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壠鄉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轄鄉)

鎖定
大壠鄉,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地處湖口縣城東部,東鄰彭澤縣太平、天紅鄉,南連付壠鄉,西與張青鄉毗連,北同流泗鎮接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2千米。 [2]  總面積31.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大壠鄉户籍人口15248人。 [3] 
東晉,屬彭澤鄉範疇。1984年6月,公社改為鄉。 [2]  截至2020年6月,大壠鄉轄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4]  鄉人民政府駐上鮑村。 [2] 
截至2019年末,大壠鄉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3] 
中文名
大壠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
地理位置
湖口縣城東部
面    積
31.55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上鮑村
電話區號
0792
郵政編碼
332505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著名景點
花尖山
馬跡嶺水庫
龍宮洞
車牌代碼
贛G
人    口
15248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大壠鄉歷史沿革

東晉,屬彭澤鄉範疇。
唐,仍屬彭澤鄉。
明前,為都盛鄉(也稱下鄉)。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為宏化裏,又為四、六都。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屬智路。
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二區。1946年,分屬流泗、賓蒲、走馬、鄉賢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分屬一區、二區區政府。
1955年5月,第一區政府改為流泗區公所。
1956年4月,由大壠鄉、菱塘鄉一半、荷塘鄉2選區組成新的大壠鄉,隸屬流泗區公所。
1958年5月,與鮑壠鄉的一部分合並,改建為縣轄大壠鄉。
1958年10月,由菱先、紅光等15高級社組成大壠公社。
1984年6月,公社改為鄉。 [2] 

大壠鄉行政區劃

大壠鄉區劃沿革

1958年10月,初轄東昇、太陽、紅光、光明、菱壠、五星、蘆豐、再豐、聯豐、王斯、光輝、聯合12大隊,後調整花尖等為13大隊。
1984年,又調整為9大隊、1農科站。
1984年6月,大隊改行政村。
2001年,全鄉併為9行政村,136村民小組併為96個。
2011年末,轄王斯、花尖、蘆嶺、管壠、牌駱、馬步、大壠、陽壠、聯豐9個村;下設96個村民小組。 [2] 

大壠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大壠鄉轄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4]  鄉人民政府駐上鮑村。 [2] 
大壠鄉區劃詳情
聯豐茶場生活區
/

大壠鄉地理環境

大壠鄉位置境域

大壠鄉地處湖口縣城東部,東鄰彭澤縣太平、天紅鄉,南連付壠鄉,西與張青鄉毗連,北同流泗鎮接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2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 [2]  總面積31.55平方千米。 [3] 

大壠鄉地形地貌

大壠鄉東南部花尖山、馬跡嶺峯巒綿亙,西北部丘陵起伏,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貌沿花尖山脈南北走向,人口居住在花尖山東西兩旁。最高峯花尖山主峯,海拔378米;最低點荷塘聶村,海拔40米。 [2] 

大壠鄉水文

大壠鄉沿花尖山脈水分三系:一路走王斯文港和另一路大壠橋港下彭澤方湖注長江;一路走長澗橋港經馬影前港下北港入鄱陽湖;一路由三水嶺許村走黃茅潭入長江。 [2] 

大壠鄉自然災害

大壠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温、山洪等。 [2] 

大壠鄉動物資源

2022年,湖口縣大壠鄉聯豐村首次發現野生成年雄性藏酋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 

大壠鄉自然資源

大壠鄉已探明發現有石煤2.3億噸、花崗岩1億噸、陶土1.3億噸、石灰石2億噸,少量的金、鉛、鋅礦;藥材貝母、白朮、沙蔘、桔梗、黨蔘、柴胡、前胡等漫山遍野。礦泉水資源豐富。 [2] 
2011年,大壠鄉有農業耕地面積16590畝,可利用荒坡草地面積1200畝,山林面積18990畝,可用於養殖的水面面積1650畝。 [2] 

大壠鄉人口

2011年末,大壠鄉轄區總人口14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0人,城鎮化率9.2%。另有流動人口1200人。總人口中,男性7046人,佔49.97%;女性7054人,佔5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1.1人。 [2] 
2017年末,大壠鄉常住人口14466人。 [1] 
截至2019年末,大壠鄉户籍人口15248人。 [3] 

大壠鄉經濟

大壠鄉綜述

2011年,大壠鄉農民人均收入3900元。2011年,大壠鄉財政收入4838萬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國税4057萬元、地税781萬元。 [2] 
截至2019年末,大壠鄉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3] 

大壠鄉第一產業

2011年,大壠鄉農業總產值3850萬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6530噸,其中稻穀55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棉花種植面積5000畝,可向社會提供商品(皮)棉374噸;油菜籽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1470噸。生豬飼養量10760頭,出欄5800頭;禽蛋545噸;畜牧業總產值7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8.2%。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經濟林1200畝,竹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62%,活立木蓄積量10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2000畝,其中柑橘產量500噸,早熟梨產量100噸。水庫、堰塘養殖面積1500畝,水產品總產量845噸(含縣馬跡嶺水庫產量)。小型農業機械500台(輛、套)。 [2] 

大壠鄉第二產業

2011年,大壠鄉有招商引資企業有5家。另有3家碎石廠,主要產品有塊石、碎石等,職工共300人,工業總產值1000萬元。 [2] 

大壠鄉第三產業

2011年末,大壠鄉有集體和私營商鋪78家,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1000萬元。金融網點1家,年末各類存款餘額466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325萬元。 [2] 

大壠鄉社會事業

大壠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壠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392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10所,在校小學生1262人,專任教師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初中生571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210.2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9.8%,比上年提高5%。 [2] 

大壠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壠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專業户10個;農家書屋和圖書室共10個,藏書1.3萬冊。 [2] 

大壠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大壠鄉有醫院1所,病牀12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執業醫師4人,助理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其他醫護人員11人;村級醫療所9所,醫務9人,有執業醫師資格的4人。2011年,醫院完成門診1200人次,住院手術110台次,出院病人9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2] 

大壠鄉社會保障

大壠鄉
大壠鄉(3張)
2011年,大壠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384户692人,支出73.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1人,支出11.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9人,支出4.2萬元;醫療救助7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人次,支出90萬元;臨時救濟400人次,支出20萬元。 [2] 

大壠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壠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9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鄉村通郵率9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48門,固定電話用户1314户;互聯網端口總數512個,寬帶接入用户374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70%。 [2] 

大壠鄉基礎設施

  • 能源
2011年,大壠鄉沼氣普及率28%。 [2] 

大壠鄉交通運輸

2011年,大壠鄉有縣級公路總長14.54千米。鄉村(硬化)公路7條,總長28千米。營運客車6輛,臨時客運站1座,貨運車38輛。 [2] 

大壠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壠鄉因張家畈傍的大壠橋而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44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徐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0609-061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49.
  • 4.    大壠鄉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03]
  • 5.    九江湖口首次發現成年野生藏酋猴!  .北京青年報.2022-12-08[引用日期2022-12-08]