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大洋鄉
- 行政區劃代碼
- 350303200
- 行政區類別
- 鄉
- 所屬地區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
- 地理位置
- 涵江區北部山區
- 面 積
- 116.71 km²
- 下轄地區
- 1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首林路168號
- 電話區號
- 0594
- 郵政區碼
- 351129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瑞雲山
燈爐寨
閩中革命司令部 - 車牌代碼
- 閩B
- 人 口
- 16917人(2019年)
大洋鄉歷史沿革
編輯宋元代,屬興化縣。
明代,劃歸莆田縣,屬廣業裏。
清代,屬莆田縣四區。
民國時期,屬莆田縣四區、遊洋鄉,大洋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莆田縣十區、十三區、十二區。
1965年,成立大洋公社。
1984年,改大洋鄉。
大洋鄉行政區劃
編輯大洋村 | 南嶺村 | 院埔村 | 車口村 |
瑤山村 | 坂洋村 | 可山村 | 孝池村 |
崇興村 | 壩頭村 | 崑山村 | 蓮峯村 |
杏山村 | 霞洋村 | 滿長村 | 兔洋村 |
瓊峯村 | 瑞雲村 | / | / |
大洋鄉地理環境
編輯大洋鄉位置境域
大洋鄉地形地貌
大洋鄉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部向東南傾斜,河谷盆地平坦開闊。主要山峯有瑞雲山、老鷹尖、燈爐寨,境內最高峯位於瑞雲山西部,海拔1080米;最低點位於霞洋村,海拔350米。
[7]
大洋鄉氣候
大洋鄉水文
大洋鄉境內溪流分屬龍江流域和萩蘆溪流域,龍江發源於西北部山區,自西向東流經境內長11.3千米,萩蘆溪也發源於西北部山區,在鄉域西部自北向南流經境內長21.5千米,總長33.1千米,水源以雨水、泉水補給為主。
[7]
大洋鄉自然災害
大洋鄉自然資源
大洋鄉境內有儲量豐富的紅、青、烏石礦藏資源和礦泉水資源,可供開採、加工、出口創匯。
大洋鄉人口
編輯2011年末,大洋鄉總人口1.62萬人。總人口中,男性8257萬人,佔51%;女性7929萬人,佔49%。14歲以下2018人,佔12.5%;15~64歲12678人,佔78.3%;65歲以上1490人,佔9.2%。總人口,以漢族為主,漢族人數共15562人,比例達97.2%,少數民族有438人,佔2.8%比例。2011年,大洋鄉人口出生率為9.62‰,人口死亡率為5.8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7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9人。
[7]
大洋鄉經濟
編輯大洋鄉綜述
2011年,大洋鄉財政總收入229萬元,比上年增長20.9%。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2萬元,增值税57萬元,企業、個人所得税78萬元。
大洋鄉農業
2011年,大洋鄉農業總產值達2.25億元,比上年增長4.4%。
大洋鄉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甘薯為主。2011年,大洋鄉生產糧食6730噸,人均416千克,其中水稻420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枇杷、油菜、蔬菜、花生等。
大洋鄉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和家禽為主。2011年,大洋鄉生豬飼養量4813頭;羊飼養量770只;牛飼養量530頭;家禽飼養量10318羽。2011年,生產肉類2240噸,畜牧業總產值1.02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5.33%。
2011年末,大洋鄉林木覆蓋率85%。
2011年,大洋鄉水果種植面積1333.3公頃,產量8112噸。主要品種有枇杷、板栗、柿子等。
大洋鄉工業
大洋鄉商業
大洋鄉郵政業
大洋鄉交通運輸
編輯大洋鄉社會事業
編輯大洋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洋鄉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62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2所,在校生630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8人,專任教師3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7]
大洋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洋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9個,其中衞生院1個,村衞生所18個,衞生院有病牀15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註冊護士6人。
大洋鄉體育事業
大洋鄉社會保障
2011年末,大洋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22户,人數971人,支出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64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人,支出0.912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支出9.804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283人次,支出7.3萬元,比上年增長8%。
[7]
大洋鄉基礎設施
- 廣播電視
1994年6月,大洋鄉開通莆田有線電視。
- 郵政電信
大洋鄉歷史文化
編輯大洋鄉名稱來歷
大洋鄉文物古蹟
大洋鄉擁有創建於唐代的隆興寺;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永興岩石窟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至順二年(1331年)間的永興海會之塔以及天堂院、媽祖宮、兜率院、太子橋、將軍坪、廣業清源書院、古代興化府通往福州交通要道——古驛道、轉水寺、人武橋、宋代武狀元薛奕墓、孝池古民居等古遺址古建築。
[7]
大洋鄉風景名勝
編輯- 綜述
大洋鄉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旅遊資源,主要有瑞雲山森林公園、燈爐寨歷史文化村落區、兔洋生態農業旅遊區、南嶺原始次生林峽谷區、懸鐘嶺水庫休閒度假區、老鷹尖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其中以永興巖自然風景區、閩中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燈爐寨歷史文化村落區較為著名。
[7]
- 瑞雲山
瑞雲山紅色生態旅遊區總面積23.05平方千米,範圍轄省級老鷹尖自然保護區、 瑞雲山森林公園、永興巖、閩中革命司令部、三層漈瀑布和燈爐寨等景區。該景區先後獲得“省級森林公園”“福建省三星級鄉村旅遊景區”“福建省三星級森林人家”和“福建省生態文化示範企業”。
[2]
- 燈爐寨
燈爐寨景區位於大洋鄉西灣山之巔,海拔788米的主峯因形似燈爐而得名。據説山區古時設寨的地方大都險要,所謂“非懸車百里不得至”,而燈爐寨的險峻也足以讓人歎為觀止。景區內瀑奇,石怪、林幽、水秀。燈爐寨瀑布素有“閩中黃果樹”之稱,其分三處:擂鼓瀑、將軍瀑、銀河瀑。
[3]
- 閩中司令部
閩中支隊司令部,全稱閩浙贛人民遊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成立,其舊址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大洋鄉政府附近,為莆田“紅色旅遊”景點。1994年被共青團福建省委定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00年被莆田市委、市政府定為莆田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莆田學院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福建省廣大黨員、幹部、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入黨宣誓、培訓等組織活動基地。2009年9月1日被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授為首批省級黨史教育基地。
[4]
大洋鄉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23頁.
- 2. 莆田涵江區大洋鄉瑞雲山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東南網[引用日期2015-08-11]
- 3. 沿着紅色的足跡 .莆田文化網[引用日期2015-08-11]
- 4. 閩浙贛人民遊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舊址 .莆田文化網.2012-6-3[引用日期2015-08-11]
- 5. 中共福建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六部門關於公佈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單位名單的通知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引用日期2020-07-04]
- 6. 大洋鄉2021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4]
-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440-441.
- 8.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