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萼委陵菜

鎖定
大萼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是薔薇科、委陵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外被短柔毛及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基生葉為羽狀複葉;小葉片對生或互生,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小葉對數較少;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聚傘花序多花至少花,春季時常密集於頂端,夏秋時花梗常伸長疏散;萼片三角卵形或橢圓卵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圓鈍或微凹。瘦果卵形或半球形,具皺紋,稀不明顯。 [1]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圖瓦盧、烏茲別克斯坦; [6]  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 [2]  生於耕地邊、山坡草地、溝谷、草甸及灌叢中。 [1] 
大萼委陵菜幼嫩時草質柔軟,牛和馬樂食,羊喜食,秋後各類家畜僅採食,冬季植株殘留好,家畜也樂食。 [7] 
中文名
大萼委陵菜
拉丁學名
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 [2] 
別    名
白毛委陵菜
大頭委陵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委陵菜屬
大萼委陵菜
命名者及年代
Bunge,1830

大萼委陵菜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高20-45釐米,外被短柔毛及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毛長可達3-4毫米。基生葉羽狀複葉,有小葉3-6對,間隔0.3-0.5釐米,連葉柄長6-20釐米,葉柄被短柔毛及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小葉片對生或互生,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5釐米,寬0.5-2釐米,邊緣羽狀中裂或深裂,但不達中脈,裂片通常三角狀長圓形,三角狀披針形或帶狀長圓形,頂端圓鈍或呈舌形,基部常擴大,邊緣向下反捲或有時不明顯,上面綠色,伏生短柔毛或脱落幾無毛,下面被灰白色絨毛,沿脈被開展白色絹狀長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小葉對數較少;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有時脱落,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常齒牙狀分裂或不分裂,頂端漸尖。 [1] 
聚傘花序多花至少花,春季時常密集於頂端,夏秋時花梗常伸長疏散,花梗長1-2.5釐米,密被短柔毛;花直徑1.2-1.5釐米;萼片三角卵形或橢圓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頂端圓鈍或急尖,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長,在果時顯著增大;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圓鈍或微凹,比萼片稍長;花柱圓錐形,基部膨大,柱頭微擴大。瘦果卵形或半球形,直徑約1毫米,具皺紋,稀不明顯。花期6-9月。 [1] 
大萼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近種區別

大萼委陵菜與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十分接近,但後者花莖和葉柄上伏生短柔毛及絹狀疏柔毛,且毛較短,不超過2毫米,小葉深裂幾達中脈,帶形或帶狀長圓形,可以區別。 [1] 
大萼委陵菜與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區別在於其基生葉小葉對數較少,上面柔毛較多,下面絨毛不密,呈灰綠色,花直徑較大,花後萼片直立增大。 [1] 
灰白委陵菜Potentilla strigosa Pall ex Pursh ex Pursh)與大萼委陵菜相近,其區別在於後者小葉片上面毛疏、下面沿脈被絹狀長柔毛,邊緣反捲或不明顯。 [5] 

大萼委陵菜生長環境

生於耕地邊、山坡草地、溝谷、草甸及灌叢中。 [1] 
大萼委陵菜是旱生雜類草,山地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的主要伴生種或共建種。它對乾旱氣候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適宜生長在壤質的慄鈣土和黑鈣土上。在博格多山南坡海拔2400-3000米的中山帶陽坡、緩坦溝谷,大萼委陵菜與冰草共同組成山地草原草地,草層低矮,景色單調,伴生植物僅有洽草(Koeleria cristata)、細裂葉蓮蒿Artemisia gmelinii)、黃芪(Astragalus sp.)等,草層蓋度30%;在新疆北疆各山地海拔1400-1800米的草原帶,它是常見的植物之一,多以伴生種地位參與到由羊茅針茅新疆薹草Carex turkestanic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組成的不同草地類型中,這類草地的總蓋度40-60%,草層高20-50釐米,大萼委陵菜在牧草產量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它也常散生於由柄狀薹草Carex pediformis)、細葉早熟禾紫羊茅Festuca rubra)及雜類草組成的草甸草原草地中。 [7] 

大萼委陵菜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中國、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布里亞特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圖瓦盧、烏茲別克斯坦。 [6] 
中國分佈: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 [2] 

大萼委陵菜生長習性

大萼委陵菜通常於4月下旬返青,6月底開花,9月底開始枯黃。 [7] 

大萼委陵菜主要變種

  1. 大萼委陵菜(原變種)(Potentilla conferta var. conferta)。 [1] 
  2. 矮生大萼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var. trijuga T. T. Yu & C. L. Li):植株矮小,莖鋪散,長4-6釐米;基生葉有小葉3對,連葉柄長2-3釐米,小葉片深羽裂,上面伏生柔毛,下面有灰白色絨毛,沿葉脈及葉柄被開展白色長柔毛。聚傘花序有花3-5朵,花直徑約1釐米,萼片及副萼片外被短柔毛及絹狀長柔毛。花果期9月。分佈於中國西藏。生山坡草地,海拔3500米。 [4] 

大萼委陵菜主要價值

大萼委陵菜幼嫩時草質柔軟,牛和馬樂食,羊喜食,秋後各類家畜僅採食,冬季植株殘留好,家畜也樂食。營養價值中等,屬中等牧草。 [7] 

大萼委陵菜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數據缺乏(DD)。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