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飛揚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鎖定
大飛揚是大戟科大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徑常不分枝;莖自中部向上分枝或不分枝,被褐色或黃褐色粗硬毛;葉呈披針狀長圓形、長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柄極短;花序多數,於葉腋處密集成頭狀,總苞鍾狀,裂片三角狀卵形,近杯狀,邊緣具白色倒三角形附屬物,雄花數枚,子房三稜狀,花柱分離;蒴果三稜狀;種子近圓形;花期6-12月;果期6-12月。 [2] 
大飛揚分佈在中國江西、湖南、福建等省地,在熱帶和亞熱帶也有分佈,生長在路旁、草叢、灌叢及山坡上,多適宜在砂質土栽植。 [3]  適生於向陽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 [4] 
大飛揚的枝葉和根可以入藥,其味苦、澀,性平,入心、肺、腎三經。有清熱潤肺、斂陰安神、除濕殺蟲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百日咳、心悸失眠、盜汗遺精等症狀。據《廣西中藥志》中記載大飛揚:“有去濕毒、殺蟲止癢的功效。可用於天泡瘡、頑癬及一切皮膚濕毒”。 [5] 
中文學名
大飛揚
二名法
Euphorbia hir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金虎尾目
大戟科
大戟屬
分佈區域
陝西,廣西等地

大飛揚形態特徵

大飛揚
大飛揚(6張)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約2米,根徑常不分枝;莖自中部向上分枝或不分枝,被褐色或黃褐色粗硬毛;幼枝、葉柄及花軸密被鏽色短柔毛。
葉互生,通常近圓腎形,長2~6釐米,寬3.5~6.5釐米,先端2裂,裂至葉的1/3~1/2,裂片圓,全緣,葉基部淺心形,下面密生紅棕色短柔毛,基出脈通常7~9條;葉柄長1~2釐米,葉柄極短。
總狀花序呈傘房狀,與葉對生或頂生;總苞鍾狀,裂片三角狀卵形,近杯狀,邊緣具白色倒三角形附屬物,萼管短,裂片闊矩圓形,長約5毫米,被白色短柔毛;花瓣6,白色,狹匙形,長於萼片;雄花數枚,子房三稜狀,花柱分離;雌蕊1,密被絨毛,蒴果三稜狀;種子近圓形; [1]  花期6-12月;果期6-12月。 [2] 

大飛揚生長環境

生長在路旁、草叢、灌叢及山坡上,多適宜在砂質土栽植。 [3]  適生於向陽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 [4] 

大飛揚分佈範圍

分佈四川、湖北、廣西、雲南、貴州、陝西等地。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等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大飛揚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 [4] 

大飛揚主要價值

大飛揚 大飛揚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馬鞍葉羊蹄甲的枝葉或根。
【採集】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性味】苦澀,平。
【功用】清熱潤肺,斂陰安神,除濕,殺蟲。
主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盜汗遺精,瘰竊,濕疹,疥癬。
大飛揚 大飛揚
廣西中藥志》:去濕毒,殺蟲止癢。治天泡瘡、頑癬及一切皮膚濕毒。
貴州草藥》:潤肺止咳,清熱斂陰,止痛安神。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內服:煎湯,0.6~1兩;浸酒或研末。
大飛揚 大飛揚
治百日咳:夜合葉的葉、百部、豬苦膽(炕幹)各等量,研末。日服三次,每次三分至一錢,空腹時用開水吞服。
大飛揚 大飛揚
心悸失眠:夜合葉根、公雞頭、澀疙瘩根各五錢,石菖蒲、辰砂草各三錢。煨水服。
治盜汗、遺精、夜尿多:夜合葉根一兩,菌子串、仙茅根、金櫻子各五錢。燉肉吃。
治筋骨疼痛:夜合葉根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治九子瘍:夜合葉根搗緘敷患處。(選方出《貴州草藥》)
參考資料
  • 1.    大飛揚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大全[引用日期2013-01-20]
  • 2.    飛揚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1]
  • 3.    飛揚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1]
  • 4.    張炳炎主編,中國棗樹病蟲草害及其防控原色圖譜,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12,第298頁
  • 5.    冉先德主編,徐扣根,任超,侯獻平副主編,中華藥海,下,第1冊,全新修訂經典版,哈爾濱出版社,第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