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悲案

鎖定
大悲案是明末清初的一起政治案件,南弘光朝“南渡三案”之一。大悲是一位和尚,俗家姓朱,徽州人,跟潞王朱常淓相識,被潞王認作本家。1644年12月大悲來到南京水西門外,自稱是明朝親王,崇禎時封為齊王,又改封定王,聲稱“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該與他作正位”。弘光帝原本對潞王有所猜忌,懷疑大悲是來為潞王刺探情報,便將他投入監獄,又傳諭戍政趙之龍、錦衣掌堂馮可宗與蔡忠“三堂會審”,嚴加刑訊,大悲在供詞中提到錢謙益,於是阮大鋮開了一份黑名單,共有一百四十三人,牽涉有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張慎言、劉宗周、祁彪佳等東林黨和復社的成員,要大悲招供,大悲抵死不從。馬士英亦不願牽涉過廣,遂將大悲綁赴西市問斬,此事不了了之。 [1] 
中文名
大悲案
外文名
Great case
發生時間
明朝
性    質
一起政治案件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被擁立為帝。這個混亂的朝庭建立半年之後,即1644年十二月,一僧人名大悲者忽從北而至南京,在南京的水西門外當眾自稱是出自於齊藩的宗室,獲封齊王,從兵亂中逃出做了和尚。他語出驚人,説是崇禎帝早就預料到了日後的危局,於1641年就令他南下避禍,後來又説崇禎並未殉國身死,意指弘光帝不是正統。大悲還揚言,討伐弘光帝的大軍不日即到,當下他就統率了一支伏兵,秘密分散潛藏在城外江畔的船裏,不用再過多久,就會剿滅南京的弘光“偽政權”。 [2] 
聽到如此轟動的消息,對弘光帝多有不滿的南京人,無不是帶有幾分幸災樂禍的心理。事情很快就被報告到了西城兵馬司,又經兵馬司上報到了朝廷。負責南京城防的官員雖然不知事情的真假,但也不敢怠慢,於是趕緊行動了起來,連夜把城外江畔的數千艘大小船隻驅趕到觀音門集中,勳臣劉孔昭則率部將散佈消息的大悲和尚逮捕,交給刑部發落。 [2] 
弘光帝派京師提督趙之龍審訊他的來歷,大悲起初信口開河説崇禎時封他為齊王,他沒有接受,又改封吳王。接下來他又推翻了之前自己發佈的崇禎並未殉國身死的説法,聲稱“今潞王賢明,應為天子,欲弘光讓位”,“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該與他作正位”,改為支持潞王朱常淓稱帝,要求弘光帝主動退位讓賢。
弘光帝原本對潞王有所猜忌,懷疑大悲是來為潞王刺探情報,便將他投入監獄,又傳諭戍政趙之龍、錦衣掌堂馮可宗與蔡忠“三堂會審”,嚴加刑訊,吃不住痛的大悲很快招供,他本姓朱,安徽休寧人(一説徽州人),十五歲就在蘇州的寺院出家為僧,他招搖撞騙的目的,無非是想趁亂矇蔽他人罷了。因為他知道,弘光帝朱由崧繼統並不受歡迎,所以他自稱親王、想要顛覆弘光的説法,在民眾當中確實獲得了一定的支持,有不少的追隨者。 [2] 
如此荒誕的結果,令刑部尚書解學龍也感覺很意外,大悲和尚不過是個瘋狂而拙劣的騙子,案件沒有再追索下去的必要,於是準備結案。但是,兵部尚書阮大鋮卻不這樣認為,他堅稱背後必定有幕後主使者。他先是派遣親信前往審訊,發現大悲在供詞中提到錢謙益,於是阮大鋮開了一份黑名單,共有一百四十三人,牽涉有東林黨首領錢謙益、都督史可法、內閣高弘圖、禮部尚書顧錫疇都御史易應昌、刑部尚書解學龍、禮部尚書徐石麒、副都御史袁繼鹹翰林吳偉業、科道姚思孝、喬可、姜曰廣張慎言劉宗周祁彪佳等東林黨和復社的成員,想把這件本來很普通的詐騙案,捏造成一起眾人支持潞王稱帝、妄圖顛覆弘光政權的謀反案件,要大悲招供。
阮大鋮擬定的這份黑名單裏,大部分是東林黨人和復社的成員,雙方的仇怨由來已久。東林黨和復社都是明末時期於體制外形成的政治結盟,因士大夫依附響應者眾,社會影響力很大。天啓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權,形成了與東林黨對立的閹黨集團,本是東林黨人出身的阮大鋮為了仕進,倒戈投靠魏忠賢,為士林所不齒,雙方就此決裂。後來阮大鋮為避李自成的起義軍前往南京避難,以東林後繼自任的復社中人又作《留都防亂揭》逐之,不准他留在南京城,雙方的樑子越結越大。等到弘光政權建立,權臣馬士英當政,援引阮大鋮為兵部尚書,上位以後,阮大鋮就對東林黨和復社中人展開了瘋狂地報復。在他看來,大悲和尚招搖撞騙一案,無疑是一個報復夙敵的天賜良機。 [2] 
清人陸圻的《纖言》載,阮大鋮曾秘密派人把擬定好的黑名單送到獄中的大悲手裏,讓他在受審時按照名單上的人一一指認,聲稱若是照辦,就可以免他死罪。大悲卻不願助紂為虐,説“吾死耳,奈何累人”,不肯株連無辜。而在此時,錢謙益也知道了阮大鋮正在羅織罪名陷害自己,趕緊上疏辯解,抨擊阮大鋮的拙劣指控,矛盾開始公開化。事情被捅到了內閣首輔馬士英那裏。老奸巨猾的馬士英在瞭解了經過以後,很快就意識到阮大鋮所羅織的罪名很難服眾,有可能會把自己也扯下水,遂拒絕支持阮大鋮發動清洗。這樣,案件才於兩個月後以大悲經過九卿科道會審後,被公開處斬而了結。 [3] 
大悲案雖然最後沒有士流因黨爭株連而受禍,但它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掀起了南明官員彼此互相排軋的序幕,因對弘光帝朱由崧繼統不滿而引發的一系列派別鬥爭,一直延續到了南都城破,方才停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