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頭娃娃

(傳統民俗道具)

鎖定
大頭娃娃,也叫拋大頭、羅漢舞,是民間常見的一種藝術表演。它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朝。
一些地方過元宵節的時候,一些舞蹈演員頭上戴着大大的類似頭盔的東西。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蔚縣都會舉行大型的慶節活動,大頭娃娃是每年都少不了的特色。
中文名
大頭娃娃
別    名
拋大頭
別    名
羅漢舞
分    類
傳統民俗文化
地    區
中國

大頭娃娃文獻記載

《舊唐書·音樂志》中就有“上元佳節,百戲之雅馴者,莫如南十番,其餘裝演大頭和尚”的記載。古時,表演人數一般為兩人,其中一人飾和尚,一人扮柳翠。和尚手拿佛塵蒲扇,有撣塵、拜佛等動作;柳翠手執扇子或手帕,有搔面、搔耳等表演。後來隨着表演人數的增加,大頭面具種類的增多,服裝樣式的改變,表演動作的豐富。

大頭娃娃相關傳説

關於大頭娃娃,民間有很多相關的傳説。説大頭娃娃可以驅鬼,戴上這個以後,莊稼可以豐收,人民生活可以安康,人們生活得地區可以非常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