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是遼寧省“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1]
、遼寧省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遼寧省轉型示範高校、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託培養院校、遼寧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單位、國家級藝術設計生態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遼寧省重點建設的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基地,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2]
學校創建於1958年,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劃歸遼寧省管理;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大連輕工業學院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
- 中文名
- 大連工業大學
- 外文名
-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簡 稱
- 大連工大
- 創辦時間
- 1958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理工類
- 學校特色
-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
遼寧省“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 - 主管部門
- 遼寧省
- 現任領導
-
葛繼平(黨委書記)
李長吾(校長) [36]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
- 45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7個 [3]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2個
- 院系設置
- 15個學院(部)
- 校 訓
- 博學精思,篤行致新
- 地 址
-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輕工苑1號
- 院校代碼
- 10152 [4]
- 知名校友
- 朱蓓薇
大連工業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 瀋陽輕工業學院
大連工業大學(2張)
1958年12月,遼寧省委決定停辦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
1959年春,學院轉隸屬於遼寧省輕工業廳。1961年10月,營口海水化工專科學校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稱營口分院。
1962年8月,遼寧紡織專科學校停辦,學生和部分教師併入瀋陽輕工業學院。
文革時期,遼寧省先後撤消65所院校,由於瀋陽輕工業學院特色鮮明,培養的人才為社會所急需,成為被保留的25所院校之一。
1970月1月——1970年12月,瀋陽輕工業學院搬遷到寬甸縣,1970年,由省市革委會領導,以旅大為主。
- 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0年12月,大連輕工業學校併入,更名為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3年2月起,由遼寧省第一輕工業局領導。1978年8月,由輕工業部和遼寧省雙重領導,以輕工業部為主。
1998年由輕工業部劃歸遼寧省管理。1999年10月25日,遼寧紡織工業學校、遼寧紡織工業學校中日服裝藝術分校併入大連輕工業學院。
- 大連工業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27張)
大連工業大學辦學規模
編輯大連工業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有專任教師869人,教授、副教授511人,博士生導師73人,碩士生導師945人。學校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榮獲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1人,各類國家級人才稱號6人,獲評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1人;入選“興遼英才計劃”等省級人才項目近百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0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省高校創新團隊4個。
[2]
省級教學團隊(5個):藝術設計生態教學團隊(2007)、服裝設計與工程教學團隊、無機材料教學團隊(2008)、工程圖學教學團隊、輕化工程工藝教學團隊(2009)
層次 | 名單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 - | - | - | |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 |||||
田晶 | - | - | - | - | |
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 | - | - | - | ||
遼寧省領軍人才 | - | - | - | - | |
遼寧省優秀專家 | - | - | - | ||
遼寧特聘教授 | - | ||||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專業帶頭人 | |||||
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
張鳳海 | - | ||||
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 | |||||
張 彧 | |||||
- | - | - | |||
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人選 | 王勇 | ||||
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 田晶 | ||||
楊灩君 | 倪春豔 | ||||
享受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 王德權 | ||||
張春枝 | - | ||||
大連市領軍人才 | 王際輝 | ||||
田晶 | - | - | - | - | |
大連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 - | - | - | ||
大連市優秀專家 | 田晶 | ||||
- | |||||
大連市領軍後備人才 | 王曉 |
大連工業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校園風光(13張)
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省級教學改革立項40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13項,並建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有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一流課程69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共13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省級精品教材獎9部,省級教材建設獎優秀教材8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優秀教材8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1部,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9部,中國輕工業“十四五”規劃教材10部,中國輕工業“十四五”數字化項目立項3項。
[10]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遼寧省特色專業(7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5個):包裝工程、紡織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
[15]
省級精品課程:創業訓練、經濟學、高等有機化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工程圖學、工程製圖、機械設計基礎、無機材料物理化學(無機材料科學基礎)、計算機控制技術、模擬電路、大學計算機基礎、織物結構學、針織服裝設計學、包裝材料學、有機化學實驗、服裝立體設計、設計原理、形態構成、形態認知、服裝表演學等
[20]
- 教學成果
學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遼寧省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等大型賽事中取得多項優異成績。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2007年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與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命名為第二批大學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創業教育基地。在全國首屆諾基亞青年創業計劃大賽中,學校以第1名的成績獲得金獎。
