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崎鎮

鎖定
大崎鎮,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地處羅田縣西南部,東與三里畈鎮為鄰,南、西同團風縣接壤,北與麻城市相連,鎮人民政府距羅田縣城33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130.4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大崎鎮户籍人口為39733人。 [3] 
夏、時期,大崎鎮鎮境域屬荊州之域。2013年12月,大崎鄉改為大崎鎮。 [2]  截至2021年10月,大崎鎮轄1個社區、28個行政村;另轄2個村級單位; [4]  鎮人民政府駐崎山大道200號。 [2] 
2019年,大崎鎮有工業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3] 
中文名
大崎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
地理位置
羅田縣西南部
面    積
130.42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8個行政村;另轄2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崎山大道200號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編碼
43862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J
人    口
3973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大崎鎮歷史沿革

夏、時期,大崎鎮鎮境域屬荊州之域。
周國時,屬弦子國,後屬揚州。
戰國時,楚王滅邾(鄒)“遷江夏,故江夏有邾城,邾城即今黃州區堵城鎮禹王城。
秦代,黃岡為邾邑,屬南郡。
代,南郡為江夏郡治,稱西陵縣,繼稱西陽縣、邾縣。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年),遷徙巴族人於鄂東、皖西南大別山區,因地近“五水”,即巴水、希水(今浠水)、蘄水、赤亭水(今舉水)、西歸水(今倒水),故稱“五水蠻”。又因其所隸州、郡名,亦稱“江夏蠻”與“西陽蠻”。
三國時,黃岡先屬魏,稱西陵、西陽縣。後歸吳,複稱邾縣,屬弋陽郡。
西晉時,黃岡仍稱西陽縣。
東晉鹹康四年(338年),置豫州,治邾城,後為後趙石虎將所陷,州廢。
南朝劉宋,改邾縣為南安,屬西陽郡。
孝建初,以西陽隸屬郢州。
泰始五年(469年),改屬豫州,後又屬郢州。
齊時,於南安立齊安郡,隸司州。
西陽郡,仍隸郢州,南安、西陵併為郡治。
北魏、梁朝時,均沿齊治,東魏沿梁治。北齊天保元年(550),齊安郡立衡州。
陳太建五年(573年),地入陳,置定州,後改亭州;十年,地入北周,復建衡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衡州為黃州。開皇十八年(598年)一分為二,改梁安為木蘭,改南安為黃岡,因黃州城東有一黃岡山而命名,此是黃岡得名之始。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黃州為永安郡,黃岡縣屬永安郡。
唐代,唐武德三年(620年),永安郡復改為黃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黃州為齊安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齊安郡為黃州。唐光啓元年(885年),黃州州治、黃岡縣治東遷邾城。
五代時,黃岡縣隨黃州屬楊吳。吳天祚三年(937年),屬南唐。顯德五年(958年),屬後周。
宋代,縣仍屬黃州,隸屬南路,遷州、縣治於江濱。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改隸淮南西路。
明代,廢路設府,黃岡縣隸屬黃州府。
清代,沿明制。
明清以來,境內地域一直屬黃岡縣,歸黃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黃州府;次年,設漢黃德道於黃州,後改名鄂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復改為江漢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直屬湖北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屬湖北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專署駐黃安(今紅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署治蘄州,第二年元月遷黃州。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屬湖北鄂東行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黃岡縣解放。縣愛國民主政府將全縣劃為11個區,大崎屬第六區管轄。
1950年1月28日,廢除舊保甲,組建行政村,村下轄閭。同年7月8日,對分縣後所轄的區(鎮)鄉進行調整,黃岡縣劃分12個區、兩個鎮、156個鄉。
1952年2月,各區改用駐地命名,同時對鄉鎮區劃略有調整,
1952年11月29日,黃岡縣東北三里畈、項家河兩區劃歸羅田縣。
1952年12月,羅田縣劃為8區1鎮,大崎地域屬於項家河區。
1955年7月22日,全縣劃為10區,大崎後於三里畈區。
1956年1月,全縣改為7區81鄉,大崎屬於七區三里畈,同年7月改為2區9個指導組,大崎屬9指導組管轄。
1958年8月4日,撤銷指導組,全縣共設10個區和1個縣轄、54鄉和2個區轄鎮。第十區駐泗泊河,轄黃土嶺、毛田、泗泊河、大崎4個鄉。
1958年9月16日,全縣撤區成立11個人民公社、撤鄉設114個大隊,並設1個縣轄鎮、2個社轄鎮和1個國營林場。東方紅公社(駐李婆墩)泗泊河3個公社。
1966年12月,全縣各區和公社更改名稱,大崎區改稱學兵區。
1969年,區、公社均恢復原名,仍稱大崎區。大崎區駐地李婆墩在1969年為洪水所毀,後區社直屬機關遷建於崗背畈。崗背畈遂成為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75年2月15日,撤區並社,全縣設立16個人民公社、1個鎮、1個國營林場;大崎區改稱大崎人民公社。
1980年後,大崎公社供銷、糧食、工商、財税、醫院、派出所、林業站、文化站等部門和單位復遷至李婆墩老街河東的新街,僅區公所和法庭仍留崗背畈,崗背畈漸趨冷落。
1984年1月25日,原公社併為區,仍稱大崎區。
1986年,全縣設8個區3個區級鎮。大崎區政府駐崗背畈。
1987年10月12日,撤區建鄉,全縣設8鎮12鄉,大崎區改稱大崎鄉,管轄原大崎區所屬範圍。
1997年7月4日,大崎鄉政府機關從崗背畈搬遷至李婆墩。
2001年,將原20個鄉鎮進行重新調整,保留原大崎鄉建制。
2005年,全縣5鄉7鎮、4個國有林場建制不變,仍稱大崎鄉。 [2] 
2013年12月,大崎鄉改為大崎鎮。
2014年5月18日,大崎鎮政府正式掛牌。

