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峯

鎖定
大峯, 宋代僧人,俗名林靈噩,又名林通叟,人稱大峯祖師
本    名
大峯
別    名
林靈噩
所處時代
宋代
職    業
僧人

大峯個人生平

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出生於浙江温州的豪門。紹聖二年(1095年)登進士,任紹興縣令數載,憤於朝綱腐敗,棄官為僧。宣和二年(1120年)由福建雲遊到潮陽縣蠔坪(今和平鎮),結廬橋尾山後靈豁(今靈泉寺),以精湛的醫術為民除病。時蠔坪有大川(練江)橫截,水深流急,大峯立宏願建橋以渡往來。此舉覺得民心,一時羣情鼎沸,紛紛捐錢獻物。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開築,不到1年,建成16孔。但大峯操勞過度,當年十月圓寂

大峯後世紀念

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橋南北枕岸2孔由鄉人蔡諄(貢元)捐資續建。成橋共18孔(不含引橋1孔),長108.米,寬3米。蔡諄又騰讓書齋,營建報德堂,以緬懷大峯祖師為民造福的功德。後人於後靈豁靈泉寺奉祀大峯祖師。潮汕其他地方以及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也有大峯祖師廟或善社崇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