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苞濱藜

鎖定
大苞濱藜(學名:Atriplex centralasiaticavar. megalotheca)為藜科濱藜屬下的一個變種。
中文名
大苞濱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石竹亞綱
石竹目
莧科
亞    科
藜亞科
濱藜屬

大苞濱藜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雌花的苞片果時較大,而且大多有長1-3釐米的苞柄,緣部較寬闊,多呈三裂狀,中裂片較兩個側裂片大。
中亞濱藜 (原變種) 圖版8: 7-9
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 var. centralasiatica
大苞濱藜線稿圖 大苞濱藜線稿圖
一年生草本,高15-30釐米。莖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鈍四稜形,黃綠色,無色條,有粉或下部近無粉。葉有短柄,枝上部的葉近無柄;葉片卵狀三角形至菱狀卵形,長2-3釐米,寬1-2.5釐米,邊緣具疏鋸齒,近基部的1對鋸齒較大而呈裂片狀,或僅有1對淺裂片而其餘部分全緣,先端微鈍,基部圓形至寬楔形,上面灰綠色,無粉或稍有粉,下面灰白色,有密粉;葉柄長2-6毫米。花集成腋生團傘花序;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寬卵形,雄蕊5,花絲扁平,基部連合,花葯寬卵形至短矩圓形,長約0.4毫米;雌花的苞片近半圓形至平面鐘形,邊緣近基部以下合生,果時長6-8毫米,寬7-10毫米,近基部的中心部臌脹並木質化,表面具多數疣狀或肉棘狀附屬物,緣部草質或硬化,邊緣具不等大的三角形牙齒;苞柄長1-3毫米。胞果扁平,寬卵形或圓形,果皮膜質,白色,與種子貼伏。種子直立,紅褐色或黃褐色,直徑2-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1-2] 

大苞濱藜生長環境

生長於戈壁、荒地、海濱及鹽土荒漠,有時也侵入田間。

大苞濱藜分佈範圍

分佈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至西藏。蒙古及蘇聯哈薩克斯坦、蘇聯的中亞部分、西伯利亞也有分佈。 [1]  模式標本採自我國新疆南部的阿克蘇和庫車之間。 [1] 

大苞濱藜主要價值

帶苞的果實稱“軟蒺藜”,為明目、強壯、緩和藥。鮮草、乾草均可作豬飼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