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葉茜草

鎖定
大葉茜草( Rubia schumanniana E. Pritz.)是茜草科茜草 [7]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8]  莖和分枝近無毛,或有微小倒刺,先端漸尖或近短尖,基部寬楔形、近鈍圓或淺心形,邊稍反捲而粗糙,有時上面或兩面均被硬毛,常在葉上面凹下;聚傘花序多具分枝,成圓錐花序式,花序梗有直稜,花冠白或綠黃色,幹後常褐色,先端漸尖或短尾尖;果為黑色漿果球狀;花果期夏秋季 [9] 
大葉茜草產於中國湖北西部、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西北部,常生長於海拔2600-3000米山地林中 [10]  喜温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肥沃的沙質土栽培為宜。繁殖方式一般為用種子、扦插、分株繁殖 [11] 
據《中華藥海》記載大葉茜草:“用於肝炎。 [12]  其味苦,性寒,歸肝經、 [13]  脾、胃經, [14]  具有涼血,化痰,止血的功效 [13]  主治吐血,尿血,便血,瘀腫,血崩,經閉,跌打損傷等症狀。 [14] 
中文名
大葉茜草
拉丁學名
Rubia schumanniana E. Pritz. [6] 
別    名
西南茜草
四片瓦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茜草科
大葉茜草
茜草屬

大葉茜草形態特徵

大葉茜草線稿圖
大葉茜草線稿圖(7張)
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米左右,很少攀援狀;莖和分枝均有4個直稜和直槽,有時在稜上亦可見直槽,近無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 [1]  [15] 
大葉茜草
大葉茜草(6張)
葉為4片輪生,厚紙質至革質,披針形、長圓狀卵形或卵形,有時闊卵形,長通常4-10釐米,寬2-4釐米,頂端漸尖或近短尖,基部闊楔形,近鈍圓,乃至淺心形,邊稍反捲而粗糙,通常僅上面脈上生鈎狀短硬毛,有時上面或兩面均被短硬毛,粗糙;基出脈3條,如為5條則靠近葉緣的一對纖細而不明顯,通常在上面凹陷,在下面凸起,網脈兩面均不明顯;葉柄近等長或2長2短,約0.5-1.5釐米,有時可達3釐米。 [1] 
聚傘花序多具分枝,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和腋生,腋生的通常比葉稍短,頂生的較長,總花梗長可達3-4釐米,有直稜,通常無毛;小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有緣毛;花小,直徑約3.5-4毫米;花冠白色或綠黃色,幹後常變褐色,裂片通常為5,很少為4或6(原記載),近卵形,漸尖或短尾尖,頂端收縮,常內彎。
漿果小,球狀,直徑約5-7毫米,黑色 [2] 

大葉茜草分佈範圍

大葉茜草產於中國湖北西部、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西北部,常生長於海拔2600-3000米山地林中 [10]  喜温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肥沃的沙質土栽培為宜。 [11] 

大葉茜草育植技術

繁殖方式一般為用種子、扦插、分株繁殖 [11] 
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後作畦,等待播種。
播種
茜草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封凍之前。
種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為30釐米。每畝播種量3公斤。茜草出苗後,應加強田間管理,生長一年後即可移栽。移栽時,將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釐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選生長健壯,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莖蔓,每2—3節剪成插條。按行株距10×5釐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節。澆水、保墒、遮蔭,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田間管理
茜草齊苗後,注意中耕除草。乾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苗高30釐米時,於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現後,除留種株植外應摘除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
收穫與加工
茜草一般於移栽後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先將地上莖藤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淨泥土,曬乾即可入要出售。畝產量150公斤。 [4] 

大葉茜草病蟲防治

茜草根腐病可於發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防治,或用多菌靈防治。白粉病用粉鏽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可用蚜蟎淨防治。

大葉茜草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據《中華藥海》記載大葉茜草:“用於肝炎。 [12]  其味苦,性寒,歸肝經、 [13]  脾、胃經, [14]  具有涼血,化痰,止血的功效 [13]  主治吐血,尿血,便血,瘀腫,血崩,經閉,跌打損傷等症狀。 [14] 
功效
止血化瘀、消炎解毒
主治
用於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腫瘤,經閉,水腫,血崩,跌打損傷,肝炎,癰腫疔毒,蛇傷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克。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敷患處
成分
含大葉茜草素(Pubimaillih)
[3] 
藥用部位
大葉茜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
苦,寒。心、肝二經。
功效主治
止血化瘀,消炎解毒。用於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腫瘤,經閉,水腫,血崩,跌打損傷,肝炎,癰腫疔毒,蛇傷等症。 [1]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克。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敷患處。 [1] 
【化學成分】:含大葉茜草素(Pubimaillih)(3-甲氧羰基-4-羥基-6),6-二甲基荼駢(1",-2-2,3) -吡喃-1-羥基-2-甲氧基蒽醌、1-羥-2-甲基蒽醌 1.4-二羥基-1-甲基蒽醌、B-谷甾醇。 [1] 
【參考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功效分類】止血藥,化瘀止血藥
【相關藥材】:柔毛茜草 林茜草 雲南茜草 茜草莖 茜草
【關 鍵 詞】:止血化瘀 消炎解毒 血熱 各種出血便血尿血 月經過多 腫瘤 經閉 水腫 血崩 跌打損傷 肝炎 癰腫疔毒蛇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