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卿

鎖定
九卿(jiǔ qīng),是中國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長官的總稱。司馬遷的史類文學作品《史記》中記載"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採。"
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説,秦已有這種制度,但西漢初不見九卿名稱 [2] 漢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
中文名
九卿
讀    音
jiǔ qīng
釋    義
官職,是六卿三少的合稱
詞語出處
漢書·百官公卿表

九卿歷史沿革

九卿 [1]  :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長官的總稱。
漢書·百官公卿表》據經學家之説,謂西周已有,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少師少傅少保的總稱。
夏朝、殷商、周、秦、西漢、新、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

九卿夏朝

夏朝時即設九卿,《禮記》:“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九卿殷商

殷商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

九卿

周九卿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少師、少傅、少保。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條談到建築宮室規模時説:“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
三代諸卿雖名號不同,然其官職相沿,與周不異。

九卿

奉常郎中令衞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九卿西漢

西漢初同秦制,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衞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奉常為太常,更名典客為大行令,廷尉更名為大理,景帝后元年(公元前143年)更名治粟內史為大農令,此時九卿指太常、郎中令、衞尉、宗正、太僕、大理、大行令、大農令、少府。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郎中令為光祿勳,更名大行令為大鴻臚,複名大理為廷尉,更名大農令為大司農,此時九卿指太常、光祿勳、衞尉、宗正、太僕、廷尉、大鴻臚、大司農、少府。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更名宗正為宗伯,此時九卿為太常、光祿勳、衞尉、宗伯、太僕、廷尉、大鴻臚、大司農、少府。
漢以太常(秦與漢初為奉常)、光祿勳(秦與漢初為郎中令)、衞尉、太僕、廷尉大鴻臚(秦典客,漢景帝大行令,武帝改定)、宗正、大司農(秦治粟內史,漢景帝改大農令,武帝改定)、少府為九卿,亦稱九寺大卿。

九卿

王莽改制後,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大司農)、作士(廷尉)、秩宗(太常)、典樂(大鴻臚)、共工(少府)、予虞(水衡都尉)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説明:宗伯併入秩宗,更名光祿勳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衞尉曰太衞,屬於六監之列(司中、太御、太衞、奮武、軍正、大贅)。

九卿東漢

東漢九卿指:太常、光祿勳、衞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卿分屬三司
  • 太常、光祿勳、衞尉三卿並太尉所部;
  • 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
  • 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
九卿為中二千石之官,多進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

九卿魏晉南北朝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但因設尚書分主各部行政,九卿專掌一部分事務,職位較輕。
梁武帝天監七年,以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衞尉為衞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以光祿勳為光祿卿大鴻臚鴻臚卿都水使者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太府,合太常、光祿、衞尉、宗正、太僕、鴻臚、司農,稱之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自古“九卿”同“九寺”,但正式將“九寺”與官職連用則始於北齊。
九卿職能略近後世六部尚書,魏、晉以後,行政職務多由尚書擔任,九卿所轄,僅原有職務的部分。南朝梁武帝在官名上各加卿字,如以廷尉為廷尉卿,又加太府、大匠、大舟三卿,合為十二卿。北齊改少府為太府,廷尉為大理,官署稱寺,如太常寺大理寺;長官稱卿,如太常寺卿大理寺卿。隋、唐沿襲。

九卿隋唐

隋唐九寺與北齊同,即太常寺、光祿寺衞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九卿宋遼金元

宋九寺與唐同,惟光祿寺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為崇祿寺。宋初僅為官員品秩,無職掌,元豐改制,始有職事
南宋將衞尉、太僕劃歸兵部,光祿、鴻臚劃歸禮部,九卿減為五卿。遼、金、元諸寺及卿,不滿九數,其有關職能,或屬他署,如遼以大惕隱司掌前代宗正寺之職;或改寺為監,如金太府監實即前代太府寺。

九卿明清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別。
明之大九卿為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
清代皇帝的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提,可見不把六部計算在九卿之內。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説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則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清上諭常用六部九卿字樣,實無明確規定,通常指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通政使司宗人府鑾儀衞的長官。

九卿職務演變

九卿三公

三公,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為三公。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昭帝時,霍光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採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説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户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枱。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且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説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長統説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已"。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九卿九 卿

各代"九卿"不一。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勳、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衞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百科x混知:圖解三公九卿制 百科x混知:圖解三公九卿制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勳、衞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説,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 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衞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已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明、清遂改以吏、户、禮、兵、刑、工為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九卿具體工作

九卿三公

  1.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
  2.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 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裏。
  3.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駐在皇宮;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九 卿

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1.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衞;
  3. 衞尉,掌管宮門警衞;
  4.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 治粟內史,掌管租税錢穀和財政收支;
  9.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税及官府手工業。

九卿特點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處理日常事務。大事總彙於丞相,或最後請皇帝裁決。
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2.分工明確,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權重
4.新的較完備的官僚制度

九卿評價

秦始皇設立“三公九卿”制度,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建立創造了雛形,對以後的歷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響。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隋文帝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説,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三公九卿制度雖在結構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間,官職的名稱及權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結構卻一直在變動之中。並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機構的出現也衝擊了三公九卿制。

九卿有關爭議

史書文獻中並未明確西漢九卿所指,《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勳、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衞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
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説,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