[9]
大連工業大學院系專業
本科專業 | 專業類 | 學位授予門類 | 學院 |
---|---|---|---|
輕化工程 | 輕工類 | 工學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化工與製藥類 | 工學 | |
環境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工學 | |
應用化學 | 化學類 | 工學 | |
包裝工程 | 輕工類 | 工學 | |
化妝品技術與工程 | 輕工類 | 工學 |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類 | 工學 | |
生物技術 | 生物科學類 | 理學 | |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 工學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 工學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 工學 |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海洋工程類 | 工學 | |
紡織工程 | 紡織類 | 工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材料類 | 工學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材料類 | 工學 | |
機械工程 | 機械類 | 工學 | |
工業工程 | 工業工程類 | 工學 |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械類 | 工學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機械類 | 工學 | |
智能製造工程 | 機械類 | 工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類 | 工學 | |
網絡工程 | 計算機類 | 工學 | |
自動化 | 自動化類 | 工學 |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氣信息類 | 工學 | |
通信工程 | 電氣信息類 | 工學 | |
光源與照明 | 電氣類 | 工學 | |
產品設計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雕塑* | 美術學類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美術學 | 美術學類 | 藝術學 | |
視覺傳達設計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環境設計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風景園林 | 建築類 | 工學 | |
藝術與科技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技術 | 計算機類 | 工學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設計學類 | 藝術學 |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紡織類 | 工學 | |
攝影* | 美術學類 | 藝術學 | |
表演 | 戲劇與影視學類 | 藝術學 |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管理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管理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 管理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與貿易類 | 經濟學 | |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管理學 | |
英語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文學 | 大連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38]
|
日語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文學 | |
漢語國際教育*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文學 | |
翻譯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文學 |
大連工業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高校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
[9]
- 學科排名
2013年,教育部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發佈,大連工業大共有13個學科參評,其中,2個學科排在前10位。
序號 | 學科名稱 | 排名 |
---|---|---|
1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7 |
2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8 |
3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17 |
4 | 光學工程 | 33 |
5 | 設計學 | 34 |
6 | 美術學 | 45 |
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56 |
8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70 |
9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76 |
1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84 |
11 | 機械工程 | 90 |
12 | 生物學 | 95 |
13 | 工商管理 | 105 |
大連工業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4月,學校與美、英、法、日等國家和地區的107所高校開展了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法國北加萊公立高等美術學院、日本立命館大學、日本北陸先端科技大學院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開展校際交流本科生“2+2”項目、本科生“3+1”項目、研究生“2+1”項目、研究生“1+1+1”項目、本碩連讀項目、短期互換生項目、國家公派留學等項目,“十三五”期間參加各類交流項目的學生人數累計800餘名。五年來,學校獲批國家高端引智項目7項、省市級引智項目20餘項。2022年,學校成功獲批並開展教育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
[9]
大連工業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大連工業大學科研平台
據學校2014年7月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貝類專業分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食品工程技術轉移中心、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等6個國家級研究平台,有1個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5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1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9]
級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時間 |
---|---|---|---|
國家級 | 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科學技術部 | 2013.04 |
部級 | 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2009.07 |
部級 | 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貝類專業分中心 | 農業部 | 2009.11 |
部級 | 海珍品精深加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科學技術部 | 2010.08 |
部級 |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工程技術轉移中心 | 科學技術部 | 2011.06 |
部級 | 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工程技術轉移中心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2012.10 |
- 省級科研平台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級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時間 |
---|---|---|---|