大崎鎮行政區劃

1986年,大崎區轄大崎鄉、泗泊河鄉、黃土嶺鄉。
截至2011年末,大崎鎮轄李婆墩、崗背畈、盧家衝、花河邊、溢流河、陳家畈、亂石窠、祁祥嶺、盧家山、平頭嶺、西城崗、祁家衝、三解元、大城坳、泗泊河、項家河、餘家山、毛田、汪家河、劉家廟、陳家河、牌樓灣、大屋、雙河口、土庫倉、侯家山、黃土嶺、花橋河28個村民委員會。燕子巖、周家山2個集體林場。 [2] 
截至2021年10月,大崎鎮轄1個社區、28個行政村:崎山社區、李婆墩村、崗背畈村、盧家衝村、花河邊村、溢流河村、陳家畈村、亂石窠村、祁祥嶺村、項家河村、泗泊河村、餘家山村、三解元村、大城坳村、平頭嶺村、祁家衝村、盧家山村、西城崗村、劉家廟村、雙河口村、牌樓灣村、土庫倉村、黃土嶺村、花橋河村、侯家山村、陳家河村、毛田村、大屋村、汪家河村,另轄2個村級單位:燕子巖生活區、周家山生活區; [4]  鎮人民政府駐崎山大道200號。 [2] 

大崎鎮地理環境

大崎鎮位置境域

大崎鎮地處羅田縣西南部,東與三里畈鎮為鄰,南、西同團風縣接壤,北與麻城市相連,鎮人民政府距羅田縣城33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130.42平方千米。 [3] 

大崎鎮地形地貌

大崎鎮地處半山區半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峯位於大崎山,海拔1040.5米,最低點位於湯家畈,海拔46米。 [2] 

大崎鎮自然資源

2011年,大崎鎮有耕地面積2.7萬畝,人均0.7畝,其中水田2.0萬畝。

大崎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崎鎮轄區總人口39229人,以漢族為主。總人口中,男性21158人,佔54%;女性18071人,佔46%;18歲以下5953人,18~60歲27724人,60歲以上5552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5.2人。 [2] 
截至2017年末,大崎鎮常住人口為31194人。 [1] 
截至2019年末,大崎鎮户籍人口為39733人。 [3] 

大崎鎮經濟

大崎鎮綜述

2011年,大崎鎮財政總收入50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20元。 [2] 
2019年,大崎鎮有工業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3] 

大崎鎮農業

2011年,大崎鎮農業以種植水稻、花生、油菜為主,農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3%,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1.6萬噸,人均410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山羊和家禽為主,生豬出欄1.4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牛出欄0.4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山羊出欄2.3萬隻,年末存欄1.2萬隻;家禽年出欄11.9萬羽。 [2] 

大崎鎮工業

2011年,大崎鎮工業以金礦、大理石、石英石開採為主,工業總產值5.4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38家,從業人員555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億元。 [2] 

大崎鎮商貿

2011年末,大崎鎮有商業網點550個,職工148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集貿市場9個,年成交額2.2億元。 [2] 

大崎鎮金融業

2011年末,大崎鎮境內金融網點有2個;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各項貸款額0.37億元;郵政儲蓄餘額1.4億元。 [2] 

大崎鎮郵政業

2011年,大崎鎮郵政全年業務收入380萬元。 [2] 

大崎鎮社會事業

大崎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崎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52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5所,在校生1422人,專任教師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87人,專任教師10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550萬元。 [2] 

大崎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崎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8個,各類文化專業户52户;各類圖書室33個,藏書10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人員達230人。 [2] 

大崎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4個,其中門診部(所)3個;牀位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36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8名,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13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4931人,參合率97.5%。 [2] 

大崎鎮社會保障

2011年,大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6户,人數187人,支出3.4萬元,月人均146元;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支出98.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40户,人數2612人,支出280.4萬元,月人均102元。 [2] 

大崎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崎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4處。郵政函件業務3.2萬件;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2萬份(冊)。 [2] 

大崎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大崎鎮境內有206省道橫貫全鄉,現有通村水泥公路186千米,通組公路128千米。 [2] 

大崎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崎鎮因境內最高山脈大崎山得名。 [2] 

大崎鎮風景名勝

大崎鎮綜述

大崎鎮有蕙蘭山、大崎山等景區。 [2] 

大崎鎮蕙蘭山

蕙蘭山位於湖北省麻城市鹽田河鎮南部與羅田縣大崎鄉東北交界部位,海拔852米,昔因山上盛產蕙草和蘭花而得名。 山頂名玉閣頂,有一塊岩石,昔年依石壁天然痕跡刻成一石佛,依石壁建廟,名祖師廟,今廟已毀,石佛像、石磚、石瓦等殘跡仍存,山頂南面約170米處有天然雨洞和風洞,雨洞是由一塊約10米寬的大岩石,前沿空闊能容納數人的石洞,洞頂有一拳頭大石乳,日夜滴水;風洞離雨洞右側5米遠,洞口直徑約有1.5米。
蕙蘭山 蕙蘭山

大崎鎮大崎山

大崎山矗立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素有鄂東泰山之譽。主峯龍王頂海拔1040.8米,山體呈東西走向,東南橫卧小崎山、禱雨山,西北聳立接天山。北有黃土關,與木陵、虎頭、白沙、大城為五關,西有岐亭鎮等景點。
大崎山 大崎山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38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1456-145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47.
  • 4.    2021大崎鎮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