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硨磲

鎖定
大硨磲是簾蛤目硨磲科硨磲屬軟體動物, [7]  又名蚵、大蚵等。 [8]  貝殼厚重,略呈三角形,兩殼等大,兩側不對稱,殼頂前方有一足絲孔;背緣較平,腹緣波紋狀,雙殼不能完全閉合;殼外面有5條強大的覆瓦狀放射肋,殼內面有與放射肋相對立的肋間溝;生長輪脈明顯,在殼外面形成彎曲重疊的皺褶;鉸合部狹長,兩殼各有1枚主齒和1枚後側齒;外韌帶狹長,幾乎與貝殼後部等長;前閉合肌消失,後閉合肌發達,位於中部。外韌帶棕褐色,外套膜具黃、綠、青、紫多種色彩;殼外面灰色,內面白色。壽命80—100年。 [9] 
大硨磲從塞舌爾到新喀里多尼亞都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於南海諸島海域。多棲息於熱帶珊瑚礁淺海區,是高鹽度狹鹽性貝類。營養來源,一是靠鰓纖毛運動濾食水體中單細胞藻類;二是外套膜邊緣中共生蟲黃藻大量繁殖,為貝體提供營養。 [7]  雌雄同體,雄性先熟。繁殖時貝殼的每一次收縮或張開都是一次排放精卵的過程。先排放精子,經過短暫間隔後再排放卵子。排放卵子的數量可達上億粒。 [10] 
大硨磲與馬蹄螺、風螺、寶貝並稱中國西沙羣島四大貝類。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末期蚵肉年產量約200噸,佔西沙水產品總產量的10%,由於採捕簡易,價格昂貴,所以各地漁民都不顧資源的興衰而肆意濫捕,嚴重地破壞了資源,產量逐年下降。 [8]  現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1]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12] 
中文名
大硨磲
拉丁學名
Tridacna gigas
別    名
庫氏硨磲
外文名
英文 Giant Clam
法文 Bénitier Géant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簾蛤目
硨磲科
硨磲屬
大硨磲
亞    綱
異齒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  [6] 
同義學名
Tridacna cookiana

大硨磲形態特徵

大硨磲
大硨磲(1張)
大硨磲體型極大,一般體長1.3米,體重200千克,最大可達300千克。貝殼略呈三角形,兩殼相等,兩側不等,前端短,約為貝殼全長的1/3。殼質極為重厚,為雙殼綱中最大型的貝類動物。殼頂前方有一足絲孔,幼體時殼頂前方彎入部分有強的足絲伸出,但在成體時則封閉。外韌帶棕褐色,狹長,幾佔貝殼後部的全長。背緣較平;腹緣為波浪狀的屈曲。
貝殼表面白色,十分粗糙,富有光澤,具有5條強大的復瓦狀放射肋,有與放射肋相應的肋間溝。恰似古代車輪對路面碾軋日久所產生的深深凹槽,因此而得名。生長輪脈明顯,在貝殼表面形成彎曲重疊的皺褶,在殼頂部分常被磨損。鉸合部狹長,兩殼均有主齒,後側齒各一個。主齒短;後側齒弱。後閉殼肌痕近馬蹄形,位於中部。外套痕顯明。一旦完全成長,巨蛤不能完全閉合自己的外殼。
大硨磲的外貌醜陋,但在海里張開貝殼時,體內的色彩卻很絢麗多彩,不但呈金黃色、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豔的顏色,而且還有形形色色的花紋和豐富的斑點和藍綠色小圓圈及美麗的彩虹色,尤其是在外套膜的邊緣。在千姿百態的珊瑚的襯托下更顯得絢麗多彩。 [2-3] 

大硨磲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海洋中珊瑚礁間的淺水環境裏,通常位於深20米以下的淺礁灘和瀉湖中,生活在0.5-30米水深的珊瑚礁間沙地中或瓦礫上,用足絲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或營自由生活。 [2-3] 