省級 | 遼寧省發酵工程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6.10 |
省級 | 遼寧省海洋食品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8.12 |
省級 | 遼寧省食品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9.11 |
省級 | 遼寧省數字化服裝工程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9.11 |
省級 | 遼寧省清潔化紡織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科技廳 | 2010.08 |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級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時間 |
---|---|---|---|
省級 | 發酵工程實驗室 | 遼寧省教育廳 | 2004.03 |
省級 | 製漿造紙工程實驗室 | 遼寧省教育廳 | 2004.12 |
省級 | 紡織工程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教育廳 | 2007.08 |
省級 | 新材料與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教育廳 | 2007.08 |
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級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時間 |
---|---|---|---|
省級 | 海洋食品和農產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遼寧省重大平台) | 遼寧省教育廳 | 2011.12 |
省級 | 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4.12 |
省級 | 遼寧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5.03 |
省級 | 遼寧省紡織行業技術開發中心 | 遼寧省經濟委員會 | 2008.03 |
省級 | 遼寧省發酵工業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09.06 |
省級 | 遼寧省紡織清潔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10.08 |
省級 | 遼寧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11.08 |
省級 | 遼寧省功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省科技廳 | 2012.06 |
省級 | 遼寧省海洋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 遼寧省發改委 | 2012.10 |
省級 | 遼寧省海洋食品機械裝備與配套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遼寧省教育廳 | 2012.10 |
- 大連市科研平台
級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時間 |
---|---|---|---|
市級 | 大連市農(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 大連市科技局 | 2003.06 |
市級 | 大連市天然活性物質生物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大連市科技局 | 2004.06 |
市級 | 大連市海洋貝類多糖工程實驗室 | 大連市發改委 | 2008.11 |
市級 | 大連市食品技術公共服務平台 | 大連市中小企業局 大連市經信委 | 2009.01 |
市級 | 大連工業大學創新創業研究中心 | 大連市社會科學院 | 2009.06 |
市級 |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工程技術轉移中心 | 大連市科技局 | 2009.10 |
市級 | 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平台與公共測試平台 | 大連市經信委 | 2010.12 |
市級 | 大連市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實驗室 | 大連市發改委 | 2010.12 |
市級 | 大連市生物催化工程實驗室 | 大連市發改委 | 2013.12 |
市級 | 大連市植物資源高值化應用與開發重點實驗室 | 大連市科技局 | 2014.06 |
市級 | 大連市數控高難加工刀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大連市科技局 | 2014.06 |
大連工業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4月,學校近五年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71項;發表研究論文4886篇,其中高質量學術論文2380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89件。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182項,其中2003、2005年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0、2015、2018年三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8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9年獲得大連市科學技術功勳獎,2021年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2]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蔘稀有皂苷”項目(2003年、第一完成單位);“海蔘自溶酶技術及其應用”(2005年、第一完成單位)
省級創新團隊(7個):特異的創新酶類研究與應用 (06年生物學院 金鳳燮)、紡織材料綠色加工技術 (06年 紡織學院 鄭來久)、農水產品的精深加工 (06年食品學院 朱蓓薇) 、製漿造紙清潔生產技術 (07年輕化學院 周景輝) 、微生物資源與生物催化技術 (11年生物學院 李憲臻) 、亞麻木酚素的分離提取和生物轉化 (12年 生物學院 張春枝)、新型工業助劑與廢棄物資源利用 (13年 輕化學院 安慶大)
[30]
大連工業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學校主辦的《大連工業大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遼寧省一級期刊。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遼寧省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等獎項。被美國《化學文摘(網絡版)》以及《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和檢索機構收錄。
[9]
大連工業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大連工業大學校訓
“博學”,最早見於《論語》:“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説,君子要掌握廣博知識,並用禮規範自己的言行,方能不悖做人之道。其後,《禮記》又云:“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謂善學之人,廣學博識、審時度勢、慎終追遠、明辨是非、篤行不悖。博學,就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讀書治學,必須廣泛的獵取,打好牢固基礎,方可循序漸進,拾級而上,最後達到光輝的頂點。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寬容才能兼容幷包,具有開放胸襟和世界眼光。
“精思”,就要一絲不苟,就要刨根問底,就要窮追不捨。常言道: “思不斷者必出新。”《論語》上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化。所以要善於思考,從人類知識寶庫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判美析理,求真棄假。
“篤行致新”,意即學以致用,勇於實踐,不斷創新,努力達到最好。
“篤行”,孔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篤,為誠篤、忠實,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行之意。人生天地之間,做誠實、守信、忠厚之人,是最重要的事情。篤行就是要身體力行,擇善而行,踏實前行。篤行就是強調實踐,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致新”,致者,達到也。新者,更新,創新。致新的意思就是追求、達到更新、更高的境界。要創新,就要“揚棄”——揚優良傳統,棄陳規陋習,科學發展,與時俱進。致新是篤行的昇華,是博學精思付諸於實踐的最高境界。在選擇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追求卓越。
