六恆星之間沿視線的位移未知,因此該值是最小間距。它是 2002 年在兩微米全天空巡天(Two-Micron All Sky Survey)收集的數據中發現的。 [6]  這顆恆星的質量比太陽小,亮度也比太陽低得多,而且它的年齡似乎與該系統的年齡一致。 [13] 

天大將軍六行星系統

天大將軍六物理特徵

天大將軍六的行星系統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質量/倍木星質量
長半軸/AU
軌道周/天
離心率
傾角
半徑
仙女座υb(Saffar)
[15] 
0.0594 ± 0.0003 [17] 
4.62 ± 0.23
0.022 ± 0.007
24±4° [15] 
~1.3 RJ [16] 
仙女座υc(Samh)
[17] 
0.829 ± 0.043 [17] 
241.26 ± 0.64
0.260 ± 0.079
7.9±1° [17] 
仙女座υd(Majriti)
[17] 
2.530 ± 0.014 [17] 
1,276.46 ± 0.57
0.299 ± 0.072
23.8±1° [17] 
仙女座υe(未證實)
> 1.059 [19] 
~5.25 [19] 
3,848.86 ± 0.74
0.0055 ± 0.0004
上表參考資料: [18] 

天大將軍六發現歷史

天大將軍六的行星系 天大將軍六的行星系 [20]
天大將軍六系統最內側的行星於1996年被發現,並於1997年1月公佈(同時公佈的還有牧夫座τ(右攝提二)以及巨蟹座55系統中最內側的行星)。這顆行星由傑弗裏·馬西以及R·保羅·巴特勒兩人於舊金山州立大學發現 [21]  ,被命名為仙女座υb仙女座υb是通過測量恆星由行星引力引起的徑向速度變化而發現的。由於它靠近母星,引起了一個大的擺動,因此相對容易檢測到;而這顆行星似乎是其母恆星色球層活動增強的原因。 [22] 
天大將軍六系統與太陽系的比較 天大將軍六系統與太陽系的比較
然而,即便把發現的第一顆行星考慮在內,母恆星徑向速度的測量值仍有很大的殘餘,因此有人認為可能還存在第二顆行星。在1999年,舊金山州立大學和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分別得出結論,認為三行星模型最適合這些數據。 [23]  兩個較外側的行星被命名為仙女座υc仙女座υd以增加與恆星的距離。這兩顆行星的軌道離心率比太陽系中的任何一顆行星,甚至冥王星,都要高。 [24]  其中,仙女座υd位於系統的宜居帶 [12] 
藝術家筆下的天大將軍六系統的行星圖 藝術家筆下的天大將軍六系統的行星圖
這三個行星的軌道參數已經完全確定。這個系統不是共平面的,並不像太陽系那樣天體軌道是共面的。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