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葉紫珠

(唇形目唇形科紫珠屬植物)

鎖定
大葉紫珠(學名: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是唇形科、紫珠屬灌木,稀小喬木。小枝近四方形,密生灰白色粗糠狀分枝茸毛。葉片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柄粗壯,密生灰白色分枝的茸毛。聚傘花序,5-7次分歧,被毛與小枝同,花序梗粗壯;苞片線形;萼杯狀;花冠紫色,疏生星狀毛;花葯卵形,藥隔有黃色腺點,藥室縱裂;子房被微柔毛。果實球形,有腺點和微毛。 [3]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4]  生於海拔100-2000米的疏林下和灌叢中。 [3] 
大葉紫珠夏季腋生聚傘花序,花冠紫色;果圓形,約綠豆大,熟時紫紅色,其花、果均具觀賞性,可用於盆栽觀賞或植於灌木叢中、樹林下。葉或根可作內外傷止血藥,治跌打腫痛、創傷出血、腸道出血,咳血、鼻衄;廣西用葉作綠肥。 [3] 
中文名
大葉紫珠
拉丁學名
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
別    名
賊子葉、趕風紫、止血草、羊耳朵
植物界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紫珠屬
大葉紫珠
命名者及年代
Vahl,1794

大葉紫珠形態特徵

大葉紫珠
大葉紫珠(16張)
灌木,稀小喬木,高3-5米;小枝近四方形,密生灰白色粗糠狀分枝茸毛,稍有臭味。葉片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23釐米,寬5-11釐米,頂端短漸尖,基部鈍圓或寬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被短毛,脈上較密,背面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腺點隱於毛中,側脈8-14對,細脈在表面稍下陷;葉柄粗壯,長1-3釐米,密生灰白色分枝的茸毛。 [3] 
聚傘花序寬4-8釐米,5-7次分歧,被毛與小枝同,花序梗粗壯,長2-3釐米;苞片線形;萼杯狀,長約1毫米,被灰白色星狀毛和黃色腺點,萼齒不明顯或鈍三角形;花冠紫色,長約2.5毫米,疏生星狀毛;花絲長約5毫米,花葯卵形,藥隔有黃色腺點,藥室縱裂;子房被微柔毛,花柱長約6毫米。果實球形,徑約1.5毫米,有腺點和微毛。花期4-7月,果期7-12月。 [3] 

大葉紫珠產地生境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4]  在中國,分佈於廣東、香港、廣西、貴州和雲南。 [1]  生於海拔100-2000米的疏林下和灌叢中。 [3] 

大葉紫珠繁殖方法

常規情況下用扦插和播種繁殖,但其繁殖速度慢,增殖率低,採用組織培養可快速獲得大量種苗,成苗快且整齊。 [5] 
  1. 材料類別:帶節莖段。 [5] 
  2. 培養條件:①芽誘導與增殖培養基:MS+6-BA 0.8毫克/升+IBA 0.02毫克/升;②生根培養基:1/2MS+IBA 0.05毫克/升,以上培養基蔗糖濃度均為2.5%,瓊脂0.75%,pH5.8,培養温度為(26±2)℃,連續光照14小時/天,光強為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 [5] 
  3. 外植體的滅菌:取大葉紫珠當年生健壯枝條,除去葉片,先在洗衣粉洗滌液中浸5分鐘,接着用軟毛刷輕輕刷洗,再在流水下衝洗1-2小時,然後在超淨工作台上,放入75%的酒精中浸10秒,用無菌水沖洗2-3次,再用飽和漂白粉上清液浸泡30分鐘,無菌水沖洗6次。吸乾材料表面水分後,將莖段剪成1釐米左右、帶1個腋芽的莖段,接種到培養基①上。 [5] 
  4. 芽的誘導與增殖:接種到培養基①上的小枝條10天左右莖基開始膨大,30天后有的外植體已有不定芽生成。將新生成的不定芽剪下,接種到培養基①上進行增殖培養,增殖係數平均達8-9,以後每隔25-30天繼代一次。當幼苗長至4釐米左右、帶8-10個葉片時,將其沿莖基部剪斷,接入培養基②中,進行生根培養。 [5] 
  5. 生根與移栽:試管苗在培養基②上,20天左右從小苗基部切口處長出4-6條根,根長達3-4釐米,生根率達90%以上。挑選生長健壯的完整植株,敞開瓶蓋煉苗7天,洗去根部的瓊脂,移栽於13釐米×15釐米的塑料營養袋中,移栽基質的組成為菜園土、廢菌糠、珍珠岩(3:1:1),移栽後10天,進行50-70%的遮蔭,注意保持盆土濕潤。成活率可達到95%以上。 [5] 

大葉紫珠主要價值

  • 觀賞價值
大葉紫珠夏季腋生聚傘花序,花冠紫色;果圓形,約綠豆大,熟時紫紅色,其花、果均具觀賞性,可用於盆栽觀賞或植於灌木叢中、樹林下。 [5] 
  • 藥用價值
葉或根可作內外傷止血藥,治跌打腫痛、創傷出血、腸道出血,咳血、鼻衄(《廣東中草藥》、《江西草醫草藥》、《廣西中草藥》);廣西用葉作綠肥(《雲南植物誌》)。 [3] 

大葉紫珠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4]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6] 
  • 種羣現狀
截至2018年,該樹種分佈非常廣泛,種羣數量眾多,沒有遇到任何重大威脅,也沒有發現未來存在重大威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