“博學精思,篤行致新”,前一句強調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後一句強調如何做人,如何實踐。用“博學精思,篤行致新”作為新時期的校訓,有利於鑄就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流傳百世的大學精神,也是我校“學科為本、質量為上、創新為先、特色為重”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
大連工業大學校徽
學校校徽外輪廓為圓形,顏色為藍色,包含學校中英文全稱及主體圖形等主要元素,其中中文校名由郭沫若題詞拼掇而成;主體圖形以“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的首字母“ D ”、“ P ”、“ U ”為構成元素;下方的阿拉伯數字“ 1958 ”為學校建校年代。
[32]
大連工業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大連工業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副校長 | |
紀委書記 | 連永祥
[33]
|
大連工業大學歷任領導
學校名稱及起訖年月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
瀋陽輕工業學院 1958.07—1970.11 | 郝世偉 | 黨委書記 | 1959.03—1960.01 |
許莊 | 黨委書記 | 1960.11—1962.08 | |
劉文藻(副書記 主持工作) | 黨委書記 | 1962.08—1963.05 | |
張廉明 | 黨委書記 | 1963.06—1973.03 | |
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0.11—2007.03 | 張廉明 | 黨委書記 | 1977.09—1983.11 |
林羣 | 黨委書記 | 1983.11—1989.02 | |
於才思 | 黨委書記 | 1989.02—2000.06 | |
林茂全 | 黨委書記 | 2000.06—2005.07 | |
張傑威 | 黨委書記 | 2005.04—2007.03 | |
大連工業大學 2007.03—至今 | 張傑威 | 黨委書記 | 2007.03—2013.03 |
葛繼平 | 黨委書記 |
學校名稱及起訖年月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
瀋陽輕工業學院 1958.07—1970.11 | 郝世偉 | 院長 | 1959.03—1960.01 |
許莊 | 院長 | 1960.11—1962.08 | |
大連輕工業學院 1970.11—2007.03 | 許詔 | 院長 | 1978—1982 |
趙葆慧 | 院長 | 1983.09—1989.01 | |
蔡英驥(副院長 主持工作) | 院長 | 1989.01—1990.09 | |
肖正揚(副院長 主持工作) | 院長 | 1990.09—1991.09 | |
肖正揚 | 院長 | 1991.09—2001.08 | |
餘加祐 | 院長 | 2001.08—2007.03 | |
大連工業大學 2007.03—至今 | 餘加祐 | 校長 | 2007.03—2010.08 |
鄒積巖 | 校長 | 2010.08—2015.10 | |
李榮德 | 校長 | 2015.10—2018.08 | |
芮小苗 | 校長 | 2018.08—2021.08 | |
李長吾 | 校長 |
- 參考資料
-
- 1. 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處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0]
- 2. 學校概況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0-01-14]
- 3. 學校學科概況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0-06-27]
- 4. 全國院校代碼表 .搜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5]
- 5. 歷史沿革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6. 朱蓓薇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教授 .中國高校之窗[引用日期2014-07-03]
- 7. 2009年國家級教學團隊推薦—大連工業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教學團隊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2]
- 8. 師資隊伍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2]
- 9. 學校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7-1]
- 10.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選出“中國十大時裝名校”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7-03]
- 11. 大連市7所高校9個專業獲批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7-02]
- 12.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07-02]
- 1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 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07-02]
- 1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07-02]
- 15. 學校召開2014年度本科教學工作會議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2]
- 16. 大連工業大學招生計劃增加60人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2]
- 17. 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建設國家級工程 實踐教育中心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07-02]
- 18. 10個理由選擇大連工業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14-07-02]
- 19. 教育部公佈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07-02]
- 20. 專業建設及精品課程 .遼寧本科專業信息平台[引用日期2014-07-03]
- 21. 大連工業大學教學單位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2]
- 22. 大連工業大學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8]
- 23. 我校新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24. 碩士招收專業名單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25. 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名單 .學位網[引用日期2014-07-03]
- 26. 遼寧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27. 國家級科研平台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28. 大連工業大學參加 “京津地區食品綠色加工與安全控制協同創新中心”組建啓動會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29. 我校朱蓓薇教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30. 省級創新團隊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31. 本館簡介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32. 校訓校名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4-07-03]
- 33. 現任領導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03-12]
- 34. 歷任校黨委書記一覽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5]
- 35. 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中國-烏克蘭大學聯盟成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7-03]
- 36. 現任領導 .大連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1-10-02]
- 37.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26]
- 38. 大連工業大學全日制本科教育專業設置一覽表(2021年3月更新) .大連工業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2-04-15]
- 39. 大連工業大學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大連工業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引用日期2023-01-1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