大硨磲生活習性

大硨磲依靠海水把浮游生物帶進體內,作為食物消化吸收。它與一種蟲黃藻有共生關係。它的外殼膜邊緣有一種特殊的叫玻璃體的結構,能夠聚合光線,使一種叫做蟲黃藻的藻類大量繁殖,而蟲黃藻又可以為硨磲提供一部分養料。這種蛤——藻的特殊關係稱為互惠共生。 [2] 
大硨磲的棕色是最明顯的顏色,由蟲黃藻產生。藻類吸收大部分波長的光以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是主要色素。這些色素反射綠色和紅色,兩者結合形成褐色。二次顏料吸收不同的、不太有用的波長的光,並將它們轉換成更有用的波長,如藍色和紫色。這些顏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蟲黃藻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更多的顏色。然後還有其他色素用於保護蛤蜊免受有害紫外線和過多的陽光照射。其中虹膜細胞也有助於保護蛤免受紫外線傷害。這些結構反射光線,為外套膜增添了彩虹色。最後,黑點是形成了小眼(Ocelli),可能有數千個,隨機分佈在外套膜中。蒼白或清晰的斑點是讓更多光線到達蟲黃藻的“窗口”(windows)。 [3] 
硨磲為濾食性貝類,用鰓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攝食時依靠纖毛的擺動,形成水流,使海水從進水孔流入,由鰓濾出其所能攝食的浮游生物,通過唇瓣和口等器官將其轉入消化道中,其餘海水則從出水孔被噴出體外。 [2] 

大硨磲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基里巴斯、馬來西亞、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緬甸、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所羅門羣島、泰國和圖瓦盧。
可能已滅絕: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北马里亞納羣島、中國台灣省和瓦努阿圖。
引進:美國。
可能已滅絕和引進:關島。 [1] 

大硨磲繁殖方式

大硨磲在夏季繁殖。雌雄同體,雄性先熟,在生殖腺發育過程中,精巢先發育成熟,隨後卵巢開始發育並直至成熟,最終性成熟的硨磲體內同時具有發育成熟的精巢和卵巢。硨磲繁殖時存在殼的收縮和張開現象,繁殖時貝殼的每一次收縮或張開都是一次排放精卵的過程。為避免自體受精的情況出現,硨磲繁殖時先排放精子,經過短暫的時間間隔後再排放卵子。排放卵子的數量可達上億粒。每年大約長5釐米,幼時生長較快,壽命也很長,據説可以活到幾百年。 [2] 
大硨磲是雌雄同體動物,這意味着它們開始時為雄性,之後發育出雌性性器官,雄性器官在2-6年內發育,然後在3-10年內發育出卵巢。兩個性器官都包含在一個共享的性腺中。由於該物種是固着生物,它們無法尋找合適的配偶,這解釋了為什麼它們使用廣播產卵進行繁殖。產卵高峯在午後中後期,在滿月和新月期間。由於每隻蛤的產卵延遲,無法進行自我受精。首先,會釋放密集的精子云,然後是卵子。呼氣虹吸管也會釋放一種稱為產卵誘導物質(SIS)的遞質物質。SIS會立即被該地區的其他蛤蜊檢測到並觸發它們產卵,從而使許多蛤蜊同步產卵。相鄰的蛤蜊通過吸入虹吸管與水一起吸入SIS。 [3] 
SIS然後被化學感受器檢測到,化學感受器將信息傳遞給大腦神經節(一個簡單的大腦)。然後蛤會通過膨脹外套膜和收縮內收肌來做出反應。吸入虹吸管會關閉,大硨磲會劇烈收縮。在釋放精子之前,前幾次收縮將只含有水,然後是卵子。 [3] 
大硨磲的卵直徑約100微米,體型小的一次釋放數百萬個卵。體型大的一次可以釋放超過5億個卵。儘管它們的繁殖力很強,但大硨磲仍然瀕臨滅絕,這表明這不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繁殖方法。新南威爾士大學動物學院的RD Braley 觀察到每2-3分鐘發生一次產卵收縮,並且從半小時到兩個半小時不等。他還指出,附近的一些大硨磲沒有產卵,這表明它們在繁殖方面不活躍。 [3] 
大硨磲的生長一般開始緩慢,但一年後迅速加速,達到約每年長12釐米。然後隨着它們的成熟,成長速度再次變慢。一旦成熟,它們就完全是固着生物。 [3] 

大硨磲保護現狀

大硨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 ver 3.1——易危(VU)。 [1]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僅限野外種羣)。 [5] 

大硨磲種羣現狀

該物種生長緩慢,種羣數量少。導致易危的原因主要是環境惡化,棲息地破壞,海區環境污染嚴重,嚴重破壞了大硨磲的生存條件。也因為過度捕撈。(IUCN)2018年評估,在中國台灣分佈的種羣,可能已經滅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