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河上下

鎖定
《大河上下》是2010年山西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世瑜。
中文名
大河上下
作    者
趙世瑜
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
2010年12月
頁    數
406 頁
定    價
58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03071099

大河上下內容簡介

本項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項目幫助;受到香港AOE項目的經費支持;受到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耶穌魯大學東亞研究理事公、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的經費資助;受到台灣中研院中國地方社會文化比較計劃經費資助。《大河上下:10世紀以來的北方城鄉與民眾生活》研究所涉及的地域,以山西為最多。 [1] 
《大河上下》一書研究了10世紀以來的北方城鄉民眾生活,作者趙世瑜,山西出版集團出版發行。本書分為移民,身份與生活、寺廟與基層社會組織、宗族建構和村落與鄉村關係認同四部分。具體內容包括:明清時期裕州的市鎮興替與移民社會、祖先記憶與明清户族——以山西聞喜為個案的分析等。

大河上下目錄

導論
移民、身份與生活
從《欽明大獄錄》看明中葉的户籍、身份與城市生活
明清時期裕州的市鎮興替與移民社會
民國初年一個京城旗人家庭的禮儀生活——一本佚名日記的讀後感
魯中小章竹馬:軍户移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表演
寺廟與基層社會組織
廟宇·水權·國家——山西介休源神廟的個案研究
唐宋以來高平地區寺廟系統與村社組織之變遷——以二仙信仰為例
從“官軍之廟”到“商人之廟”——從蔚縣玉皇閣之例看華北邊鎮的社會變遷
宗族建構
祖先記憶與明清户族——以山西聞喜為個案的分析
社會資源與家族化進程——以明清青州回回家族為例
村社與宗族:明清時期中原鄉村社會組織的演變 [1] 
“忠間”:元明時期代州鹿蹄澗楊氏的宗族建構
村落與鄉村關係認同
近代以來北京城鄉的市場體系與村落的勞作模式——以房山為案例
土地擁有、流動與家庭的土著化——對魯南紅山峪村37張地契的介紹與初步解讀
山東青州市井塘村民間文獻述略
我們都是親戚:説出來的華北鄉土社會
後記 [1] 

大河上下作者簡介

趙世瑜,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鄉土研究中國中心主任、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南開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等兼職教授。 [1] 
主要研究明清社會史、史學理論、民俗史等,曾先後出版《吏與中國傳統社會》、《狂歡與日常:明 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文化》等專著十餘部,《歐洲史學新方向》、《劍橋插圖中國史》等譯著六部及論文、學術評論百餘篇,另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歷史與社會》總主編、嶽麓書社版高中《歷史》總主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