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西洋壁壘

(軍事設施)

鎖定
大西洋壁壘(德語:Atlantikwall)又稱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大西洋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由弗里茲·托特組織、弗里茲·托特和阿爾伯特·斯佩爾建造,之後由隆美爾所強化,希特勒和宣傳部長戈培爾曾大力提倡,稱之為不倒防線。
中文名
大西洋壁壘
外文名
Atlantikwall
別    名
大西洋鐵壁
大西洋長城
歷史沿革
該防線1942年3月開始修建,計劃全長約4000千米。該防線為戰爭中臨時構築,計劃工程量又十分龐大,為此在工程高峯期,德軍共動員了26萬人力,投入1300萬噸混凝土和12萬噸鋼材,在15000個地點修築了工程。至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戰役開始時,防線只完成了部分工程,在加來海峽沿岸工程計劃只完成了68%,在諾曼底海岸工程計劃只完成了18%。大西洋壁壘是一個線式陣地工程配系,沒有縱深梯次配置,在預想可能成為盟軍進攻目標的地段上,構築若干個獨立堅固的築壘地段,配備以重武器,最大可容幾個營的守備部隊駐守,最小的僅能容納班、排駐守。在全線的大部分地段上,野戰築城比較薄弱。全線比較重視障礙物的設置,計劃在海岸線的廣闊地帶埋設6000萬顆地雷,到1944年6月只埋設了600萬顆。在預計最有可能登陸的海灘,把爆炸性障礙物與築城障礙物結合起來設置若干帶,並考慮了障礙物與火力的結合。全線設防的重點在加來地區,諾曼底一帶防守比較薄弱。擔任該防線防守任務的是德軍B、G集團軍羣第一梯隊的27個師及海軍岸防部隊。多數師人員都不超過編制的70%~75%,武器裝備基本上是繳獲的。加來海峽沿岸的斯海爾德河和塞納河之間約700千米地段防禦密度最大,由14個師駐防。塞納河和盧瓦爾河之間約1600千米地段,由8個師擔任防禦。從盧瓦爾河到法國、西班牙國界則由5個師擔任防禦。岸防炮兵連和野戰遠程炮兵連(火炮口徑122~406毫米)擔任大西洋壁壘的炮兵掩護,平均密度為每20千米正面1個炮兵連。諾曼底登陸戰之前,大西洋壁壘一度被宣傳為是不可逾越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希特勒德軍統帥部想借宣傳迷惑敵方,並抬高自己在德國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另一方面英美軍統帥部為給拖延開闢第二戰場製造口實,亦附和關於大西洋壁壘工事堅不可摧這一説法。而諾曼底登陸的事實證明,大西洋壁壘並非不可逾越的強大屏障。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